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字的威力
2013-08-21乐羊子
乐羊子
西汉时期有个地处海滨的勃海郡,也就是今天河北沧州一带,这是个让历在皇帝头疼的地方,因为当地民众常常聚众闹事,特别是一遇饥荒,便拉帮结伙跟官府对抗。到汉宣帝时,形势变得更国严峻,当地太守虽大肆派兵镇压,却收效甚微。民众对官府的抵触情绪像野草一样,一有合适的土壤就疯狂生长。
后来,由于丞相、御史大夫的联合推荐,朝廷任命了一个名叫龚遂的新太守。龚遂坐车上任,刚到勃海郡郊外,就见前方呼啦啦驰来大队的官兵,吓得太守随员们惊慌失错。龚遂停车一问,原来是郡里得知新太守驾到,特意派军队前来护卫——可见这个郡的治安乱到了什么程度。
龚遂当即派人传达两项命令:一、郡内负责捕盗的官吏一律撤销;二、凡手持锄头、镰刀等农具的一律视为好人,只有手持兵器者才算盗贼。
为表示诚信,龚遂将护卫的官兵全部遣还,自己单车前往太守衙门,一路上竟也平安无事。原来,新太守的命令一下,乱民们便哗啦啦全部解散,纷纷抛弃兵器,拿起了锄头、镰刀。前任太守口中顽固、狡黠的“盗贼”,竟然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到任以后,龚遂立即打开官仓赈济贫民,并选派品行端正的官吏巡行慰问,了解百姓疾苦,使他们都能安居乐业。等勃海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龚遂开始研究之前乱象出现的原因,他发现当地人崇尚奢侈生活,大家都喜欢从事工商业,原则不愿从事农业——这在农业社会可不是好现象。于是龚遂大力提倡节俭,自己也身体力行,为民众做出表率。他还劝导百姓致力农桑,家家都必须种树和养家畜,并按人口多寡分配任务。
为保证政策的实施,龚遂经常到各地巡视,路上只要看到有佩帶刀剑,他就笑呵呵地走上前去,说:“你干嘛还把耕牛和牛犊带在身上!”令他们把刀剑卖了,去买耕牛或牛犊。经过龚遂这一番治理,勃海郡家家都有了积蓄,治安状况大为改观。
龚遂的做法看似没什么高明之处,效果却出奇的好,秘诀究竟在哪里呢?从龚遂就职前与宣帝的一番对话中,我们不难一探端倪。
当时,汉宣帝召见龚遂,问他用什么办法治理勃海。龚遂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勃海郁的乱象,是人民生活困苦而地方官不加抚恤的缘入。然后,他竟味深长地问了宣帝一句:“陛下是想让我们镇压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
宣帝的答复很明确:“朝廷选用贤才,当然是要安抚啦!”
龚遂于是说:“我听说治理乱民,如同整理乱绳,宜缓不宜急。希望朝廷不要用文法约束我,让我一切便宜从事。”宣帝同意龚遂放手去干,勃海郡因而大治。龚遂很快就加官晋爵,被调回京城了。
龚遂成功的秘诀,就是一个“缓”字。他总结前任太守失败的原因,在于一个“急”字。官诊不懂得体恤民众,一味用蛮力镇压,结果官民相互敌视,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所以龚遂治理勃海,第一步就是缓和官民关系,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任,再逐步加以治理,一切水到渠成。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宜缓不宜急。尤其是人际关系的修复,有时就像整理乱绳一样,一味胡拉硬拽,关系必然越来越糟,这时候必须静下心来,找到症结所在,先集中精力打开症结,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编辑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