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基于供应链角度
2013-08-27宿丽霞杨忠敏王兆华
宿丽霞 杨忠敏,2 张 斌 王兆华
(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2.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绿色技术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概念最早是由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它以技术应重视环境保护为理念,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近年来,我国的绿色技术发展也比较迅速。我国政府于2012年相继出台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明确提出我国要积极采用和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产品。与此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加强,以及国内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面临着空前的环保和技术压力,企业逐步意识到如果不将绿色技术的开发和使用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注重绿色产品的开发,那企业必将在新一轮的绿色竞争中失去优势[2]。受到单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合作方式实现绿色产品的生产和环保要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3]。单个企业往往仅在整条供应链的某些业务环节上拥有优势,而在另一些业务环节上却是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占有优势[4],如果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够在各自的优势环节上展开相互合作,往往可以达到信息共享、合作双赢甚至多赢的目标[5]。来自国外学者的大量实证研究[6-7]表明,在世界各制造业强国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研发是企业最普遍采用的合作研发模式,也是企业运作最成功的合作研发模式。而在我国,由于供应链管理以及绿色技术的相关理念本身发展较晚,导致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现有学术成果来说,关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研究数量也非常少,本研究以此为立足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影响我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主要因素,力求为企业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1 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绿色技术的概念尚未统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不同理解[8],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定义为:“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提供不同的生产资源和技术专有知识,共同研究和开发能够节约资源、避免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技术或者环境管理活动”。与一般的技术相比,绿色技术更加注重“绿色”和环保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其环保效益往往要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综合现有文献,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供应链上企业间一般技术的影响因素,如Francis[9]认为促使制造商采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新产品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三类:即环境压力、社会和工业法规以及组织选择。Roberto Fontana[10]发现企业本身的规模也极大影响了它与伙伴的技术合作倾向,同时企业本身对于外部环境的开放程度也对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产生重要影响。马士华[11]提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影响力(企业规模及其在行业中的影响)、拓展力(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导向能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信任感(商业信誉)、可参与度(主导产品结构)、吸纳力(经营思想与合作精神)对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形成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影响最大。罗炜和唐元虎[12]把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动机归纳为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和技术获取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人有关的合作动机;并进一步将研究合作动机分为技术协同效应、基础研究、降低风险、共同承担开发成本以获得规模优势、改善企业对技术成果的独占性、缩短创新周期六个因素;将技术学习合作动机分为获得合作伙伴的经验型知识和技能、技术转移两方面。袁立科[13]提出在研发合作形成过程中,主体间相互信任的影响更为重要。张汉江、陈声益[14]影响供应链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有企业间知识的相关性、联合问题的解决能力、内部协调能力以及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等四个主要方面。王建华和闻燕[15]借用古诺模型的变换与讨论,对企业研发合作的动因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不仅是共摊费用、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为了获得生产阶段的竞争优势,以及研发中的先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等相应结论。陈丹[16]通过一项对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障碍因素主要有防止技术溢出问题、合作脱节问题、专利产权与利益划分问题、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合作的持久性问题五个主要因素。寿涌毅[17]从四个维度概括了影响企业间研发和生产合作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企业因素、技术与 生产因素、环境因素和合作伙伴因素。李玲[18]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的角度,将影响企业由非合作创新转向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产品替代、技术溢出、信息共享和技术研发难度。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将目前针对企业间技术合作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五个维度,分别是政府的相关政策、企业外部压力、企业本身的技术行为、技术本身的特征以及合作方的信任和沟通关系。
2 实证研究
扎根理论是一种基于归纳的定性分析技术,能够有效的从现象和资料中提炼理论,从而创建或丰富既有的理论体系[19]。与传统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相比,该理论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指标来源缺乏科学支撑的缺点,注重从以往研究成果和现实的访谈资料中提取指标,使指标更具代表性和现实性。其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Fig.1 Grounded theory study process
在综合考虑我国行业绿色技术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该研究选取了家电、汽车、电子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在深入企业访谈和对以往文献分析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三级编码识别出5大类22个主要因素,编码举例如表1所示。
2.1 因素识别
经过编码后可初步得出5大类22个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由来自家电和汽车生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6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资深教授4名,共10名专家组成了一个研讨小组,对22个因素指标进行分析把关,删掉了“消费者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需求”“上下游企业间的熟悉程度”“上下游企业间的距离”等题项,最后将5大类修订为17个因素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2.2 问卷的发放
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12年3-8月,问卷的发放方式主要采用了两种:一是现场发放;二是网络发放。现场发放对象主要为北京理工大学MBA和EMBA班、长江商学院MBA和EMBA班同学等,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42份,回收率21%,剔出无效问卷6份后,有效问卷为36份。通过企业网站、企业名录等方式选取了68家相关行业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并通过E-mail、QQ等现代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发放。网络发放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217份,回收率为43.4%,按照同样答题率要求,剔除无效问卷38份,得到有效问卷179份。本次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率为30.7%。从国内的社会学研究情况来看,问卷的回收率通常都在20%以下,因此本研究30.7%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尚属正常。因为本研究涉及的内容需要对企业发展情况有较全面了解的人才能填答,所以本问卷要求填写者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然而这不仅增加了问卷回收的难度,也增加了收回问卷的无效比例。测量项的衡量指标问题选项采用5分Likert量表,用数字5代表被调查者对问题中描述状况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意见,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同意”。问卷内容包含本文研究所建立模型的各个变量,总共17个变量分为5个部分。表3为测量样本基本特征。
表1 扎根理论编码举例Tab.1 Grounded theory encoding by an example
表2 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影响因素指标Tab.2 Factors index influencing green tech-collabo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on the supply chain
表3 样本基本特征Tab.3 Essential feature of samples
2.3 影响因素指标的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又称可靠性分析,是一种测度综合评价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本问卷中各个影响因子的测量量表信度系数均大于0.7,同时各题目的总体相关系数也远大于0.35,因此保留了所有题项,并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4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可以一次对多个因变量进行处理;同时还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在估计出因子关系的同时,可以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所以该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结构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判断标准,说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修正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CFA测量模型图Fig.2 Measurement model of CFA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与5个变量之间的解释系数均通过置信度为99%的t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我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是否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确实受到企业实施绿色技术行为、绿色技术特征、外部技术环境压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依赖关系以及政府相关政策5个因素的影响,模型得到很好的验证。
3 结果分析
对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企业本身的绿色技术行为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解释系数较大,为0.90,说明企业本身的绿色技术发展战略、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企业对绿色技术的投入等是直接推动供应链上企业间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的首要原因。这与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企业需要有明确的环保目标,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行为的投入,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合作,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有绿色的环保意识。同时企业建立严格的绿色技术专利保护制度,相应也就减少了技术外漏和溢出的可能性,也是推动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政策宣传和相应法规的制定,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绿色意识,激发企业的绿色技术开发能动性,同时政府要加快建立绿色技术专利申请的便利通道,使企业的绿色技术成果能够得到保护,这样企业才能放手进行绿色技术合作和共同研发。
(2)绿色技术本身的成本、难度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解释系数分别为0.87,这与现有多数研究成果也保持一致。企业出于减少绿色技术研发的成本,降低绿色技术开发的难度,缩短绿色技术开发周期等因素的考虑,实施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以达到上下游企业间共同分担成本、同时弥补技术上的缺陷,互取优势,达到整个供应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3)外部技术环境压力的解释系数为0.85,略小于前两个指标,说明供应链企业面临着行业绿色技术发展的压力也极大促使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行为的产生。目前,国家对部分重点污染的行业制定了相应的绿色技术标准,如煤炭、化工、钢铁等行业,这些绿色技术指标的制定极大助推了企业开发和实施相应的绿色技术,另外一方面,来自同行业竞争者的绿色技术压力以及消费者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出口企业面临着严格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都不同程度上促使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开发及联合开发的行为。
(4)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依赖关系的解释系数分别为0.82,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依赖关系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关系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与现有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也基本吻合。本研究在对相关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过程中,也注意到:“对于供应商的生产和技术情况较为了解”,“技术上具有互补优势”,“较易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等等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语句,分析其原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往往面临着相同的行业绿色技术标准,同时技术上多存在互补性,这为绿色技术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上下游企业间在日常的信息沟通上比较频繁,对于彼此的商业信誉较为熟悉,这又为绿色技术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因此,供应链上企业间纵向绿色技术合作也成为目前被企业采用较多的绿色技术合作方式。
(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相关政策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的解释系数为0.71,与其他因素相比,该解释系数最小。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针对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鼓励政策还没有发挥到实质性的作用。这与目前很多学者将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作为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的首要原因的研究结论有一定差距。
4 总结
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绿色技术发展理论的兴起,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成为目前企业间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制造企业,如宝钢、格力、大金、东风汽车、惠普等等,都已经同其供应商和下游制造商建立起绿色技术合作关系。
该研究对我国主要制造行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应用扎根理论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了影响其合作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企业绿色技术发展策略对于推进绿色技术合作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与策略行为理论观点相一致,该观点提出,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是为了获取供应链整体绿色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开发的成本和难度,合作双方在资源的使用、信息的交流程度以及零部件生产供应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极大降低了绿色技术合作的交易成本,这也是双方选择合作的重要原因。制造行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法律、行业绿色技术标准的不断出台,消费者对绿色技术产品的呼吁日益提高以及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壁垒,迫使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技术,重视和增强同其它企业的绿色技术合作开发。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是双方具备相互依赖的资源禀赋,并且相互依赖的资源创造的价值要超过单一资源所创造价值的简单加总。本研究实证结果验证了该观点,结果表明在技术使用上具有较强相似性和兼容性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更容易达成绿色技术合作。政府政策对于推动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作用尚未得到真正体现。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政府对于企业实施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合作仍缺乏明确的财政支持,尚未真正从政策上带动企业参与绿色技术的积极性。虽然目前针对某些行业绿色技术产品实施补贴,如2010年6月起,我国陆续在深圳、杭州、北京、上海、长春、合肥6个城市试点对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车补贴6万元。2012年6月1日起我国继续对消费者购买节能空调、平板电视等最高可享受400元节能补贴等政策。但是多是出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动机。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包括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政府贴息(用财政收入或债券收入)、税收优惠、贷款或提供担保、抵免所得税等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开发及联合开发的支持,真正发挥政府对企业实施绿色技术研发和合作的引导作用。
(编辑:李 琪)
(
)
[1]许庆瑞,王伟强,吕燕.中国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5,(5):16 - 18.[Xu Qingrui,Wang Weiqiang,Lu Yan.China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J].China Soft Science,1995,(5):16 -18.]
[2]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Gu Guowei.Gree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M].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Press,1999.]
[3]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7 -51.[Yang Faming,Xu Qingrui.Research on Enterpris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J].China Soft Science,1998,(3):47-51.]
[4]杨发明,许庆瑞,吕燕.绿色技术创新功能源研究[J].科研管理,1997,18(3):58 - 61.[Yang Faming,Xu Qingrui,Lu Yan.[J].Research on Innovation Function Source of Green Technology[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1997,18(3):58 -61.]
[5]秦书生.生态技术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Qin Shusheng.Ecological technology[M].Shenyang: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9.]
[6]Toni A De.Buyer-supplier Operational Practices,Sourcing Policies and Plant Performances:Results of an Empirical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1999,37(3):597 -619.
[7]Ingham M.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Economies of Innovation,1998,(6):3.
[8]徐大伟,王子彦,曾垂凯.企业间绿色合作影响因素与绿色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88-92.[Xu Dawei,Wang Ziyan,Zeng Chuikai.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firm Greening Collaboration and Green Performanc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 and Environment,2006,16(5):88 - 92.]
[9]王炳成,李洪伟,李晓青.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2):70 -74.[Wang Bingcheng,Li Hongwei,Li Xiaoqing.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Green Products Innovation[J].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2008,27(12):70 -74.]
[10]Francis B,Charles D,Christina B.The Driver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Buyers and Suppliers for Product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1998,(26):719 -732.
[11]Roberto F,Aldo G.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industry R & D Projects: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Screening and Signaling[J].Research Policy,2006,35(2):309 -323.
[12]马士华.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5(1):24 -27.[Ma Shihua.The Influences of Core Enterprise on the Formation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Supply Chain[J].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0,5(1):24 -27.]
[13]罗炜,唐元虎.企业合作创新的原因与动机[J].科学学研究,2001,19(3):91 -95.[Luo Wei,Tang Yuanhu.The Reason and Motives for Firms to Participate in Cooperative Innovation[J].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001,19(3):91 -95.]
[14]袁立科,张宗益.研发合作形成的信任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0):23-26.[Yuan Like,Zhang Zongyi.Trust and the Formation of R & D Cooperation[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2006,27(10):23 -26.]
[15]张汉江,陈声益,李敏.双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2):86-90.[Zhang Hanjiang,Chen Shengyi,Li Min.A GameAnalysi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for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in Duopoly Market[J].R & D Management,2008,20(2):86 -90.]
[16]王建华,闻燕,王海峰.对企业研发合作动因的再认识[J].预测,2007,26(5):36 - 41.[Wang Jianhua,Wen Yan,Wang Haifeng.The Re-recognition of Motivations of Firm Cooperative R &D[J].Forcasting,2007,26(5):36 - 41.]
[17]陈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6 -102.[Chen Dan.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 SMEs[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5):96 -102.]
[18]李玲,陶锋.基于双研发模式的合作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8):1 -4.[Li Ling,Tao Feng.Research on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Double Development Mode[J].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2,29(8):1 -4.]
[19]寿涌毅,吴璐缤.企业研发与生产合作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1-8.[Shou Yongyi,Wu Lubin.Determinant Factors of Decisions on Firm's R&D and Production Cooperation[J].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21(6):1 -8.]
[20]Pfefer J,Nowak P. JointVenture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dependenc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6,21(3):398-418.
[21]杨梅英,王芳,周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北京市3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6):172 -178.[Yang Meiying,Wang Fang,Zhou Yong.Study on the Choice of R&D Cooperation Patterns by Hi-tech Enterprise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38 Hi-tech Enterprises in Beijing[J].China Soft Science,2009,(6):172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