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者莫让“业余相机”赋闲
2013-08-28贾立君
⊙ 贾立君
在2012年冬北方多地暴雨雪灾报道中,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吉林分社、黑龙江分社一些文字记者在各自当时所处的地区拍摄的图片,极大地丰富了相关报道的内容,还被新华社总编室评为每周表扬稿。可见,在突发事件、特别是突发自然灾害报道中,因所涉范围较广,摄影记者忙不过来,分布在各地的文字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拍摄图片显得甚为必要。
不过,文字记者发图片稿,大多较为“羞涩”。一是与专业摄影记者相比,担心自己的照片“拿不出手”;二是贸然发图片,恐有“抢摄影饭碗”之嫌。笔者的原则是,摄影记者不在场的情况下才发图片;若与摄影记者一同采访,权当拍着玩儿,顺便向他们学习技艺。
通常,在单位未派摄影记者的情况下,我所发的照片以“图文互动”方式为主,一些组图落地情况还较为可观。其中,2012年6月10日,我为自己采写的《世界首例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稿配发的一组5张照片,累计被《新华每日电讯》《科技日报》,以及马来西亚《中国报》、新加坡《联合早报》、菲律宾《商报》、中国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等海内外111家媒体采用。
尽管文字记者手中的相机较业余,但拍摄一般新闻图片已足够用。何况,如今各媒体文字记者大多持有不错的准专业数码相机,而“读图时代”更需要文字记者充分利用好手中的相机。
再说,文字记者拍图片还有诸多好处。例如,可以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提升审美能力,也可以作为业余爱好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即便是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说,所拍图片还可以成为“信息储备器”——写文字稿的过程中,一些场景回忆不起来时,翻阅所拍的图片,记忆的闸门就会随之开启,现场环境、人物表情,以及声光味觉等感应皆可“还原”。
但是,目前文字记者总体上所发图片稿数量较少,尚未充分利用手中设备扩展新闻产品的“产能”,这就需要文字记者有意识地开发自身优势。比如,在同一个新闻现场,摄影记者往往“横扫外围”忙得不可开交,文字记者却接触着更多的细节,有些生动的镜头一旦被抓拍到,就可以发挥出其不意的新闻感染力;在事件范围较大、摄影记者跑不过来时,文字记者可为摄影记者“拾遗补阙”,共同打造更为强大的图片报道力量。
当前,诸多网站,包括风起云涌的“新媒体”都在网罗“签约摄影师”及广大网友,极力提升自己的图片报道能力。作为传统媒体,在利用这些外部资源的同时,更要调动内部文字记者的积极性。
据了解,文字记者图片稿较少的原因主要还有,不愿携带体积较大的设备。建议今后在相机配置时,媒体可考虑这一因素,准备多种机型。对于文字记者中的“发烧友”,可配置专业相机;对于多数文字记者可配置新型微单,以及像素较高、启动和抓拍速度快、广角端大的卡片机。
不过,反过来说,如今的数码产品功能极为强大,如遇突发事件,即便没带相机,文字记者还可将手机相机适时运用到新闻摄影中。关键是,文字记者心里要增强摄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