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联荟萃扬古韵
——来自文化名县临桂县的文化故事
2013-08-18莫喜生
●莫喜生
“这是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承。将近7年,我们一直在查找、寻觅和收集凤头联。有史以来,哪些人和团体将一个时代的名人或风景名胜、以及地名系统地撰上百联千联?目前没有,至少还没有见过。”
临池对句,句句对成中国对;
桂艺联村,村村联就凤头联。
阳春三月,以地名“临桂”两字组成的“凤头联”,悬挂在阳朔县“桂林两江炎黄书画院”举行的“临桂县村名凤头联研讨会”左右两边。联文运笔厚重有力,气势磅礴,其文化味亦颇浓。
当日举行的研讨会上,该县楹联资深研究者沈素华,向到会的近百名文化界人士介绍:成立近7年的“临桂村名联创作中心”把一个县,十一个乡镇,一百六十一个行政村,一千三百四十四个自然村,皆以“凤头联”形式表现出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承。将近7年,我们一直在查找、寻觅和收集凤头联。有史以来,哪些人和团体将一个时代的名人或风景名胜、以及地名系统地撰上百联千联?目前没有,至少还没有见过。”
名人辈出临桂县
一县八进士;
三科两状元。
在义江流域内的文化名县临桂县,这句民谣传唱了多少代人?不知道。
只知道,历朝历代,从各省到京城到乃至海外的广西会馆,凡临桂人相聚一起,皆无不以此为荣。同一时代以王鹏运、况周颐为代表的“临桂词派”蓬勃发展,使临桂古文化处于巅峰时期。
光绪十五年(1889)到十八年(1892)朝廷举行三科大比武,即光绪十五年己丑正科、十六年加开恩科,十八年壬辰正科。其中己丑科的状元是临桂的张建勋。壬辰科状元又是临桂刘福姚。此前,一县连夺状元的现象还从未见过。更令人称奇的是,该科金榜题名的进士,临桂竟然有刘福姚、范家祚、陈福荫、吕森、王家骥、秦士麟、阳凯、郑揆,8人。一县同科考上8名进士,其中还有1名状元。一时间,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全国各省县皆震惊不已。
穿越时光,更多的文化名人涌现在我们的视野:赵观文,广西第一位状元,曹唐,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以隽永的游仙诗名闻当世,与曹邺并称“二曹”,是临桂首个排进中国文学史的文人。吕调阳,明文渊阁大学士,官居“次辅”,明朝两位行政职务最高的广西人之一(另一位是全州的蒋冕)。
出生于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的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清雍正进士,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三十余年里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于传统社会,是影响最大的广西人。陈宏谋一生跨越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史有盛世宰辅”、“岭表儒家”、“理学名臣”之誉。《清史稿》有传。
陈继昌,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中国科举史共有13位三元及第者)。龙启瑞,多才多艺的状元。6岁诵《四书》、《五经》,8岁诵唐诗宋词,10岁写文章诗赋,11岁考中秀才,13岁补为禀生,未中状元时,就已成为广西鼎鼎有名的文人,其书法艺术也堪称一流。张建勋,凭《民以食为天》策论,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刘福姚,广西最后的科举状元。
艰苦决择乐其中
自幼酷爱文史哲,钟情诗书画,文学功底颇深的沈素华,年近60,是临桂县有名的学者。
2006年6月开始,他与临桂县党校几个年过五十的老教师李桂宁、李运德等人,将当今的临桂文化放进全国文化的大环境里,进行反复比较和评估,认为临桂县是文化大县,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县”不能只停留在吃状元、进士及临桂词派的老本上,要有在全国拿得出手的东西。最后,几个酷爱诗词楹联的朋友,选择以楹联为突破口,收集、整理、撰写村名联,初定书名为《临桂村名联》。几经蹉商,又和各方人士砥砺,大家干脆选择最为艰难的路去走,即将普通村名联,全部改为《临桂村名凤头联》。
近七年,联家们辛勤耕耘,穿村走寨,查县志看碑文访村民,收集了解临桂各村寨的人文和历史,掌握当地人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性,再把这些材料写进各自的楹联手抄本中,然后形成初稿。
瑞启龙年龙启瑞;
昌继陈迹陈继昌。
联家以本县两个历史文化名人创作的“回文联”。楹联中“回文联”和“拆字联”是难度较大的机巧联。国学根基颇深的沈素华告诉笔者:把一个县十一个乡镇,一百六十一个行政村委,一千三百四十四个自然村,全部以“凤头联”的形式表现出来。创作的过程中,联家们对近千本已出版的联书进行统计,结论是:国内优秀的回文联难达20副,拆字联难达100副。这个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从上边那副不合律的回文联,可看出他们的欣赏取舍水平。
联家们谓笔者:纵观楹联史,按平均年份来说,三十年里难于更新联格,但联家们团体协作,突破了楹联发展高潮的清代,单就“回文联”的联格,除历史上已出现的“同字”、“虚实”外,还新创造了“流水”、“阴阳”、“复辟”、“单、双音节”、“母体”、“拆字”“缺头”、“残颈”、“残腰回”、“藏脚”等十几种,500副。
图为临桂县村名凤头联研讨会。
拆字联格,除史上已有的“独体”、“双重”、“调配”外,临桂联家又推出新的拆字联格,如“完全”、“谐音 ”、“多重交叉”、“公因式和公因式谐音”、“成语”、“会意”以及“同物异名”、“异名同物”等,刷新了国内楹联的艺术形式。
村名联的创作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退休教师、企业家和农民纷纷加入其中。仅有初中文化的梁新友,茶洞乡善良村农民,今年47岁,但撰联时间已有30年。他以两江镇创作“凤头联”,曰:
两岸三通圆玉镜;
江山一统固金瓯。
图为以地名『临桂』创作的『凤头联』。
不愧为当地数百年前,阿凡提式传奇人物胡派来的子民,梁新友的“两江”联词性、平仄工整,而且意境精深博大:两岸三通,大陆台湾百姓60多年的期望,中华民族之玉镜,只要台湾统一就圆了民族团圆梦;下联:中华民族决不让他国与列强侵占一寸国土,不但一统江山,还要金瓯永固长存。席间,文友们推杯换盏,畅所欲言,梁先生即兴作联:
盛况空前,老将新兵同聚会;
群联荟萃,今声古韵再弘扬。
过去,该县五通镇塘边村曾因地界与周边村民的矛盾,引起不和。联家李桂宁经过深思熟虑,为塘边村创作村名凤头联。联曰:
塘中泉涌家家享;边界事宁处处安。
优美,贴切,和谐之浓情怀源自其中。塘边村,以古村西南衡塘流出的泉水,养育周边十多村、数千人而闻名,此“泉”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皆享受;下联寓意: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省与省、国与国皆有边有界,而史上的诸多争端亦源自边与界,边界和谐安宁,国家和社会就得以和谐及安宁。塘边村凤头联传出,塘边村民和周边村寨、乡镇的干部群众没有一个不喜欢。
华夏地名藏凤头
拉弓钟乐理;萨埵送梵音。
北海南天,盛世新风开盛况;
京都丽水,长城古月照长天。
云卷岚舒,五百里滇池风生水起;
南来北往,三千年古国斗转星移。
临桂联家为各直辖市、省府、市县名、以及乡、镇、村精心创作的“凤头联”。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七年艰难创作,临桂县村名创作中心的联家共约创作各种对联近4000副,其中,有大到县城和乡镇,小到行政村和自然村,约3500联左右;撰写国内直辖市省(区)、省(区)村名凤头联200多副;撰写广西市名及桂林县区名约200副。
“凤头联”研讨会上,联家们告诉笔者:大家的目标是今年内出版《临桂村名凤头联》以及相应的两本理论书,5年内完成并出版《中国县名凤头联》和《中国市名凤头联》,使临桂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大县、楹联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