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研究回顾

2013-08-16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指标体系创新能力

李 燃

(安徽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

1 关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其创新能力的界定

由国外的研究发现,外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研究可以分为两类:1)纯理论研究:将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同于“进行创新的中小企业”。如格里里奇(1984,P.31)从专利角度,奥斯切(1990,P.73)从产品角度及科莱克恳切特(1993,P.10-11)等人通过专家打分调查分别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定义。该类研究往往对通过创新投入或者创新产出的某一个或几个指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定义。2)基于中小企业投资价值提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概念,大多是基于机构投资的需要。如GIF 组织等。该两类国外创新型中小企业研究处于各自的目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其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由于各自的分析视角不同,对创新能力要素的界定方式也各有差异。伯格曼(Burgelman,1996 年)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它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竞争对手的理解能力、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条件、开拓性战略管理能力等。该定义侧重于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作分解。巴顿(Barton,1992 年)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价值观。这是以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来进行定义的。这一定义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但作为定义却缺乏整合观点。

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徐鸿(2005 年)在《中小企业的分类及其意义》中曾提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概念,该概念主要是与传统中小企业、生产型生产企业相对应的。他指出: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

其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许庆瑞、魏江(1999 年,1995 年)等从技术创新过程角度来分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R&D 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五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在企业研究出来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化的能力。付家骥(1992 年,1998 年)等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应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2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目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许多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几种作为比较分析(见表1)。

3 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3.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它是1978 年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和库拍等人首先提出的,它用来评价多输入和多输出的“部门”(称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DEA 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经济估计方法,实质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来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DEA 方法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可以用于多种方案之间的有效性评价、技术进步评估及企业效益评价等。

3.2 层次分析法(AHP)

它是20 世纪70 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塞迪提出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准则)、约束条件及部门等来评价方案,来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根据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出各方案各自的权重(优先程度)。该方法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多指标的权重确定上应用广泛。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作者、文章 主要观点 主要贡献 不足刘耀、黄新建(2008)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研究一级4 个(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二级8个,三级28 个用AHP 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的可行性未能消除AHP 法构建指标体系带来的人为影响夏维力、吕晓强(2005)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一级5 个(R&D 能力、投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和财务能力),二级21 个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BP 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可行的评价程序,消除主观成分和人为因素指标体系过于简单,某些指标本身带有人为色彩察志敏、杜希双(2004)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四个(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组织和技术创新产出)二级9 个,三级23 个三级指标更科学、便于理解和操作未考虑管理方面的创新因素,某些指标难以操作曹崇延、王淮学(199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级指标7 个(R&D 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二级指标40 个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采用了多个指标,较系统全面的评价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评价指标过多,有些指标重复魏江、许庆瑞(1995)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创新决策能力、R&D 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五个方面从创新过程表现企业的创新结构,基于创新源头,评价企业创新能力仅用了9 个具体指标,评价过简

该方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它将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转变为隶属度和隶属函数,通过模糊复合运算来得到模糊结果集。它可以较好的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4 回归分析

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3.5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它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将其分量相关的原随机向量转化成其分量不相关的新随机向量,这在代数上表现为将原随机向量的协方差阵变换成对角形阵,在几何上表现为将原坐标系变换成新的正交坐标系,使之指向样本点散布最开的p 个正交方向,然后对多维变量系统进行降维处理,使之能以一个较高的精度转换成低维变量系统,再通过构造适当的价值函数,进一步把低维系统转化成一维系统。

[1]魏江,许庆瑞.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协调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6(04):28-32.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7-42,314-333.

[3]刘耀等.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

[4]夏维力,吕晓强.基于BP 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01):50-54,72.

[5]察志敏,等.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2004(03):12-16.

[6]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预测,1998,02):66-68.

猜你喜欢

创新型指标体系创新能力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