做一档有文化情怀的读书节目
2013-08-28吴玮
吴玮
当下电视读书节目是在跟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争夺观众,因此面临巨大收视压力。但是,读书类节目不应该是小众的、稀缺的,如果把握好雅俗共赏的分寸,读书节目应该是最主流而且大有可为的节目。正如白岩松在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一次活动中说过的一句话:“有人说,在中国读书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不,恰恰它才刚刚开始。”
困境:严峻的大环境——娱乐至上
文化节目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慢养。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读书来源于生活与世间万物,眼界心胸开阔时,无处不是书卷。所以“书香北京”栏目非常注重推荐的书、选择的嘉宾、谈论的话题都由生活中来。虽说众口难调,每个人喜欢的书都不一样,但我们努力找到大家共同情感的触发点,最大化引起观众的共鸣。
2012年世界读书日的时候,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精心策划并制作了一个90分钟特别节目——《青春中国·书香讲堂》。讲堂现场邀请了七位重量级嘉宾,包括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媒体人白岩松、青海省委宣传部部长、诗人吉狄马加、军旅作家王树增、音乐人胡海泉、收藏家马未都,以及学者郦波,一同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从不同角度与台下上千名大学生探讨青春的价值和阅读的意义。七位嘉宾围绕青春与阅读的关系展开了精彩的演讲,白岩松号召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吴建民大使为大家解读了正值青春的中国应该拥有怎样的视野和胸怀;郦波告诉我们,青春的财富是独立之精神,青春的力量为思想、思索、质疑的精神。这种演讲的形式以前的晚会没有采用过,但是对于读书节目来说,却是最恰当的。
大家一直觉得电视观众里中老年人比较多,年轻人都不怎么看电视。但实际上受众调查结果表明,“书香北京”主要受众群是青年受众与高学历受众。读书节目的气质偏向精英文化,有很多人希望在其中收获知识,提升内涵和修养。
突围:取之有度,用之有道——比观众多走半步
有人说,电视媒介与阅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冲突,阅读是一种沉静的、思考的行为,需要在字里行间营造出想象的空间,而电视往往侧重于信息的快捷和画面表现力的丰富。因而,读书类电视节目往往难以在传统阅读的“慢读”与电视传播的“速读”之间找到平衡。
的确,两种媒介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摸索的。做“书香北京”前,我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节目类型,一种是纪录片类栏目,另一种是一档每日播出30分钟的国际时事评论节目。这样的从业经历对我做读书栏目有很大启迪与帮助,纪录片委会讲故事,要有内涵和思想高度,国际时评要对热点问题有敏感度,有深入见解和分析能力,我觉得做读书节目恰恰可以把两者兼收并蓄。“书香北京”在策划之初,就确立了以书为载体,以热点切入、讲故事的方法,做大家关注热点的深层解读,在价值引领和表现手段上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度,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所谓取之有度,我觉得读书节目必须比观众多走半步,而这半步难在一个度的掌握。走得太高容易曲高和寡,走低了又有媚俗之嫌,因此对于这个半步“度”的掌握,是读书节目成功的关键。“书香北京”曾是内地唯一的日播读书节目,我们对节目品质的追求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不能脱离百姓,要尽量接地气,观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第二要富有文化价值和人文情怀,避免节目低俗诌媚。因此,我们在选题环节,既注重社会关注热点,也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真实内涵,在不偏离大趋势的前提下,从文化的角度来剖析世间百态。不会像娱乐节目那样谁红谁有收视率就请谁,而是根据每期节目所属领域找寻适合的嘉宾。而且,要考虑节目特质,保证学养丰富。
我一直觉得,让受众关心你的事,首先是把你的事变成他的事。大家需要丰富哪一方面的知识,谁能来讲明白,当好“心灵对话师”的角色,我们就请谁来。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交往。她非常低调,常年居住海外,通过录制“书香北京”,我们成为朋友。记得2012年夏天,我们一同去看望她病重住院的父亲萧马老先生,他是热播剧《铁梨花》的作者。老人安静祥和地躺在病床上,但枕边依然放着一本书:高阳的《荆轲》。那画面让我非常感动,眼前的这位老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将读书视作最重要的事。他拉着我的手,叮嘱我们一定把读书节目做得有滋有味,向观众推荐更多好书。我非常敬佩他这样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书籍陪伴一生,生命因爱书而更加厚重。严歌苓便是在父亲熏陶之下写出了一本本好书,可见读书是一种宝贵财富,有着无可比拟的传世价值。濮存昕在作客我们节目的时候,写了一幅他喜欢的对联送给我们:“与有肝胆者为友,于无字句处读书。”我觉得这句话也是我和这些名家接触的感受。
而所谓用之有道,则在于书籍到电视语言的转换。把图书转化成电视化表达是有难度的,读书做成电视节目首先要符合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做的是书到人的转化,找到可以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书讲出彩的人。所以我很大一部分工作有点像猎头,读书、阅人、寻人。这样开选题会时,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嘉宾聊什么类型的书,才能第一时间有一个方向与判断。至今为止,“书香北京”共做过近400期节目,我也因此幸会了400多位嘉宾。好嘉宾可遇不可求,聊出品位、趣味和人情味,这个人本身要有料、有魅力和气场,其实他本身已经把韦中的精髓融会贯通了。读书节目也可以做得有意思,我们希望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出一种阅读之美。
2012年,出于对史铁生老师的敬意,栏目组曾经做过一期纪念史铁生老师的节目。运作之初,我们就被震撼了,每一个我们找到的人一听说是做这个节目,全部都热情无比,愿意无条件配合。史铁生的挚友孙立哲先生,竟然为了这个节目特意从美国飞回北京参加节目录制;我们现场提出最好把史铁生老师用过的轮椅摆在前面,马上就有老友驱车前往他家,从他夫人希米那里拿到了轮椅;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听说是谈史铁生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不仅如此,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除了场上嘉宾动情的讲述,场下的观众也全都要求发言,每个人的讲述都是那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一场节目居然录了将近六个小时!节目也最大化地展现了他创作的一生、奋斗的一生。
创新:读书节目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赏
2012年,我们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联合策划并组织了北京市的“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经过四个月的征集,共有上千家庭报名投稿,介绍自己家庭的阅读故事,最终有50个家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市的“书香家庭”。其中也有很多感人的普通人读书故事,节目组走访了这些书香家庭,并邀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来到演播室。
其中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妻子叫李珍,自幼失明,丈夫刘立群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腿,两人因书结缘,并通过阅读重振了生活的希望。当我们的拍摄团队迈进他们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旧很满的书柜,每本书都用牛皮纸包上了书皮,书脊上用娟秀的小字写着书名。除了这些书,家中还有几个李珍专有的书箱,里面是一箱一箱的磁带,这些磁带都是刘立群十几年来为妻子读的她最喜爱的书。尽管现在家里也有电脑和盲人阅读软件,但是比起电脑中冷冰冰的发音,李珍还是爱听丈夫读出的一字一句。她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毕淑敏,对毕淑敏的每部作品,甚至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倒背如流,于是在“书香北京”特别节目《阅读改变人生——“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的录制现场;节目组为她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当一段熟悉的声音为李珍诵读完毕,她已经满含泪水,因为这个声音正是来自于她最爱的作家毕淑敏。毕淑敏老师特意受邀来到节目现场,和李珍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节目播出后还得到了中宣部的表扬。
此外,我们还把演播室搬进了北京的中小学校园,邀请作者走进教室坐在学生中间进行节目的录制。“书香北京”深入到观众和读者中,通过举办书友会、走访郊区益民书屋、书香进校园等多种活动,和更多读者建立了联系。同时还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比如微博,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微博很好地拉近了我们和读者的距离,能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观众对节目的反馈,也增加了节目忠实的青年观众群。
不久前见到老朋友白岩松的时候,他提起“书香北京”2012年世界读书日的《青春中国·书香讲堂》,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做成一个读书的品牌活动。我想每一句温暖的鼓励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就像白岩松在我们活动中说过的一句话:“有人说,在中国读书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不,恰恰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