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的现状与对策

2013-08-23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皖北问卷培训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1 前 言

未来的社会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融合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知识不断更新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拓展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在合作中、在集体中、在矛盾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领悟做人的道理,促进大学生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拓展训练这种教育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改革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皖北地区高校部分在校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阅读专著六本,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博硕论文六十九篇,并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类,注意不同资料之间的相互补充,并从中提炼整理出对本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2.2.2 调查访谈法

通过走访各高校在职专业体育教师,以及专门从事拓展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培训师136人.了解皖北地区拓展训练开展情况和高校体育教育的有关信息,掌握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为撰写论文提供依据.

2.2.3 问卷调查法

以皖北地市拓展培训机构负责人和高校在校学生以及部分从事教学一线德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撰写提供了依据.

2.2.3.1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效度: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在研究应用了专家判断法进行效度检验,抽取21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评定,他们对指标进行了五种评分方法的评定,然后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这21名专家对体育领域和拓展训练比较了解,从事体育教学多年,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讲师5名,发放问卷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100%.

表1 专家对问卷结构评价一览表

表2 专家对问卷内容评价一栏表

信度:在进行测试之前,随机抽取 30名测试者和他们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问卷测试时是否遇到什么问题,随后对问卷进行修改,请专家重新审定问卷.20天后同样的问卷再施于测试者,专家问卷系数为0.865,教师问卷系数为0.82,学生问卷系数为0.83,可靠性是令人满意的.

2.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在校大学生问卷发放457份,回收457份,回收率为100%.高校教师问卷发放128份,回收128份,回收率为 100%.社会上的拓展培训师发放问卷136份,回收136份,回收率为100%.

2.2.4 数据统计

在掌握的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11.0的统计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现状与分析

皖北地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比较少,拓展训练开展比较多的是安徽财经大学,它在MBA、MPA以及研究生的野外生存训练中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并没有把拓展训练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但是活动的效果比较好,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拓展训练成为财经大学新生入校和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的必修课.

在皖北地区高职类院校中,只有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自己的拓展训练场地,定期对本校学生开放,平时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场所.他们的拓展训练也仅限于低空的项目,包括代号接龙、好邻居、猜变化、数字传递、千斤项、风中劲草、信息传递、快速传球、众志成城、盲人走路、猜猜我是谁、盲人闯、盲人方阵、卧式传递、电车、信任背摔、求生墙、罐头鞋、全体离地、空中断桥、攀岩、合力过桥、勇闯夺命岛.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开设一般在第五学期,教学课时一般为16学时,以实践为主,学生在项目开设前初步了解该运动的基本知识,拓宽知识面.另外在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型的活动中借鉴了许多拓展训练的项目.

表3 关于拓展训练效果与影响调查

表4 传统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对比表

拓展训练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体系,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局限,为高校体育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它以独特的教育模式获得众多学生的青睐.

在皖北地区其他高校中极少开展拓展训练,有的开展也只是以暑期活动、野外生存训练和探险的形式开展,以课程的形式开设的没有.从整体上看,皖北地区高校拓展训练的开展状况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相关体育教学科研工作者转变教学思路,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

表5 学生对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调查 n=457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89.72%的学生愿意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仅有10.28%的学生对于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无所谓.有的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对拓展训练有一定的了解.访谈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参加过拓展训练的项目,感受颇深.

3.2 高校没有引入拓展训练的原因

3.2.1 安全原因给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带来了阻力

调查中,拓展训练机构普遍认为拓展训练课程没有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原因是高校管理者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表6 高校教师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调查

调查中,有65.44%的教师认为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最大的阻力是安全性.李国岩教授提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首先就是安全因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无论搞什么活动,必须首先关注安全问题.而且高校教师大部分毕业于体育院校,缺少拓展训练专业的相关知识,不能胜任高校拓展教师的角色,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不同于社会上拓展公司的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的风险是拓展训练的魅力之一,关键是怎么把这种风险转化为安全,才能得到体验.

拓展训练项目中有空中单杠、攀岩等项目使学生感到惊险,但它侧重的是心理方面的挑战,在安全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考虑,但在调查中问到学校没有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原因时,有78.6%的教师认为是出于场地、资金投入过大方面的原因.拓展训练中,各种活动场地都是专门设计,保护措施相对也比较专业,没有安全方面的顾虑.美国专业体验培训机构曾根据 15年内统计的运动受伤数肯定了体验式培训的安全性.

3.2.2 经费不足是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制约因素

调查中,教师普遍认为拓展训练课程没有引入高校的原因是高校认为资金投入过大.

调查中,62.5%的调查对象考虑到资金因素是制约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原因.资金投入过大,所以许多高校没有引入拓展训练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调查,我国公办高校几乎都有贷款,高额的债务是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给高校教育带来危机.

表7 经费不足影响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调查

在皖北地区高职类院校中,只有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自己的拓展训练场地,但是只定期对本校学生开放,平时作为外单位人员的培训场所.

3.2.3 教材是影响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重要原因

目前,社会上的拓展训练项目培训针对的都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比较成熟的培训目标和内容,但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面向的是学生,自然不同于社会上的培训,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创编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调查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拓展训练要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之中,要根据拓展训练项目创编适合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的项目,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创编的教学项目和教学大纲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使其能够达到积极参与,全面发展的目的.

3.2.4 拓展训练本身的原因制约着在高校课程中的开展

学校的领导和学生对拓展训练都不会感到很陌生,他们甚至感觉到拓展训练是比较危险的项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对拓展训练认识.拓展训练不仅训练形式好,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方式,它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各种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对拓展训练知之甚少.同时拓展训练项目繁多,对场地器材要求比较高.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挑战类、人际沟通项目、团体协作项目.

个人挑战的课程主要有攀岩、速降、攀冰等;所有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都需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妥善安全的保障措施,大量的专业训练器械.特别是一些团体协作项目,要根据参加培训学生人数、组数,配齐相关教具,拓展训练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各个高校要想顺利开展拓展训练,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条件根本达不到这种要求.

3.3 对 策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是社会发展和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拓展训练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新时尚,拓展训练使学生从思想上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增强学生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面对和挑战困难时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获得成功.拓展训练植入高校校园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高校的管理者和广大高校教师应多参加拓展训练的各项培训,加深对拓展训练的认识,遵从科学的锻炼方法.

高校在引入拓展训练时要注意拓展教师资格认证,因为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体育院校毕业,虽然掌握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和运动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对拓展训练课程不够熟悉,而且,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比较权威的机构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这就面临着体育老师向拓展教师转型的问题.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拓展教师必须亲身体验每一个拓展训练的项目,了解拓展训练项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因项目的不同设计场地,还要指导学生把活动中的体验转化为人生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高校应加强师资培训,让教师顺利转换角色.

拓展训练的项目虽然比较多,但是高校在引入的过程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先可以引入安全性较高、不需要太多教具就可以完成的项目.如龙戏潭、有轨电车、交换名字、摸石头过河、蛟龙出海、盲人接力赛、兔子舞等游戏项目.拓展训练引入皖北地区高校应该是逐步的,分层次的.高校应根据自己发展的情况,将一些操作性强,投资不大,对场地、器械要求不高的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拓展训练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拓展训练应抓住自己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找到适合自己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发展的道路.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3]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于海涛,常会丽.高教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3):73-75.

[5]常会丽,李红民.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6):72-73.

猜你喜欢

皖北问卷培训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问卷网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