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评价研究

2013-08-20白文倩金娟琴盛群力

现代大学教育 2013年4期

白文倩 金娟琴 盛群力

收稿日期:2013-03-27

作者简介:白文倩(1986-),女,河北邯郸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研究;金娟琴(1968-),女,浙江嘉善人,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办公室科长,副研究员;盛群力(1957-),男,上海崇明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设计研究; 杭州,310028。

摘 要:研讨型教学以研究和讨论为基本特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其依次经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探索、研究形成关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研究报告,并讨论交流报告成果等环节。此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它不单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过程。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研讨型教学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课堂,且多为深度参与,偏向于分析型和评价型参与。本研究编制了研讨型教学中学生两种参与度评价量表,为学生的参与学习评价提供规范,并提出了增强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几项策略。

关键词:研讨型教学;研究型参与;讨论型参与;参与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4-0098-06

研讨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索性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近年来,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顺应时代要求,陆续把该教学模式引入了本科或研究生教学中,旨在改变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法。研讨型教学以研究和讨论为基本特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依次经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探索、研究形成关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研究报告,并讨论交流报告成果等环节。研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单纯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参与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前提,参与的深度、广度和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研究问题的了解、分析和把握,也会直接影响到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和交流,甚或影响到其研究能力的提高。参与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讨的质量。如何量化评价研讨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提高研讨型教学中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是本研究试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分析

现代教学论强调生本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协作与对话,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氛围,开展对话教学和情境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在体验中的成长[1]。研讨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选择、组织和整合,是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参与度,无疑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知识获得。

(一)参与的定义和分类研究现状

参与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研究领域,意味着个体介入、投入、卷入到某种状态之中,它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过程。20世纪60年代欧洲学生运动后,学生参与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目前已有了许多与“学生参与”相关的研究,文献集中在课业学习和课堂教学分析中。早期研究中,查尔斯·费舍尔(FWFisher)[2]和杰里·布罗非(Jere Brophy)[3]把学生参与定位在关注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方面。

白文倩 金娟琴 盛群力: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评价研究

20世纪90年代,弗雷德·纽曼( FMNewman)区分了表面参与和积极参与,认为积极参与涉及到承诺、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兴趣,并把学生在学业上的参与定义为学生的心理参与,这种心理参与指向促进学业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参与和努力[4]。艾伦·斯金纳(E. A.Skinner)和迈克尔·贝蒙特( M. J.Belmont)认为学生参与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持续性的行为参与,并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高度参与完成活动任务中,会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如:热情、乐观、好奇以及兴趣,当学生不参与时,会表现出被动且负面的情感[5]。玛丽·安利( M.D.Ainley)用三种学习取向(深层次、浅层次和成就取向)及学生一般能力把学生分为参与的和非参与的等六个组别,非参与组别学生浅层次学习取向程度较高,深层次取向比较低[6]。保罗·宾特利奇(P. R.Pintrich)提出了学生认知模型,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将学习参与分为表层参与和深层参与,表层参与只是一种行为上的外显表现,表现为一种简单的操练和练习,其认知策略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而深层参与则表现为一种创建,一种反思,一种自我控制的行为[7]。

2000年,海伦·马克(H.M.Marks)认为参与是一种心理过程,尤其指学习中涉及的注意、兴趣、精力投入和努力程度,这样的定义在学习经验中暗含了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8]。孔企平和詹尼弗·佛里德利克斯(J. A.Fredricks)殊途同归地提出了学生参与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有机组合,孔企平定义参与是一个组合概念[9],佛里德利克斯认为学生参与具有多维性,多个成分才能共同建构学生的学习经验[10]。此外,李文昊和白文倩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把参与分为三个层次:浅度参与、中度参与和深度参与,并依据学习的方式,把反思型学习模式中的参与分为学习型参与和交流型参与,对课堂中的学生参与方式做了细化[11]14。

笔者赞同孔企平和佛里德利克斯的观点,认为学生参与是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学生的行为是在情感和认知决定下的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情感和认知的发展。参与度是测量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投入到学习的程度,对参与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研究型参与和讨论型参与

顾名思义,研讨型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二是讨论。因此,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综合表现,既会体现出问题研究的过程,也会体现出问题讨论的过程。据此,可以把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分为研究型参与和讨论型参与,且参与的程度也有深浅之分。以可观察的方式来看,研究型参与的程度体现在成形的问题解决的研究报告中;讨论型参与的程度体现在课堂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评价和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讨论和解释中。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既强调研究,也强调讨论。研究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深化学生的独特性观点。要评价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两者均要评估。要提高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也需要兼顾两者。

(三)参与的质量和数量

1984年,亚历山大·奥斯汀(A.W.Astin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参与的发展理论,认为参与涉及到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各种对象中投入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并且明确提出参与具有定量和定性特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发展与参与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1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活动是参与的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否结合在一起,是参与是否实际发生的标志。结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结合程度的深浅,二是结合次数的多少,前者涉及参与的质量,后者同参与的数量相关,两者构成了纵向参与和横向参与。参与度是衡量主体与客体纵向与横向结合程度的指标,是测量学生介入学习活动时,学生主体性发挥程度的标尺。参与度大,说明学生与活动(即主体与客体)结合的深入、频繁,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较好;反之,参与度小,说明学生与活动(即主体与客体)结合的浅显、零散,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较差。参与度可以从参与的质量和参与的数量两个方面来计算,参与的质量可以用结合的深浅来表示,参与的数量可以用结合的次数来表示。

三、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量表与评价

参与度是测量学生主体性发挥程度的一项指标。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过程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早期,亚历山大·奥斯汀已指出介入学习(参与)在成分上是量与质的统一。后来,弗朗斯·亨利(F.Henri)通过全面参与和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在线学习参与情况进行了评价,全面参与涉及到参与数量的分析,积极参与主要是参与质量的分析[13]。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本研究从参与质量和参与数量两个方面对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价。并根据研讨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把学生的参与情况评价分为研究型参与度评价和讨论型参与度评价。本研究依托于浙江大学通识课程,以“唐诗经典研读”研讨课为例,研究型参与度评价数据来自于学生提交的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报告,讨论型参与度评价数据来自于学生的课堂讨论发言。

(一)“唐诗经典研读”通识研讨课背景

浙江大学通识课程“唐诗经典研读”教学采用研讨型教学模式,如图1。每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都包括三个环节:理论课(2课时)——课外研究——讨论课(2课时),理论课和讨论课间是课外研究时间,讨论课每周一次,连续16周。理论课由主讲教师以传统的方式授课,并布置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课外研究由学生课下完成,通过整理理论课教学内容、查阅文献和阅读资料,独立撰写研究报告;讨论课由在职博士生助教组织、引导学生汇报、讨论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成果,并适时给予关键知识讲解。整个研讨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讲教师和博士助教合作完成。

图1 “唐诗经典研读”课程研讨型教学模式

(二)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评价量表

为了便于评价,本研究把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分为研究型参与(撰写问题解决的研究报告)和讨论型参与(讨论报告中研究成果),在对其参与度进行量化评价时,可以用课外撰写的研究报告深度和讨论课中成果汇报、讨论的程度表征参与的质量,用形成的研究报告份数和讨论课中参与讨论的次数表征参与的数量。根据学生在研讨型教学中的贡献程度,可以把参与度划分为浅层参与、中层参与和深层参与三个维度。据此,制定的研究型评价量表如表1所示(设为百分制,每一个评价项目满分为25,分值为研究报告每一评价项目的对应得分)。

表1 研究型参与(研究报告)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参与质量 浅层参与(15分)中层参与(20分)深层参与(25分)

主题选择教师给出几个研究问题,学生从中选择出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研究问题教师给出一个大的教学范围,学生独立思考确定了明确且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结构逻辑研究报告结构组织松散,逻辑上跳跃不定研究报告结构组织得较好,但论点论据之间有逻辑上的跳跃研究报告对文献做了很好的再组织,整体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报告内容研究报告论点不明确,论据支撑也很少,研究内容浅薄研究报告论点明确,但论据支撑不是很充足,内容充实度不够研究报告论点明确且客观,论据丰富,内容充实且具创新性

文献信息研究报告只包括教师指定的少数相关文献从多种渠道搜集、选择、整理文献,包括电子和非电子信息,但研究报告的文献信息有些与主题不是很相关从多种渠道搜集、选择、整理文献,包括电子和非电子信息,且支撑研究报告的文献信息均与主题明确相关

1997年,朗·奥利弗(R.Oliver )凯瑟琳·麦克洛克林(C.McLoughlin)在研究师生的网络互动模式时,为了理解多层次的学习过程,提出了由5个关键层次组成的互动分析模型,他们把交互的内容从浅层到深层分为五种类型[14]。本研究借这种分类方式,把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互动讨论分为:社交、过程、说明、分析和评价五种类型。结合五种互动类型和浅层参与、中层参与、深层参与三种参与度划分方式制定讨论型评价量表,如表2所示(量表中的分值为每一次汇报、研讨发言的得分,且可以累加)。本研究按照互动层次的递进赋予了递增的分值。

表2 讨论型参与(研究成果讨论)评价量表

参与质量交互(参与)类型交互类型定义讨论型参与类型举例得分

浅层参与社交型(Social)与课程内容不直接相关的社会礼节性质讨论(1)好的,谢谢

(2)恩,知道了。1分

过程型(Procedural)与课程相关的程序、说明和考评(1)下节课还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吗?

(2)什么时候交作业?2分

中层参与说明型(Expository)涉及到的示范知识或举例说明实例情况,不做过多分析(1)《鸟鸣涧》中很朴素的常见的字词本来表现的是一种雅淡,刚才助教老师也讲了,一个名词前加了一个形容词,恰好体现了一种华气。3分

深层参与分析型(Analysis)对知识能给出比较有深度的分析,且能给出关于知识内容的进一步解释说明(1)一个诗人的诗不是只一种风格,“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是王维的大体风格。《汉江临泛》“山色有无中”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意义,和华气还是很贴切的。一个诗人的风格不可能从一首诗中求全,应该多角度看待问题。4分

评价型(Evaluation)基于批判性思考发表言论,并做评价,通过发表讨论能促进学生深层认知和情感的发展(1)《辛夷坞》:“纷纷开且落”我觉得这里没有体现出瞬间永恒!还有你们把华气理解为内含丰富,这首诗呈现给人的是一幅雅淡的画面,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内含丰富的一种,在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华气……

(2)汇报研究报告并自我评价5分

(三)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得分计算及结论

本研究把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按质量进行划分,并赋予不同的参与层次有差异的分值。假设某一位同学在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中,研究型参与(撰写研究报告):主题选择得分为x1,结构逻辑得分为x2,报告内容得分为x3,文献信息得分为x4;讨论型参与(研究成果讨论):社交型得分为y1(y1=n1×1,n1为社交型发言次数),过程型得分为y2(y2=n2×2,n2为过程型发言次数),说明型得分为y3(y3=n3×3,n3为说明型发言次数),分析型得分为y4(y4=n4×4,n4为分析型发言次数),评价型得分为y5(y5=n5×5,n5为评价型发言次数)。则该同学本次课程教学中,参与度得分Score 计算公式为:

参与度得分=研究型参与得分(x1+x2+x3+x4)+讨论型参与得分(n1×1+n2×2+n3×3+n4×4+n5×5)

算法举例如下:同学甲在一次“唐诗经典研读”研讨课中(施补华《岘佣说诗》评价王维诗是雅淡之中,别饶华气,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见解),研究报告评价统计:主题选择项目浅层参与,得分15;结构逻辑项目中层参与,得分20;报告内容项目深层参与,得分25;文献信息深层参与,得分25;总分85。研讨发言评价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同学甲研讨发言评价统计

发言内容参与类型参与质量评价得分

(1)汇报研究报告并自我评价评价型深层参与5

(2)华气分两种,外部指:诗中有画,画中不失艺术美,内部指:意蕴丰富, 内容超凡脱俗,诗的韵律也很丰富。分析型深层参与4

(3)王维和孟浩然相比,孟浩然的诗很清淡,也可以说是清瘦。这里的华气 对比丰富,孟浩然诗的内容没有王维的丰富,这是一种对比。分析型深层参与4

(4)“雅淡之中,别饶华气”中的华气在王维的诗中不仅体现了思想内容很丰 富,而且体现的是用词很华丽,比如红萼、松风,和孟浩然的自然相比, 用词还是很修饰华丽的……评价型深层参与5

(5)《辛夷坞》中“纷纷开且落”就是指淡雅红萼不断循环反复飘落的意思, 我感觉就是永恒。从一瞬间仿佛看到了永恒,“纷纷开且落”是体现了的。说明型中层参与3

(6)恩,好的,课下传到群共享。社交型浅层参与1

同学甲在此次研讨课中,参与度得分=研究型参与得分(15+20+25+25)+讨论型参与得分(1×1+0×2+1×3+2×4+2×5)=107,由此可以看出该同学的参与程度很高。并且可以分析出研讨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讨论型参与偏向于分析型和评价型,多为深度参与,这是因为参与研讨的同学,前提已经对问题或主题进行了思考,对知识进行了有意义的建构加工。毋庸置疑,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课堂,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如何保证全体学生都有高的参与质量和多的参与数量呢?

四、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增强策略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必须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只有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才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建构。一定情境下的问题研究和问题讨论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意义学习。当试图解决问题时,学生对问题和学习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且在理解问题涉及的内容时比没有设定这样一个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15]。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参与度与学生的学习质量直接相关。研讨型教学希望学生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通过主动参与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学会更有成效的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尽量保障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以下是我们提高学生的参与深度的一些思考。

(一)告知研究和讨论目标

学习应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教师提前设立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应达到的研究和讨论目标,并告知学生希冀通过研究性参与和讨论型参与活动,他们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以此方式让他们明确应有的预期学习结果。如果目标正确、合理,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16]。此外,目标还会有效地导向学生如何深度参与研究和讨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为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结果而努力。

(二)提前公布参与度评价量表

研讨型教学比较关注研究和讨论的过程能带给学生的什么样的学习结果,从该意义上说,研讨型教学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采用研讨型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把提前制定好的研讨型教学的参与度评价量表公布给学生,并明确表示会把参与度作为其过程性学习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11]19。这一评价方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促会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参与行为将与学业成绩挂钩,以此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外部参与动机,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

(三)确保教师全程参与

教师应该从外在于学生转入与教学情境共存[17]。研讨型教学中,无论是研究的过程还是讨论的过程,教师都应该融入其中,成为学习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学生不能在教学范围内独立确定研究主题时,教师要给予帮助指点;学生在课外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遇到问题时,教师要介入他们的研究过程给予适当的分析,并多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建立和谐、友好、自在的课堂氛围,做好一个知识线索性人物,引导学生讨论关键与核心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和帮助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的全程参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质量,增加学生的参与数量。

(四)注重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

学生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特征都会对学习参与产生影响。研讨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学习情境,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沟通、一种对话,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情境的问题,和易于讨论、对话的物理教学空间,让外部活动逐渐转变为学习者自身内部的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此外,必要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参与和讨论的具体方式指导,在认知上和情感上让学生接受研究和讨论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自发性参与学习。

(五)精心选择研究和讨论问题

有意义的学习关键是对问题的自主权,因此,向学习者提供有趣的、相关的、有吸引力的问题是必要的[18]。如果学生是在解决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就可以学会思维[19]。课堂讨论,就是展示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20]。有内容、有魅力的研究问题,易生成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报告,也易引起有思考和比较热烈的讨论,问题的选择需要深思熟虑。教师或学生选择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时,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既不能远远超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又不能局限于学生己有知识,要保持适当的难度。此外,研究的过程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讨论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切忌随意选择问题,可以选择疑难的问题、可以交流思想感情的问题和看法不一致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纪德奎,张忠恒. “师本”到“生本”:师范生培养范式的转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7-62.

[2]Fisher, C., et al. Teaching behaviours, academic learning tim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n overview[J].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1981 (1):2-15.

[3]Brophy,J. Conceptualizing student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83(3): 200-215.

[4]Newmann,F.M.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11-12.

[5]Shinner, E.A. & Belmont, M.J.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Reciprocal Effects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cross the School Year[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3(4):571-581.

[6]Ainley, M.D. Styles of Engagement with Learning: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trategy Use and School Achievemen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3,(3): 395-405.

[7]Pintrich, P. R, et al.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1993 (3):801-803.

[8]Marks, H. M. Student Engagement in Instructional Activity: Patterns in the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 Year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0 (1): 153-184.

[9]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10]Fredricks, J. A., et al.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 (1): 59-109.

[11]李文昊,白文倩.反思型异步学习模式中的学生参与度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 (3).

[12]Astin, A. W.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84 (4):297-308.

[13]Kaye, A. 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ough Computer Conferencing: The Najaden Papers[M]//Henri,F. Computer Conferenc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92:117-136.

[14]Oliver, R. & McLoughlin, C. Interactions in audio-graphic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7(1):34-54.

[15]乔纳森,D.,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 任友群,等,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8.

[16]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

[17]杨九民,等.对话型同步网络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 47-51.

[18]乔纳森,D.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M]//赖格卢斯,C.M.主编,裴新宁,等,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69.

[19]坦纳,D.&坦纳,R.学校课程史[M].崔允漷,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71.

[20]蔡永,钱藓萍.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策略[J].地理教学,2004(6):32-33.

(责任编辑 庞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