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根粉丝微博与传统媒体微博在发布政务活动信息上的差异

2013-08-18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南巡人民日报

文 陈 思

研究设计

传统媒体微博指的是各类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包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的微博。草根粉丝微博是指某位领导人的崇拜者或者是民间粉丝团建立的微博账号,经常发布该领导人的有关信息。

(一)研究思路

本文选取了领导人出访这一政务活动信息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传统媒体微博的代表“人民日报”和草根粉丝微博的代表“学习粉丝团”对2012年12月7-12日习主席南方考察的内容发布进行分析。

(二)选取代表性微博

新浪微博开发时间早于其他各家微博平台,发展较成熟,即时性强,活跃度和影响力比其他平台强。因此,选择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平台。

选取“人民日报”微博作为传统媒体微博的代表,它的综合影响力在媒体微博中列于第二位,微博粉丝有748万,它的纸质版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国家大报。综上所述,“人民日报”微博在人气,影响力,权威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选择它作为传统媒体微博的代表。

选取“学习粉丝团”微博作为草根粉丝微博的代表,首先,它的粉丝数量为150万,高于同类其他微博;其次,它出现的时间早于其他同类微博,曾被《华盛顿邮报》《明报》《大公报》等国内外媒体报道。因此,选择它作为草根粉丝微博的代表。

(三)基本信息的比较

1、两者的用户性质比较

“人民日报”微博是新浪认证的《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目前,由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下属的微博运营室负责。而“学习粉丝团”微博是新浪微博“高级达人”,由一名普通的江苏无锡打工者张洪铭创建,经常发布领导人的行程消息等信息。

2、针对群体的需求进行比较

由于两者的粉丝数量都在百万以上,无法进行一一调查,因此,在两者2012年12月7日到12日的相关微博中的评论者中各随机选取30名,通过发私信的形式进行小型问卷调查,调查他们接触“学习粉丝团”和“人民日报”微博的需求。设计项目的依据来源于研究目标以及内容分析的类目。

调查结果如表一所示,不管是“学习粉丝团”的粉丝还是“人民日报”的粉丝,对消息深浅和快慢,语言亲切,照片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但其中依然有差距,比如更多的粉丝期待“学习粉丝团”发布动态消息,语言亲切生动,照片近距离,期待“人民日报”发布深度消息,消息更快速。

?

研究过程

(一)抽样

选取2012年12月两类微博的代表“学习粉丝团”以及“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领导人南方考察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搜索博文时间从2012年12月7日到12月12日,关键词是“南巡”。“学习粉丝团”共26篇报道,“人民日报”共9篇。

(二)编码

根据研究的目标,分别对样本形式和内容进行编码。

类目一:微博的发表时间和频次。记录2012年12月7日-12日每天发布微博的数量和频次。

类目二:亲民性措辞的出现频次。根据亲切词汇比如:“亲”“赞一个”“热切期盼”等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频次越多说明越亲切。

类目三:微博内容发布的角度。取值为:动态行程的发布,静态精神的发布。比如博文内容讲述领导人考察的地点,做过的事等这属于动态行程的发布。博文讲述他在考察中提出的指导方针和讲话精神,这属于静态精神的发布。

(三)数据分析

1、微博的发表时间和频次

根据统计显示,“学习粉丝团”在2012年12月7日的报道篇数为1篇,在随后的两天上升到四篇,在12月10日达到顶峰,共九篇,后两日依次下降到六篇和两篇。而“人民日报”微博在12月7日至8日都没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微博内容发布,直到9日和10日发布两篇,11日达到最多的三篇,12日又下降到两篇。南巡的行程是12月7日到9日,“学习粉丝团”的报道也是从7日开始到行程完成之后的12日才结束报道,紧密契合了南巡行程安排,跟进速度之快;“人民日报”微博在行程前两天却未见报道,跟进速度较慢。

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学习粉丝团”博文数量更多,发布时间密切配合南巡行程进行内容发布,时效性更显著,而“人民日报”博文数量相比“学习粉丝团”少,内容发布时间慢,时效性弱。

2、亲民性措辞的出现频数

根据对两家微博对领导南巡期间的亲民性措辞进行统计。亲民性措辞指的是能够拉近读者和写作者之间,读者和描写的人物之间距离的词语或者短语,比如亲切的称谓,网络语言的转化,拉近距离的动词等。根据以上标准,统计出了学习粉丝团的亲民性措辞达23处,包括“习总”、“亲”、“广州人民喊你回来吃晚饭”、“赞一个”等措辞,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习总”,出现了10次,占到总数量的43.7%.而“人民日报”微博并未出现亲民性措辞。

因此,“学习粉丝团”微博与“人民日报”微博相比,“学习粉丝团”使用亲民性措辞,而人民日报并未使用该类措辞。

3、微博内容发布的角度

根据微博内容发布的角度,统计的数据显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博文中有23篇都是报道南巡的行程地点,行程路线的动态内容,人民日报的微博内容中仅有2篇是报道南巡的地点行程和事务;而学习粉丝团微博内容归为静态精神类的只占到3篇,人民日报则达到7篇。

由此可见,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内容大多发布的是南巡的行程地点,视察工作等动态活动,而人民日报的微博内容大多发布的是南巡讲话,指示精神。

研究结果

(一)草根粉丝微博发布的政务活动信息动态性强,表现形式活泼,亲民性强

草根粉丝微博发布内容的时间间隔短,博文数量多,主要对领导人的动态行程进行发布,因此动态性强。此外,草根粉丝微博的亲民性措辞的出现频次高于传统媒体微博,因此它的亲民程度更高,表达形式生动。

(二)传统媒体微博发布的政务活动信息偏静态,表现形式严肃,更富深度

传统媒体微博报道该事件时间间隔长,博文数量较草根粉丝微博少。它主要对领导人的静态讲话内容和精神进行发布,具有静态性。另外,传统媒体微博亲民性措辞的出现频次低,因此,它的亲民程度较草根粉丝微博低,表达形式也不如草根粉丝微博生动多样。

成因分析

(一)把关人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怀特提出的把关人理论是指新闻媒介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也就是把关人对信息进行把关的过程[1]。以“学习粉丝团”为代表的草根粉丝微博是由普通群众自己开设的微博平台,并未带有官方背景,未受到严格管制,而“人民日报”微博是党报《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是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草根粉丝微博作为“自媒体”的一员,最主要的把关人是发布者自身,而微博上的管理员在自媒体的把关上效率上始终滞后,所以减少了把关时间,则提高了发布的速度。而作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由于它代表的依然是《人民日报》,所以它专设的微博运营室的编辑,总编以及政府都是把关人,所以政务活动信息的内容公布变慢。

(二)传播者的性质和议程设置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内容选择角度

议程设置理论是指传播者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2](麦克姆斯和肖,1968年)。在微博中,获取关注力就是一种胜利。“学习粉丝团”没有官方背景和政府的授权,权威性并不强,因此它没有选择发布深度性强的内容,而是选择以时效性和动态性的消息来设置议程。“学习粉丝团”通过及时发布领导人动态的行程,比传统媒体微博更快速亲近。而传统媒体微博“人民日报”的威严和话语权大大强于草根粉丝微博,它与草根粉丝微博抢夺发布时间和动态信息没有天然的优势,所以“人民日报”利用静态深度的政务活动信息设置议程。

(三)传播者的性质和受传者的需求共同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亲民程度

“学习粉丝团”来源于草根粉丝民众,代表民众,它希望站在民众的角度,打破阶层感和距离感,平等地传递信息。而“人民日报”微博代表政府和官方传统媒体,需要以一种严肃冷静的方式进行内容的发布,因此在发布方式的亲民性上,“学习粉丝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人们接触媒介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网民对动态、静态,深度性强,活泼亲民的政务活动信息都有需求,但由于不同媒介性质的限制,“学习粉丝团”能提供满足受传者要求的亲民性的信息,而“人民日报”微博受到各层级约束,亲民性相对弱一些。

启示

首先,政府加强传统媒体微博发布政务活动信息的动态程度和亲民程度。传统媒体微博需加快信息发布的速度,及时关注草根粉丝微博的动态,采取“转发”形式,注明转发理由,适时使用一些亲民的措辞或者网络用语,拉近与网民之间的距离。其次,政府加强传统媒体微博静态,深度性强的政务活动信息的发布。最后,政府加强对草根粉丝微博的关注,及时进行信息求证。有关部门需在草根粉丝微博发布政务活动信息时注意它发布的内容和方式,及时求证信息,有误之处及时通知博主修正,以免错误信息在微博上的传播和扩散。

结语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介,形式新颖活跃,用它作为发布政务活动信息的平台,使得公民更方便地了解该信息,更真实地体会到它亲民利民的功能。通过比较传统媒体微博和草根粉丝微博的差异,使传统微博意识到应借鉴草根粉丝微博的优势,使自己更贴近微博受众,又不失权威性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南巡人民日报
《乾隆南巡图》研究述略
乾隆帝南巡对惠山泉文化的介入干预
一路向南
泰国游大事记
浅谈邓小平南巡
深秋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