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与移动ICU便携信息化系统构建与实施

2013-08-20罗洪翔尹辉明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3年8期
关键词:急救车远程无线

毛 翔 罗洪翔 尹辉明

(怀化医专附属医院暨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信息科 湖南 418000)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但“看病难,看病贵”仍是我国医疗的现状。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医疗专家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向远距离外的患者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1]。

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14个县市区医疗中心之一。自2012年11月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以来,利用VPN技术与周边县级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网络。远程ICU中心设于我院重症医学科,通过中心与合作县级医院配备的软硬件平台实现对危重病人的远程医疗指导,而需长途转诊的病人,利用无线3G技术,通过车载便携式设备实时传输急救车内危重患者的各项生命参数,实现本院专家对转诊患者的全程监控与指导。

1 系统架构设计和硬件构成

1.1 远程医疗系统的构建

远程医疗系统整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通信运营商资源,为系统提供独有的、有线和无线相融合的网络环境,保证了远程医疗高速稳定的接入服务(见图1)。系统采用高端音视频采集设备和专用软件,配备高清可移动式床旁远程ICU设备,突破了远程会诊场所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院间床边移动远程ICU、远程查房及远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系统可以从县级合作医院终端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病程记录、检验检查结果等,提高了远程诊断的准确性。

图1 整体系统架构图

1.2 硬件配置

(1)建立专线网络 为进一步提高远程医疗的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我院与电信公司合作,租用专线,建立了与三家县级医院互联的远程医疗专线网络。使得远程会诊过程中所需的影像、检验、电子病历等资料更加稳定、清晰、准确和安全。

(2)会诊中心配置

在会诊中心配置专用双屏会诊工作站,分别用来显示远方患者的生命监护仪信息、与对方医生沟通和用来查阅患者病史资料、检验检查结果。会诊工作站上安装专用远程控制软件,用该软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可通过专线取得合作县级医院用于会诊的计算机控制权,可在远方控制床旁无线移动会诊终端。

(3)县级医院终端配置

配置床旁边无线移动会诊终端,可以实时采集监护仪、呼吸机等监护治疗设备的信息并实时传输至电脑终端,能在床边完成影音交流。配有带云台可调焦功能的高清摄像头,可在本地及远方会诊中心实时操作调节。

(4)监控中心配置

监控中心设于我院重症医学部,配置有专用计算机终端,用来监控急救车内长途转诊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急救车的实时GPS信息,并配有语音交流模块,对于情况危急的患者,可以通过语音指导车内医务人员操作。

1.3 移动ICU

我院可派出急救车进行患者的长途转诊。急救车内根据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要求配备心电监护设备、氧源、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吸引器等以及急救药品,配备重症医学与急诊医学背景的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气道与血管通路管理等紧急处置技术,有统一的转运指南与流程。车内安装的无线便携式车载视频设备在急救车内可以将监护仪器显示的病人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电、血压、血氧、血糖、血气等,通过无线3G网络实时传送到医院监控中心终端,不受时空地域的影响,得到院内专家的指导,从而实现移动ICU的功能。

2 系统使用流程

2.1 用户登录

会诊医院使用远程控制系统登陆区的控制权限,被会诊医院可查看会诊方的历史会诊病历信息,浏览视频等。

2.2 会诊申请

县级合作医院录入病人基本信息(并可以在会诊前、会诊后查询信息)。输入信息后,选择保存,则病人资料就被存入数据库中。被会诊方向会诊中心提出申请,提供初步诊断信息、填写会诊要求等信息,通过会诊中心可查看会诊安排。

2.3 远程会诊

会诊各专家进入会诊操作界面,在会诊界面可以看到当前诊室中病人和专家的列表,点击进入即可看到相应的视频。会诊专家可与被会诊方进行语音视频交流,会诊中心可提供录制功能,会诊方模块可进行双流切换,执行会诊资料上传要求等操作。被会诊方可通过此模块上传资料。会诊完成后,专家书写诊断咨询报告并在会诊单据签名,通过传真机传真至县级合作医院,会诊结束(见图2)。

图2 远程会诊操作流程

3 数据交换标准

3.1 医疗数据文件格式

根据所实现远程会诊业务功能的不同,采用的医疗数据文件格式包括:①符合DICOM3.0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BMP或JPG等主流图片文件。②XML文件、WORD文档、TXT文本文件、PDF文档等文件格式。

3.2 医疗数据交换形式

对于远程会诊所需的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患者病历文书,由县级合作医院采集,采集方式根据县级合作医院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决定。①如果条件具备,可直接从电子病历系统提取会诊所需数据,并以XML格式导入远程会诊系统。②如果不具备直接提取电子数据的条件,将患者检查结果处理为符合DICOM3.0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然后将患者的病历文档处理为WORD文档、TXT文本文件、PDF文档或清晰度可满足阅读的BMP或JPG等主流图片文件再进行传输。③所有信息均使用可读性较强的通用医学术语进行表示,避免使用含义不清的英文缩写或自定义编码等。

4 讨论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需要投入的资金多,但对于医疗质量的提升和患者的救护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远程ICU结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利用信息化、网络通讯技术提高救护效率,实现院前急救中急救现场与伤员转运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实时传递,以及无线多方指导抢救,消除医疗急救系统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拉近患者和医院的距离,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的医疗卫生技术。建设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实现远程ICU、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题[3]。未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省级远程会诊平台和部级远程会诊平台,形成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远程会诊平台.使医疗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真正实现“健康面对面”的总体目标。

综上所述,该系统具有价廉,便携,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张志彬 远程医疗的应用及发展现状研究 医疗装备,2008,(12):4-6.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l0)》(草案)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328-330.

[3] 全宇 构建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探讨们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6):54-55.

猜你喜欢

急救车远程无线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远程诈骗
给急救车“让道”,为生命“保驾护航”
一次性PVC腕带在急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
120急救车空驶的现状分析及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