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华光杯”网球比赛中影响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①
2013-08-22付强
付强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体育部 河南新乡 453003)
随着现代网球竞技运动的高速发展,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技、战术运用得当外,心理因素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决定网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比分很接近的情况下,有的运动员对球是否出界的一个错误的判断导致情绪低落以至无法集中精力,或在比赛的紧要关头运动员突然对自己没有把握而产生击球犹豫等,以至输掉一场必胜无疑的比赛而后悔莫及[1]。为此,本文对2013年河南省“华光杯”第五届网球锦标赛中影响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加强运动员竞赛心理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水平,从而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表2 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查(n=80)
表3 赛后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查(n=80)
表4 教练员对运动员日常心理训练情况调查(n=2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13年5月河南省大学生“华光杯”第五届网球锦标赛各高校的307名运动员,随机抽取80名本科甲组运动员和20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设《河南省“华光杯”网球比赛中影响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因素》调查表,从参加2013年5月在河南大学举行的河南省“华光杯”第五届网球锦标赛的普通本科甲组中随机抽取80名大学生运动员和20名教练员进行临场观察和实地问卷。当场调查当场收回,问卷有效率达100%。
1.3 统计分析
将有效问卷使用EpiData软件录入计算机,经过逻辑查错形成最终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在SPSS18.0下进行,所做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参加2013年5月河南省“华光杯”第五届网球锦标赛的普通本科甲大学生运动员年龄在18~24岁之间,其个性和生理发展基本完成,但心理尚未成熟或趋于成熟,属于运动感情比较丰富,容易情绪化,对比赛易于冲动,自制能力不足的年龄阶段。
2.2 进入前四名代表队赛前心理期望值
调查进入前四名(第一名新乡医学院、第二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第三名郑州大学、第四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代表队的运动员赛前心理期望值都很高,特别是对自己的正、反手技术非常有把握。然而,在比赛中的发挥却适得其反。正如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代表队在总结会上运动员们讲的那样:“由于一直坚信能拿冠军,场上心理波动很大,尤其进入每分必争决胜局的关键时刻,技术上连连失误,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拿了第二名,完全是输在心理素质上了”。
2.3 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查
赛前进入最佳状态的有22人占27.5%,这是经验比较丰富、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有16人占20%,这是参赛经验比较少的新手,也是导致新手失败的原因;对比赛过于自信的有20人占25%;对比赛信心不足的有10人占12.5%;对比赛抱着平常心的有12人占15%(见表1)。
2.4 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查
在领先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占37.5%,想早点拿下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调整心理,结果就会被翻盘;落后时,表现出急躁、慌乱、自暴自弃的占25%;当比赛进入相持阶段出现急躁,耐心不足的占45%;在出现关键得分球时,心情急躁,出手不够果断,怕失误,导致崩盘的占40%;因失误导致失分而责骂自己,出现愤怒,摔拍子等过激行为的占30%。诸如此类情况在比赛中是屡见不鲜的(见表2)。
2.5 赛后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查
比赛取得胜利时,占35%的表现出兴奋和喜悦自信心增强,占16.25%的表现出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这时,教练员应及时提醒,以免在后面的比赛受到影响;当比赛失利时,占21.25%的运动员情绪低落,丧失自信。教练员应做好疏导工作,帮助运动员走出阴影,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训练当中加以纠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练员平时是否对运动员进行过训练(见表3)。
2.6 教练员对运动员日常心理训练情况调查
占90%的教练没有专门训练过,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被忽视;占60%的教练员认为没太大必要,一般都是在日常训练和日常比赛中顺便提示一下而已。其实,大学生运动员在身体能力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大部分比赛的胜负多是由几个关键性得分决定的,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高达80%的教练员认为心理方面能力是先天决定的,不是训练出来的。正是这种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往往影响了比赛成绩。但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的,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2](见表4)。
2.7 影响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赛中心理的主要因素
2.7.1 客观因素
在比赛中,影响运动员的客观心理因素很多,比如气候、裁判、场上比分以及观众、比赛环境等外部因素。裁判员的执法尺度、观众的倾向性、天气变化以及对手的言行等,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运动员对于裁判员出现明显的误判和漏判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促使他们产生消极行为,如不满、自暴自弃等;比赛中,多数运动员的烦躁不安还受到观众发出的响声和随意的走动的影响,有时观众带有主观倾向的呼喊尖叫,这对于运动员运用技、战术前或失败后有一定的刺激,这就很容易产生恐惧感和不良情绪的诱发,而不仅仅是烦躁。
2.7.2 主观因素
(1)比赛过分紧张。比赛前,有些运动员会出现过度紧张,以至于在比赛中出现发球、接球失误,直接影响进攻的组织性和层次感,使战术的衔接和流畅性达不到训练的效果,从而完成不了行之有效的进攻。(2)对比赛估计不足。运动员对比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轻视对手或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以至于在场上的发挥达不到理想中的预期效果。(3)自信心不足。自信心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自信是成功的关键。由于许多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不够自信,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不知不觉地就放弃了。(4)注意力不集中。这是竞技网球运动员所需的最重要的一项心理技能。网球比赛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如果遇到不确定的因素,甚至可以拖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专注就成了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不断地分散着运动员的注意力,这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是十分关键的。
2.7.3 教练员因素
日常的技术和体力训练是重要的,但教练员更应注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例如注意力集中能力、面对压力保持放松的能力、落后时的自信能力等,通过有组织的训练是可以学会和掌握的,并非是学不到的天赋。不知道心理训练方法是教练员的忽视心理训练的理由之一,最常见的是在赛前或比赛的关键时刻告诫运动员“不要紧张”、“要放松”等,因此运动员就无所适从,不能期待任何有意义的结果。主要原因还在于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比赛中不久,尚未普及或只限于在部分优秀选手中开始普及训练,因此心理素质的训练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3 网球比赛大学生运动员心理调控的方法
3.1 赛前心理调控
正确分析自身状况,确定比赛目标,然后针对比赛提出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要求,制定具体任务和措施,做好体能、技术、战术以及心理上的各种准备,端正比赛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把每一场比赛当作锻炼和交流的机会,摆正心态,稳定情绪。如果总想着比赛的结果,必然会带来过重的心理压力。
3.2 赛中心理调控
(1)科学全面地应对客观情况。知己知彼,集中精力,灵活应变。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手的技术特长和擅长的战术打法,避其锋芒,攻其软肋。其次集中注意力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运动员在临场时,保持对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控制。(2)积极地自我暗示。运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能够有效控制情绪。积极地自我想象,自我鼓励和自我鞭策,学会自我调整和休息。合理的运用比赛空隙,如在捡球或互换场地的时间及时调整心态,排除干扰,消除紧张情绪,以保持最佳竞技状态。(3)激励战斗意志,拥有良好的心理感觉。不为暂时的挫折失误而动摇,拥有强烈的战斗意志,能够促进竞技水平的充分发挥,从心理上拥有良好的感觉。
3.3 赛后心理调控
一场比赛结束后,无论胜负运动员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获胜者会喜悦、兴奋、自信心增强。这对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练员应借机鼓励运动员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但有些队员也会产生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等,对自己的优缺点不能够清楚地认识,过高估计自己,从而产生轻敌的想法。这时教练员要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变化,及时对运动员给予提醒,防止负面影响出现。对于失败的运动员,有的会情绪低落,对自己失去信心,教练员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运动员对比赛进行全面分析,使运动员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在今后的训练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练员应帮助运动员学会自行调整,从而增强运动员在遇到困难时候的心理承受能力。
4 结语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只有保持高度的热情和敢打敢拼的勇气,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稳定性,才能在比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因此,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控是必不可少的。教练员既要根据网球运动的特点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对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心理训练和调控。只有这样,在竞技当中心理才能得到充分的调整,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竞技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1] 伦斯特伦,徐国栋.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乔宁.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四要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