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看、有用的服务性报道提升纸媒公信力影响力
2013-08-28王自合
王自合
作为一张在河南报业市场长期稳居核心地位,且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都市报,多年来,《大河报》在尽力做好“硬”新闻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在“软”字上下工夫——对如何做好服务性报道进行着长期探索。
何为服务性报道?智者见智。
笼统地说,报纸本身就是为读者服务的,故,见报报道皆为服务性报道。
不过,随着厚报时代分叠分众化阅读的趋势,以及国内都市报报道理念的自觉不自觉调整等,报道分类上出现了服务性报道的细分概念。
办报没有秘密。就我们对所有报道的要求而言,简言之,无非是好看、有用、启智。而对服务性报道的要求,侧重于好看、有用,最好是两者兼有。
在操作层面,除了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尝试,2012年年底以来,我们进一步丰富、活跃了与读者的互动平台;在服务周期方面,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在国内率先探索了“停刊不停‘报”,用新媒体保证《大河报》服务不停歇。
理念探索:《大河报》眼里“服务性报道”长什么样
高质量服务性报道,同样能提升报纸公信力和影响力——这在国内报界早已形成其识并付诸实践。不过,对服务性报道的理解和操作,各家报纸却并不相同。
我们眼中的服务性报道,经过区分,模样上有如下特征——
其一,报纸既然是新闻纸,服务性报道还是“报道”,就必须围绕新闻做服务。尽可能地放大新闻价值中的“服务”部分。服务性报道和其他日常新闻报道,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
其二,针对都市报读者构成比较宽泛,而报纸又比较厚的特点,编辑记者要明白,哪些报道是为绝大多数公众提供服务的,而哪些报道则可以分众服务,这样,才能增强服务针对性;面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备种生活服务类信息,报道报什么,怎么报,必须准确甄别和拿捏,以避免一些貌似对读者有用、实则空洞无物或者服务面极窄的信息挤占报纸版面,从而成为无效信息或微效信息。
其三,编采人员要明白,读者不仅需要短平快的实用信息服务,更渴求对生活、消费等的有效指导,因而报纸服务性报道的深度和预见性,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作为都市报,还应尽力拓宽服务性报道的视野,读者不仅需要各种实用新闻服务,而且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也存在情感、情绪方面的疏导、引导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报纸没理由不满足这种需求。
上述理念给服务性报道画了像,多年来,《大河报》就此进行了广泛探索实践,并形成一定特色。
实践案例:如何在具体报道中体现“服务”特性
时政新闻民生化立体化处理
一个会议,一纸文件,一组重要数据,其背后,可能就蕴含政府着力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亟待媒体深度挖掘并解读。
既然要围绕新闻做服务,我们就重点选择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时政新闻富矿,首先进行挖掘——一方面,党和政府的举措、声音需要通过报纸更准确、更生动地传播出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历来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之一;而另一方面,要提升该时改新闻和普通读者的关联度,就必须尽力发现并挖掘该时政新闻的民生意义,我们称之为“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处理”。因而,《大河报》响亮地提出了“时政报道也是服务性报道”的理念。
如何改进时政报道,是摆在全国新闻同行面前的难题。多年来,《大河报》一直在努力探索时政新闻的都市报叙事方法和呈现方式。
我们发现,大多数时政新闻并非读者不关心,问题在于如何写。生硬而不加取舍地全盘照录,读者肯定感觉枯燥乏味。以文件解读报道为例,长期以来,或因记者年轻且积累较少,对专业和行业新闻缺乏发言权;或因文件到手后时间紧、采不全、弄不懂、吃不透,怕错,而照抄文件,继而见报产品如生柿般晦涩。
文件解读报道,妙在“跳”出文件——
《大河报》探索了“文件解读报道生产标准化操作规范”,在关切民生的重要题材采写上,要求包括现场探访等六个要件。当会议现场记者拿到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文件后,通知所在部门主编,另行安排记者进行外围采访。如此,激活了采写,跳出了文件,产品呈现出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立体观感。此番实践,不仅改变了文件解读之刻板印象,亦为《大河报》之核心竞争力加了油。
再如,为做好每年的河南省两会、全国两会等战役性报道,《大河报》除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对会议进行全景式报道外,还从代表、委员议案、提案及会议现场精心选择、捕捉到许多有普遍意义的民生问题,并深入采访,以焦点话题的形式重磅刊出。这些话题,涉及住房、医疗、就业,校车、环境污染及城市拥堵治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出租车拒载及银行排队时间过长等等,件件关乎民生,都是党和政府着力逐步解决的问题。由于问题抓得准,报道富有建设性,很好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效地引导了舆论,并服务了广大读者。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已经根植《大河报》采编环节中。
又如,报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而是还要告诉读者,这种案件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需要找哪些部门,哪些途径解决问题更便捷、更节约维权威本等等。
对公共新闻事件,报道真相和事实的同时,采编环节也始终绷紧做好服务这根弦,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更凸显了报道的指导意义和有用性。
围绕真需求定稿件设栏目搭平台
密切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时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生活资讯服务,是都市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到底哪些才是读者用得着的信息,怎样报道这些信息才能对读者的生活更有指导作用,却值得仔细考量和甄别。
面对铺天盖地、貌似有用的各种生活服务资讯,哪些该刊登,哪些应舍弃;哪些该延展做深,哪些应从略报道,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长期的办报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看似对读者有用且服务面较广的信息,其实报纸根本就不需要报道或者大篇幅报道。
譬如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考试的相关报名信息,该知道的,学生或家长早已通过学校等处了然于心,根本不需要媒体喋喋不休。再如,对于一些全国性的关乎民生的重要政策调整的新闻,我们通常要求记者必须对此进行落地采访,弄清本地执行的具体细则或者执行时间表——因为简单地发一篇全国性的通稿,本地读者不明就里,信息服务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船快,一些读者面对工作、生活压力及情感问题会出现一些困惑,他们有着较强烈的倾诉和排解的渴望,报纸对读者这种精神方面的诉求同样也不能熟视无睹。十多年前,《大河报》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精心打造了“都市倾诉”栏目,一直坚持至今,很受读者欢迎。
日常办报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针对某一阶段存在的一些共性民生问题,个案报道的重复呈现,并不能帮助更多有需求的读者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报社站出来搭建互动平台,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对接,以切实帮助更多读者解决困难。
在这方面,《大河报》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譬如针对一段时间内“4050”人员再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了多次大型的服务活动;针对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我们也组织过多场相亲会……
读者有困难,不是解决不了,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所致,报纸就是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充分发挥媒介作用,尽可能帮更多的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专刊的深耕化,服务的分众化
目前,《大河报》各种服务性专刊多达十余种,涉及教育、旅游、车市、楼市、理财、健康等诸多消费、投资领域。不可能奢求读者对每天几十上百个版的报道都有兴趣,按需阅读即可。
为办好这些服务性专刊,同样秉承围绕新闻做服务的原则,《大河报》基本摒弃了“四季歌”式的死知识服务。当然,我们更不赞成将其办成纯粹经营性质的专刊这种杀鸡取卵式做法。
——中招高招季来临,前面新闻版主要做新闻,教育专刊则主要给有需要的学生、家长提供权威的资讯和支招助考服务;
——针对一段时间内众多车主投诉的一些4S店在汽车修理、养护中的种种宰人伎俩,车城版给予毫不留情的大篇幅揭露,避免更多车主上当受骗;
——针对楼市风云变幻,楼市专刊站在新闻制高点,始终把握着本地楼市的脉动和风向。
此外,各专刊还经常围绕各自领域,以新闻为依托,策划各种活动,对读者进行全方位的精细资讯服务。由于坚持围绕新闻做服务,《大河报》各个专刊在各自领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形成了报纸板块方阵中各个分众服务集群。
最新尝试:“停刊不停‘报”
对报纸本身及报纸自有新媒体平台各自服务性报道的做法,我们也尽量体现出差异化。这是因为,其一,报纸读者和报纸自有新媒体用户虽然有交叉,但决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服务必须体现出差异化才更有针对性;其二,新媒体互动便捷,报纸长于深耕细作,所以二者对读者或用户的服务方式,必须有明确分野。
春节往往是传统纸媒体假期,而今年春节,《大河报》推出“停刊不停‘报”活动,通过“大河报系”新媒体平台(包括《大河报》官方微博、《大河报》官方微信、大河·沃3G生活门户等),持续滚动新闻、互动服务,新闻照常报,服务不停歇,收到较好效果。
春节期间,《大河报》多路记者坚守岗位,通过“大河报系”新媒体平台为读者“报”新闻,采编人员通过“新春你好”“新年大河帮”两档栏目,为读者带来路途民生提醒、家乡见闻、新闻事件亲历等,也及时为求助网民提供信息。《大河报》新闻热线96211、大河官方微博两个平台的采编人员,确保不遗漏重要新闻和线索。另外,铁路、客运、民航、消防、公安、医疗、旅游、公交、气象、环保等多个职能服务部门的线口记者像平时一样,为读者提供服务资讯。
除发布新闻、提供资讯外,《大河报》官方微博还接受读者个案求助、线索提供,并策划8项有奖活动,参与活动的网友,均有机会参加幸运抽奖。有奖互动活动栏目包括:“我来评春晚”“新年励志语”“拜年好段子”“春节游玩攻略”“政务微博大拜年”等。总之,报纸心中想着读者,读者心中就会装着报纸。(作者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大河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