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媒体
2013-08-27
1 百万生猪用上“卫生厕”
近日,笔者来到江西省上高县敖山镇接官村。村外一片山坡地上,集中着8家养猪专业户的养猪场,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存栏生猪500多头。走进养猪场,笔者并未闻到想象中养猪场里那种难闻的气味。
“没有异味,是因为这里的生猪用的都是‘卫生厕’。”接官村党支部书记万仕才说,养猪场建有粪污处理设施,通过粪沟将各养猪场的粪污集中到过滤池,经过酸化池处理后进入厌氧发酵池(即沼气池),经过三级沉淀池和氧化塘处理后,排出的废渣废水基本达标。
江西上高是全国养猪大县,年出栏生猪超过100万头。养猪让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但也让当地的土壤、空气、水源等不堪重负。“2011年之前,由于猪粪猪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全县24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部被严重污染,水库遍布蓝藻,水质发臭发黑。”上高县水利局党组书记丁谷永说。
2011年起,上高县大力推进生猪粪污治理。“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县划定出生猪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可养区,将中小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200多家猪场全部拆除。”县畜牧水产局党组书记聂自根介绍,“对于限养区和适度可养区的养猪场全部建设起厌氧发酵沼气池、生化处理池、三级沉淀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养猪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环保账、算长远账。”
接官村国林猪场存栏生猪1000多头,这些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粪污处理设施,流程末端还增加了小型生化处理站。生化处理站里污水一格接一格进行处理,简直是微缩版污水处理厂。“粪污处理不仅能保护环境,更能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猪舍环境改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更能进一步提高养猪规模和效益。这是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好事。”该场负责人黄辉说。(摘自《人民日报》)
2 “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
“自从贴上‘湛之星’商标,我们的獭兔销售更火了,今年产值已达32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提升近30%,这都沾了品牌农业的光!”近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獭兔养殖户黄湛说,他采取种兔统一配送、饲料统一调配、质量统一标准、品牌授权统一、售后服务统一的方式,带动周边30多名农户通过科学养殖走上致富道路。
近年来,金东区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品牌强企、品牌富农、品牌强镇。通过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开展品牌培育,指导企业创牌,不断拓展市场。目前,该区正呈现“注册一个商标、打响一个品牌、拉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良好局面。
金东区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及时提供相关服务。金东工商分局建立了注册商标库、驰名著名商标库、闲置商标库、境外注册商标库等“商标四库”。在争创金华市著名商标过程中,指导“金顺工具”通过马德里申请多国注册,指导“亚虎工具”通过欧盟注册了境外27个国家商标注册等。截至目前,该区拥有各类注册商标2460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只、省著名商标14只、市著名商标35只,境外注册商标总数达400多只。
从2010年开始,金东区在曹宅镇启动乡镇品牌指导站试点。两年来,该指导站对全镇商标运行情况进行了前期普查、统计分析,推动当地政府关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申报;对培育企业进行专项指导、查漏补缺,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商标形象,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目前,该镇品牌经济总量达10亿多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7.7亿元。(摘自《金华日报》)
3 “兽医110”深受养殖户欢迎
“喂,你好,请问是江不拉提兽医吗?我是二连园区养殖户托克图呼,现园区有几头牛吃食不正常,请你来诊断一下”。中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四团畜牧中心蒙古族兽医江不拉提正在吃饭,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放下筷子,骑上马,冒着鹅毛大雪赶往出诊现场,经过及时打针、灌药抢救,为二连园区挽回损失上万元。
2012年,为方便全团1000余户养殖户,七十四团畜牧中心开设了服务热线电话,并把印有兽防人员电话号码的便民卡发到养殖户手中,遇上畜禽患病,一个电话,最远的也只需30分钟就有兽医赶到现场处理病情。遇有重大病情,畜牧中心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集体会诊。方便了全团的养殖户,减少了损失,被大伙称为“兽医110”。
与此同时,该团畜牧中心还针对团场新建投产的8大养殖园区开通了畜牧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咨询,推介养殖园区建设先进经验,推广科学养殖新技术。并为8大养殖园区分别配备了1名技术人员,驻园区蹲点帮助解决青贮氨化、疫病防控、饲料搭配、品种改良、圈舍建设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确保了团场设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统计,该团畜牧兽医热线开通10个月以来,全团8名畜牧兽医人员共出勤1000余次,为园区养殖户及营区散户解决了牲畜疫病防治和饲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受到全团养殖户的欢迎。(摘自兵团新闻网)
4 小投入大收益 “借牛还牛”快致富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新途径,把畜牧业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作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此,作为贫困山区农业县的四川省屏山县畜牧兽医局不甘示弱,竭力引导全县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路,以“借畜还畜”的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
小投入大收益,“借牛还牛”快致富。屏山县“高兴肉牛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壮大成长的。2012年1月,该专业合作社首批向农户借出优质肉牛310头(100千克左右),养殖户饲养10个月(均重400千克)时合作社收回借出的牛,合作社按饲养牛增加的重量以市场价予以回收,再经过选(培)育后统一外销。据该合作社统计,首批借给农民饲养的肉牛已出栏并获利明显,农户饲养一头牛可获纯利润6000元,平均每月可获利润600元/头,仅此项就为全县新增畜牧产值30万元。农民不出家门,只需提供饲养场地及劳力,就能发家致富。据悉,2012年该合作社先后向农户借出5批肉牛,共850头,预计可新增产值600万元。此模式推出后,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饲养肉牛热情高涨,纷纷要求加入该模式。
该模式也得到了屏山县各乡镇的高度重视,其中龙华镇、龙溪乡领导亲自到该专合社为农户协调借牛一事,希望能及早为当地农户借到牛,同时,带领养殖户们到外地考察学习养牛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再引进部分优质肉牛新品种。
目前,屏山县畜牧兽医局把该模式作为全县业务工作的重心抓紧抓实,已有6个畜牧专业合作社正在按此模式操作运行,拟计划用2~3年时间,发展肉牛产值超5000万元的乡镇10个,每个乡镇达到年出栏优质肉牛5000头以上,健全完善12个畜牧专业合作社。目前,该模式正在稳步推进,真正实现了农村养殖致富,托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摘自宜宾布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