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为科学雪中送炭为国家
2013-08-21王圣媛
本刊记者/王圣媛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家最高科技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人。
今年有两位获奖者得到了这一至高荣誉。其中一位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
作为两院院士,郑哲敏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要雪中送炭,不用锦上添花
1924年,郑哲敏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浙江宁波。其父亲郑章斐崇尚实业,教育子女勤勉好学、修身养性。郑哲敏热爱祖国、坦荡正直、勤勉好学、兢兢业业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的影响。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左)颁奖。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郑哲敏院士可以说是师出名门。他很早就结缘力学,师从“两钱”,与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现代科技界科学大家“三钱”中的两钱—钱学森、钱伟长都有不解之缘。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年,抗战胜利后,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1947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1948年4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并于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1954年9月,郑哲敏从纽约乘船离美,辗转欧洲,于次年2月回到祖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工作,随后参加钱学森创建的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工作。可以说,钱学森、钱伟长等良师是郑哲敏科学道路的指路人。
作为海外学子回国的郑哲敏,心系祖国,把对国家民族的深沉之爱转化为踏踏实实的科学研究的实际行动。几十年过去了,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呕心沥血,严谨创新。
郑哲敏说过:“只做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的工作”。他的意思是说,要以国家重大的、急迫的需求为选题方向,以深入的科学规律认识和系统的实践检验为标准。郑哲敏的科学思想和科研价值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满腔热忱。
郑哲敏经常这样告诫周围的人,科学研究必须和实际结合,要么是瞄准国家需要的关键科学问题,要么是在学科上非常前沿和值得研究的问题。“选题不能是不痛不痒的、可做可不做的,那样的选题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郑哲敏从事的科研事业,一直都是围绕国家需要的重要领域进行。他的全面的科学成就,体现了深邃的智慧与博大精深的思想。郑哲敏作为爆炸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促进形成爆炸力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同时,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在热弹性力学、流固耦合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流体力学、海洋工程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公认的成就。
郑哲敏为我国的爆炸力学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在科研生涯的最早期,郑哲敏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从海外回国后,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水轮机叶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因为国家科研布局的调整,在相关研究方向转移到其他研究机构后,郑哲敏提出了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了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促进了爆炸力学学科的诞生,拉开了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在爆炸力学领域,郑哲敏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了崭新的力学基础;开辟了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力学家和中国力学相关组织与学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订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早在1956年,郑哲敏就作为钱学森助手参加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1977年至1999年的20余年间,郑哲敏一直是我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制订者之一。郑哲敏在总体把握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诸如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非线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和发展。
近年来,郑哲敏将研究的重心转向了水下高速航行体的流固耦合力学问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做出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必须承认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我一向主张基础要打好,基础没有打好,谈不上搞科研。理论学得越深,解决问题就越透彻”,“技术科学不是给工业‘打小工’,而是解决工业共性、规律的问题。如果离开这个本质去做别的,就不是科学研究了。”郑哲敏院士如是说。
执着又从容的郑哲敏,怀抱真金般宝贵的赤字之心,用几十年身体力行的实践和奉献,成就了科学伟业。
做“出汗的工作”和“爬坡的工作”
曾经师从过郑哲敏院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长白以龙始终不能忘记郑哲敏早年对他说过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你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那种活是没意义的。”第二句话是:“你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你要是觉得干不了比别人好,你就别干。”
“这是他的主导思想”,白以龙听这几句的时候只有20多岁,现已在科研界卓有成就的他对媒体记者总结说,“他当时对我这么个新来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说这两句话,是把他积累的经验浓缩成简单的话告诉了我。我现在也70岁了,我回想起来,这两句话,我已受用不尽”。
要干“出汗的工作”,要干“爬坡的工作”,这是郑哲敏院士科研理念的一种体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要干出汗的活”,这是一种真奉献、真投入的实干精神和拼搏精神,暗藏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豪情。
因此,郑哲敏治学精神朴素、认真,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吃苦,不怕付出。
因此,郑哲敏耐得住寂寞。他对记者说:“科学研究是枯燥和辛苦的,要经得起寂寞和痛苦。搞科学试验,一条曲线出来,与想象不一样,让人苦恼。可发现规律的刹那,那苦尽甘来,令人欣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干“爬坡的工作”,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郑哲敏始终站在学术最高峰,以学术大视野看待科学问题。一方面,要有创造性思维,实现科研新突破;另一方面,要有前瞻性思想,做超前性部署。
郑哲敏为中国近代力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和中国力学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等做出重要贡献,引领了中国力学的发展。由于郑哲敏院士在力学领域的杰出学术成就,他在国际力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和相当的影响力。1986年,郑哲敏被推选为国际力学界的最高学术组织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的理事;2004年当选为IUTAM八位执委之一。郑哲敏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数十次参加多种类型的国际学术访问和交流,特别是作为大会主席多次组织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包括首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北京国际爆破技术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ICSU/WMO国际热带气旋灾害研讨会、第二届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冲击工程学术会议等。
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重要科技奖励,比如:“流体弹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炸与穿破甲方面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2年);“爆炸处理水下软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热塑性剪切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爆炸成形模型律与成型机制”,国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奖(1964年);“金属板爆炸复合的理论与应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连云港爆炸处理水下软基”,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聚能射流和侵彻机理的研究”,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防护工程杰出成就奖(2008年),等等。
做“出汗的工作”和“爬坡的工作”,都需要一种科研活力和内生动力。郑哲敏认为,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
他认为,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怕出汗、勇攀高峰、自由探索的郑哲敏院士,告诉了我们太多朴素又深遂的科学真谛和人生哲理。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因。
“就是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郑哲敏始终把科研事业作为他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理想远大,目标崇高。他曾经写道:“一个人如果不是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由于是为国家、为他人、为社会流汗奉献,所以,郑哲敏是一个并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心胸宽广之人,也是一个从不计较眼前利益的踏实朴素之人。“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不能沉下心想远一点的事。”郑先生劝戒年轻人说,“只考虑‘近利’,必然影响他的成果和决心。” “急于求成、沉不下心坐冷板凳的人,最多只能做出中等的成绩,很难有重大影响”。
在同事眼里,郑哲敏是一个拥有良好心态的人。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陈维波与郑哲敏共事几十年,他说自己最佩
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德行
心灵是生命的源泉。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人,必有一颗智慧的心灵。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至高荣誉的郑哲敏院士有着良好的修养,在工作生活的点滴之处闪烁着宝贵的美德。这些美德,透过一个又一个细节小事表现出来,值得年轻人学习。
郑哲敏理想崇高,志向远大;与此同时,郑哲敏又谦虚低调,淡泊名利,不怕寂寞;他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在任何时候,郑哲敏都拥有良好的心态,坚守良好的德行。这些美德,是郑哲敏服郑哲敏乐观的心态。据他回忆,“文革”时,陈维波与郑哲敏一起被下放,郑哲敏在艰苦的生活里能够适应,还能苦中作乐。“他看到匠人砌墙,揣摩了几天,就敢动手砌了,没几天,他抹上泥巴,瓦刀劈砖,一砍一个准。叫他去厨房做大锅饭,他又围着灶台动脑筋,观察风力对火苗的作用,琢磨怎么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去改造。”陈维波认为,郑先生长寿的最大秘诀是“心理健康”,心无旁骛,不在乎名利。
在亲属眼里,郑哲敏是一个有孝有义、有责任心的人。他的六妹郑企克讲到:她的二哥郑哲敏非常孝顺,感情细腻。她举了一个小例子说,曾经,父母与郑哲敏一起住在北京,“当时北京条件不是太好,北京有蚊子,二哥每天晚上都要用扇拍子把房间里的蚊子全部打掉,让我父母安安心心地睡觉。这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但要做到是很不平常的。这说明他对父母的贴心。”郑哲敏将良好的心态与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年届九旬的郑先生现在每天时间安排很紧凑。“我起床后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把做家务当做锻炼,上午到力学所上班半天,下午在家上网至少两个小时,天气好就出去散散步。”
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用他身体力行的种种美德,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做好事。这样的科学家,是我们永远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