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研究

2013-08-22代俊华

山西建筑 2013年13期
关键词:建筑系室内空间设计者

代俊华

(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湖北孝感 4321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房屋建筑形式多样化,建筑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建筑学专业。该专业是融合了艺术、社会学、人文、技术和心理学的综合学科,它需要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学生想象空间的发挥。建筑系馆需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建筑系馆的空间氛围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 我国建筑系馆的发展现状

1)我国建筑系馆的发展。

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是我国的老牌建筑高校,高校内都建有专门的建筑系馆。但是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张和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改革,这些建筑系馆的空间已经很难满足教学与学习的需要,老牌建筑高校都进行了整改和扩建。与此同时,很多高校也设置了建筑学专业,在高校内部新建了建筑系馆,这些新建的建筑系馆往往拥有更高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水平,是我国建筑系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图1是我国某高校的建筑系馆外景。

2)我国建筑系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建筑系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建筑系馆的建设标准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硬件设施比较先进,但是在教育模式、建筑设计和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建筑专业依然是教学为主,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较小,建筑空间的形式比较单一。其次,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系馆也主要是传统的并排分割教室的教学楼模式和灵活空间模式,无论是建筑的规模还是建筑的空间氛围设计都不能满足建筑系馆私密性和灵活性的时代要求,建筑形式亟待创新。

2 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的影响因素

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的影响因素有室内和室外环境,室内包括了视觉、听觉、色彩、心理和光环境,而室外环境包括了建筑的朝向和建筑的选址,这些都对建筑内部的光环境产生着影响。由于高校建筑的场地有限,设计者需要加强对室内环境的设计,在把握人们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光环境与空间环境以及人们心理和光环境的互动,提升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的水平。

1)人的心理和行为。

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中需要对人和社会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由于社会因素具有复杂性,因此,设计者要重点对人的感受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建筑系馆的空间氛围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设计者需要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人们的行为模式,设计具有领域性、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建筑系馆。其中领域性是满足人们对建筑的控制需求,私密性是实现人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批判,而公共性则是要满足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2)室内空间感。

室内空间是人们产生不同空间感受的关键,设计者需要增加室内空间的新鲜感,增强建筑系馆的内部吸引力。首先,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需要对空间形式进行考虑,针对不同的建筑系馆采取离心自由组合、匀质组合或者是中庭围合的空间组合形式,带给教师和学生不同的空间感受,实现或动感、或抒情、或轻快或生动的建筑空间的设计。其次,增强建筑系馆内部的尺度感。建筑系馆设计者需要对楼梯、栏杆和装饰品的尺度进行设计分析,使人们对建筑产生于实际感觉不同的空间内部尺度感,增强建筑系馆内部的舒适度和亲切感。再次,设计者可以利用媒介或某种方式来实现建筑内部空间的分割,实现建筑内部空间的彼此贯通与穿插。设计者可以根据建筑的要求来设置开敞式和封闭式的空间,处理好空间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图2是我国某大学建筑系馆内部空间氛围。

图1 某高校建筑系馆外景

图2 某大学建筑系馆内部空间氛围

3)室内的光环境。

设计者在进行室内空间意境设计的时候,可以对光环境进行营造。首先是光影与自然采光,设计者可以采取侧窗采光,减少室内的阴影,提升室内建筑的表现感,实现室内空间氛围的美妙多变。设计者也可以采取高低侧窗采光,避免室内空间的沉闷感,提升顶棚照度,激发室内宁静的感觉。此外,设计者还可以采取顶部采光和侧光与顶光结合的设计方式,实现开敞感和明亮感的室内空间氛围。其次,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光的特性,结合建筑系馆不同的空间主题来采取点状光源、低侧光光源、低辐射光源或者是发光天棚和透光墙等,提升建筑的材质质感,实现独具风格的建筑特色。

3 我国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的原则和发展方向

高校是建筑系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场所,由于高校学生缺乏建筑实践,因此高校的建筑系馆要满足学生交流、学习和实践的目的。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建筑设计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动力。

1)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的原则。

首先是人性化的原则。建筑系馆不仅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场所,还是学生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首先要对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进行考虑,使建筑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其次是文化性原则,建筑设计是综合性的学科,建筑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设计者不仅要具有逻辑思维,还要具有艺术情怀,建筑系馆的人文内涵直接影响着设计者思维和行动。再次是生态性的原则。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应该尊重建筑区域的绿化、地形和水域等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加强对光环境的利用。

2)建筑功能的混合性。

近年来,建筑系馆的功能逐渐混合化和复杂化,建筑系馆不再是上课学习的地方,个人工作室和建筑设计院通常也设置在建筑系馆内,建筑空间变得日益模糊。建筑系馆设计者既需要实现单个空间的多功能性,也要区分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设计,满足建筑系学生的日常学习、会谈、画图、娱乐和休息,实现匀质空间和单独空间的设计。

3)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要以交流为主。

以往的建筑都是以教室为单位进行分割,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教学。但是建筑系要求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不适合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因此,设计者的空间氛围设计要满足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多进行自由空间和闲置空间的设计,满足学生的休闲娱乐要求,实现建筑系馆功能的完善性。

4)建筑系馆的选址。

建筑系馆的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系馆的空间氛围,由于高校的场地有限,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场所环境,选择安静的和光线较好的场所来进行建筑系馆的设计,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筑设计者要对玻璃、钢材以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意识。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建筑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建筑学专业,培养专门的建筑系人才。建筑系馆是建筑学专业进行学习、交流和娱乐的场所,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的设计要满足学生学习和工作创新的需要。设计者要加强对人们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的分析,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光环境和外部环境来提升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的设计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1] 王 鹏.建筑系馆空间特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2] 凌云志.当代建筑空间需求的演进与解读[D].长沙:湖南大学,2010.

[3] 张 莉.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4] 李书音.建筑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系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建筑系室内空间设计者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2020德国iF设计奖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图书馆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梁思成夫妇拒绝走关系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 Paradigm of a modern city’s development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浅析植物在北方室内空间的作用
分享与开放——重庆大学建筑系馆专业教室使用情况调查及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