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风”问题的道与术——《中国青年报》的认识与经验

2013-08-28杜涌涛徐百柯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文风规律

□ 文/杜涌涛 徐百柯

对一份报纸而言,文风是思想的表现、精神气质的外化。对一个时代而言,文风既忠实地呈现社会样貌的烙印,更为重要的,它也参与塑造时代性。所以,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新闻界讨论文风问题,是基于某种内在本质的要求。文风问题重要,但并非深奥玄妙。从道与术两个方面,可做一些分析。

文风之“道”无他尊重新闻规律而已

好的文风,并无一定之规,应该倡导多元。但好的文风必定遵从一个纲领——尊重新闻规律。这个规律之下,自然会呈现多元之美,这就是“纲举目张”,也是道之所在。

从新闻实务角度而言,尊重新闻规律就在于探究和记录真相、表达真实情绪、推动真实的社会进程。按照这一标准,“温吞寡淡”和“逞勇斗狠”是不当文风的两种极端,“温吞寡淡”是稀释了真相的浓度、淡化了情绪的烈度,从而阻延了真实的社会进程。“逞勇斗狠”同样是不尊重新闻规律的表现,它遵从的是这样一种畸形的逻辑:比谁胆子大,比谁说得狠,谁就是“英雄”。媒体人固然需要助人济世的情怀,但更需要时常警惕的,是这种英雄主义心态,更恰当地说是“伪英雄主义”。

在笔者长期供职的《中国青年报》,尊重新闻规律一直是编辑记者信奉的准则,也在报社内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传统。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报道,可以看出尊重新闻规律的一些要素。

一是勇气。1980年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报道了北京丰泽园饭庄20多岁的全国劳模、厨师陈爱武给中纪委写信,检举时任商业部部长王磊在丰泽园大吃大喝,一顿饭菜几十元,相当于一名普通干部一个月工资,但“付的不过是一碗汤钱”。当时这是建国以来报纸公开点名批评的最高级别现职官员。记者获知这一线索后,立刻向编辑部汇报。时任副总编辑钟沛璋经过慎重权衡,决定展开调查。对此,事隔多年后他回忆说:“最多就是把副总编的职务撤了嘛。”

这样不以权论、不以利害论、仅以真相本身论的新闻判断下所产生的报道,从本质上表现了一种好的文风,当然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刊发当天清晨,一列从西安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旅客们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这条新闻,有人记录下这样一幕:“正在吃苹果的解放军战士,把正咬着的苹果放下,伸直了脖子细听,正收拾行装的干部停住了手,整个车厢立刻静下来。”一播完,“整个车厢里嗡地一下子议论开来。许多旅客连声叫好,有几个人高兴地鼓起掌来。”

二是见识。1983年11月中旬的某个晚上,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长的佘世光来到胡耀邦住处。谈起社会上种种“清除精神污染”扩大化的乱象,胡耀邦说,我就担心出现这样的事情,把清污搞到群众生活方面去,这就搞偏了,不能把美化生活也搞掉。根据胡耀邦的谈话精神,佘世光回报社后立即布置由副总编辑徐祝庆撰写文章。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在显著位置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污染须清除,生活要美化》。文章直言:“女青年爱好烫发,年轻人喜欢服装款式新颖,节假日一起跳跳健康的集体舞,等等,同所谓精神污染完全是两回事……这种不加分析的做法是有害的……它会在人们中混淆是非界限,甚至可能使过去某些‘左’的做法重又出现。”该文是第一个明确地向社会发出的否定信号,以此为标志,被扩大化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及时被叫停。

三是理性。2012年中日关系遭遇波折,日本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持续挑衅我方。国内有一些激烈的言论,一些城市的抗议游行中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打砸暴行。《中国青年报》一直高度关注围绕此问题的思想动态和社会动态,并陆续刊发评论《清醒爱国,别上了石原们的当》《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汉奸”标签下的极端幽灵》等。坦率地说,这些评论在获得大量读者传阅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不少读者猛烈批评。但这些批评声浪从未动摇报社内部既定的立场——理性看待中日争议、不主张过激言论、最严厉地谴责暴力行径。这是基于各方面事实与信息,《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形成的立场,同时本着尊重新闻规律的原则,我们并不忌惮被盲目的狂热裹挟的所谓“民意”,而是选择在风口浪尖清晰地发声。这一系列评论由不同的评论员撰写,各自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但从根本的文风看具有高度一致性。

文风之“术”无他坚守专业主义而已

新闻采写毫无疑问是一项技术活。技术上的高下之分往往决定了一篇报道是否能感染和打动读者、是否能获得良好传播效果。而技术的高下,是以新闻专业主义水准来衡量的。

前述不当文风的两种极端,“温吞寡淡”当然属于低水准,尤其是一些工作报道,不仅机械照搬文件,甚至专喜欢使用其中的虚词、套话。而一些宣传报道,固然不“寡淡”了,却是花团锦簇言之无物,甚至捏造事实夸大其词。改这种文风,说易也易——毫无技术含量,修理起来其实并不困难;但说难也难——难在铲除需要这种文风为其妆点门面、甚至自欺欺人地欣赏这种文风的土壤。这样的铲除,已经不是新闻业务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逞勇斗狠”同样是极不专业的表现,这一点却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好的报道当然需要深入挖掘来揭示真相,好的评论也需要犀利的观点和表达。但真理和谬误也只有一步之遥——“猛料”是否周全,是否为了主观意图而被剪裁或摆布;犀利是否只是为“猛”而“猛”,是否为了迎合读者而失掉自己的理性立场……这些都是需要极为审慎地加以辨析和警惕的。一旦轻易地松开这个口子,媒体不仅难以承担“瞭望哨”的重任,反而容易加入毒化社会风气的合流,产生撕裂而非弥合社会的负作用。

在《中国青年报》内部,专业主义是一个高频词,从日常的编采交流,到对自家稿件和媒体同行作品的评价。这种新闻专业主义标准,已经成为报社内部的业务标杆,有追求的编辑记者们会贴身上去进行自我审视,并从中获得提升。

最后,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专业主义还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矜持,尤其是在词汇的使用、写作风格的坚持等方面。新闻文风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贴近读者,这当然是媒体须做的功课。但同时须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平衡问题,以及民族语言纯洁性的问题。片面迎合网络化表述固然容易,还会赢得叫好,但我们理解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贴近”,或者说把贴近的功课理解得太过浅薄狭隘。事实上,这份“矜持”,正是主流媒体应有的一种坚守。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文风规律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我心目中的“暖闻”——中国青年报的“暖闻·暖心”之路
众筹来的2018新年献词——中国青年报“强国体”出炉记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表达特色
巧解规律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