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结硕果 品牌老校展新风访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周文良同志
2013-08-17金彩霞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裴 俊
周文良校长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是一所有着百年沧桑和优良传统的老校,几经易名,1962年学校恢复“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的称号,现今已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四川名校。2003年学校加挂“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牌,各方面的发展更是屡创新高。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倡导教师展开校本教研,体现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实践研究基本思想。本期我刊(www.cmee-online.com)走近这所品牌老校,就该校的校本教研及在其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采访了该校校长周文良同志。
周文良校长: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始建于1908年,为当时的“四川省城高等学堂附设中学堂”,1918年改名为“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27年再次易名为“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31年改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1943年称为“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3年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1959年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1962年恢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并沿用至今。1979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省级校风示范校、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3年合并成都市第二十九中学,加挂“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牌;2008年合并成都市第五十中学,实行“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2009年与新津华润高中签约互动发展联盟协议,形成成都十二中教育集团。
学校两个校区在职教职工498人,在校学生5600余人,现有教学班109个(高中部65个,初中部44个)。34名特级教师和市、区学科教学带头人,130余名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151名高级教师,奠定了学校成为“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的坚实基础。
学校充分利用四川大学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探索中学、大学一体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跨越。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经验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得到教育界同行的高度赞誉。学校多次接待了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代表团,屡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教育导报》、省市各大报纸以及知名网站的采访和报道,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名校乃至闻名全国的教育品牌。
周文良校长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刘梅轩中学代表签署两校合作协议
周文良校长: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反思、探究教育中潜在的或已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构“理想教育”的策略。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都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科研的参与。为落实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质量,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公民教育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科学、劳动素养、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理解、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培养目标,强化“质量、校风、管理”意识,注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即“全员全程的教学科研、活动体验的实践德育、咨询疏导的心理教育、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教育科研指导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以教育效益的提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学生和教师的协同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造就了结构合理、组织稳定、活动有序、网状交互的校内各级科研群体。以全员全程参与为主要研究方式,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学校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地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
学校开展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多项表彰。同时,学校在连续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二、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后,创新性地开展“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2009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随着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推广,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教学质量成绩显著,高考、中考名列全市前茅,连续22年获成都市教育局“教育质量表彰奖”。学校在研课题“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实践研究”于2011年7月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HA10242),学校课题研究已形成高位发展态势,成为学校主流文化。目前已成功通过中期评审,并顺利进入课题结题阶段。
教育部重点课题“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实践研究”开题会
周文良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校本教研活动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规划、思想和育人理论,孕育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特色课程、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及对外交流活动,形成了四大办学特色:
1.全员全程的教学研究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以校本实践问题解决为核心,以课堂为研究主阵地,以全员全程参与为主要研究方式,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实践研究基本思想。如上所述,开展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2.活动体验的实践德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做现代人、适应社会环境,让学生成才报国为总体目标。采取多种途径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德育”“体验德育”活动中自主感悟、生成、内化,从而实现“德育修德、德育养能”的育人目标。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3.咨询疏导的心理教育
学校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四川省第一个“心理辅导中心”,通过采取学校心理教育与社会、家庭心理教育相结合,专门课程与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机制。中心成立了“学生心理协会”,以“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为主导,以“咨询疏导”为途径,通过电话咨询、个别咨询和心理信箱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平台。不仅如此,中心还依靠学校平台举办了“家长学校”,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接待了学生及家长上万人次,引起了市、省乃至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我校也因此成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的“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
4.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
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体育工作已形成了领导重视、管理有序、学生热爱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形成了“以特长带普及,以普及促特长”的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学生多次荣获国际、全国、省、市田径、游泳、花样游泳、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运动项目比赛的冠、亚军奖。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取得一级、二级运动员证书,为国家、省、市和高等院校培养出了大批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我校也因此成为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十所示范校之一。
周文良校长:为切实落实教育教学规划和思想,我校高度重视教育装备工作,并以校本教研活动及在其基础上催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为师生提供先进、完善的设施设备,为学生创造了一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校现有总价值数百万元的软硬件设施,包括计算机校园网络设备1套,计算机网络教室6间,教师多媒体备课及课件制作室1间,多媒体教室3间,语言实验室3间,GEMS活动室1间,电教器材保管室1间,电视节目摄录编系统1套,校园电视台和闭路电视系统1套,校园之声有限广播系统1套,远程教育接受站设备1套,校园网络系统1套,实现了三机一幕到班。各处室、各教研室都已配上微机,辅助学校管理和教学。同时,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包含电教资源和CAI资源两大类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库,有投影片1416张,录像带2000余小时,VCD光盘660盘,CD-ROM 300余套。现有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共24间,生物标本陈列室1间,总面积1435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设施配套、环境优雅,拥有藏书123500册;图书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5间,总面积804平方米;电子阅览室1间,总面积66平方米,藏书室1间,面积508平方米,专用音乐教室3间,专用美术教室2间。
体育馆健身器材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以其百年积淀的深厚校园文化底蕴,顺应时代潮流,以更强的办学实力办特色教育,育特色英才。回望历史,老校屡屡更名、备受艰辛,但教书育人一直是学校矢志不渝的追求;检视当下,学校紧跟教育教学发展新步伐,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展校本教研,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学校教育者的实际教育教学行为,培育时代新人;展望未来,学校还将一如既往、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地担负教育职责,展现老校新风。或许历史与当下、未来的完美交融正是这所百年老校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空军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班落户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