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牧场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3-08-23袁立岗蒲敬伟梁俊明
石 琴,袁立岗,蒲敬伟,梁俊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乌鲁木齐 830009)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本病可造成牛羊大范围流产,生产性能下降,妨碍出栏牲畜调运和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布氏杆菌病又有抬头趋势,为了解乌鲁木齐近郊部分牧区牛羊布氏杆菌病感染情况,我们从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对该牧场羊进行布氏杆菌病实验室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该牧区位于乌鲁木齐近郊,现有牧民168户,存栏黄牛857头,阿勒泰羊共计15 610只,其中母羊12 421只,公羊340只,幼畜3 189只。草场分布情况:有可利用草场128万公顷,分冬季草场、春秋季草场和夏季草场,各草场间间隔距离大。放牧情况:每年4月初从冬草场转入春秋草场,6月初从春秋草场转入夏草场,9月中旬从夏草场转入冬草场,各群牛羊放牧草场相对独立。
2 实验室监测情况
按照计划,每年6—7月份进行羊布病的实验室检测,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每户羊群只要抽样就要进行全群采样,打耳号,采血针上进行对应标记,每户羊群血样用采样袋单独包装,做好标记。
表 1 2010—2012年山区牧场牛羊布病监测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三年累计监测羊血清12 761份,阳性80份,阳性率0.63%;牛血清888份,阳性1份,阳性率0.1%。2010年监测羊血清3 780份,阳性8份,阳性率0.21%;牛血清146份,阳性1份,阳性率0.68%;2011年监测羊血清3 961份,阳性11份,阳性率0.28%;牛血清368份,阳性0份;2012年监测羊血清5 020份,阳性61份,阳性率1.21%;牛血清374份,阳性0份。
由于是对大群进行布氏杆菌病监测,因此只要受检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验方法略)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按照相关规定对阳性羊进行处理。
3 结果分析
从实验室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该牧场牛羊布氏杆菌病感染率较低,但从三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布氏杆菌病阳性羊数呈上升趋势,分析有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3.1 对检出的布病阳性羊没能及时进行处理。由于羊存栏量大,虽然采集血清时对每只羊都进行打耳号、采血登记,每户羊群用采样袋分开,因此对于检出的布病阳性羊很容易区分是哪户羊群的,但由于阳性羊分布在多个羊群,如2010年的8只布病阳性羊分布在6个羊群中,也就是相当于要分别从6群400—500只的羊群中找出1只阳性羊,而且每一户羊群草场间隔距离很远,仅靠牧场2~3名兽医完成对全牧区布病阳性羊的处理工作,工作量太大太困难。还有部分牧民不配合,不愿将布病阳性羊进行处理。
3.2 未抽检的布病阳性羊传染给健康羊。由于每年布病检测都是牧区的兽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抽哪几户的羊群,因此可能存在有的羊群连续三年都进行了检测,而个别羊群由于各方面原因没能采样进行检测,该羊群存在布病阳性羊,从而造成传染。
3.3 种公羊在配种时进行布病的传播。每年6月—9月全牧区的种公羊合为一群羊由专人放牧,到9月中旬每户牧民将自家的公羊领回去与自家羊群进行合群,因此进行采样时有的公羊已经回到自家的羊群,没有进行采样抽血,如果有布氏杆菌病则会在相应的羊群中传播。
3.4 流产羔羊、胎衣、羊水是病菌感染健康羊群的重要原因。羊群直接接触病羊流产物、排泄物、阴道分泌物等带菌污染物,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也可因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感染。由于布氏杆菌具有自然疫源性,发生过布氏杆菌病的地区,可因为病原在自然界中(如带菌野生动物)长期存在而难以根除疫源。
4 讨论
4.1 布氏杆菌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羊种布氏杆菌毒力强,最容易出现爆发流行,疫情重,且大多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它对人的感染力也最强,因此,加强牧区羊群的布氏杆菌病的监测,及时将阳性羊进行扑杀对于预防布氏杆菌病的爆发有重要的意义。
4.2 加强布氏杆菌病的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充分掌握布病流行和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定综合性防制策略,是防控布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4.3 扩大布氏杆菌病无害化处理的经济补偿范围。由于目前仅对布氏杆菌病阳性牛无害化处理有经济补偿机制,而对布病阳性羊无害化处理没有经济补偿,建议完善补偿机制,以利于各项防控措施的实施。
4.4 加强科技宣传和对兽医工作者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养殖户对布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有充分的了解,提高自身防控布病的意识,积极配合兽医人员开展布病防控工作。
4.5 加大防治经费的投入。开展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确保防治经费到位,从而使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1]张瑞.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调查[J].新疆畜牧业,2012,35(5):56-57.
[2]范玉芳,孔祥英.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11,28(3):32-34.
[3]马寿录.青海祁连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治情况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0,39(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