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信阳“淮上文化”之探究

2013-08-15张清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信阳淮河文化

张清改

(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一、淮上文化的界定

(一)关于“淮上”的界定

要探讨淮上文化,首先要对“淮上”的地理范围进行界定。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下游又水分三路。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水道,此段淮河全长约1,000公里;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北上连云港市,经临洪口注入海州湾。2003年开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闸下游,紧贴苏北灌溉总渠北岸入海。淮河沿线经过城市主要有南阳,信阳、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淮安、盐城。淮河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地面落差约6米,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总落差200米。分布于信阳境内的游河、浉河、竹竿河、寨河、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淠河是淮河南岸的重要支流。淮河沿线经过城市主要有南阳、信阳、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淮安、盐城。淮河和秦岭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地理分界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自古以来为中国南北方的一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面积广大,约27万平方公里,淮北和淮南在地理、气候、植被差异很大,所以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在历史上,淮河干流两岸地区被笼统的称为“淮上”。但是目前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都还没有对“淮上”作出准确的界限。但是有学者认为,从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和淮河两岸居民的生活习性等文化现象上来看,大约应包括淮河干流两岸不超过200公里范围的地区③。而按照水势和河流特点,人们又通常将淮河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段,其中淮河地理学意义上的上游是从淮河发源地到河南、安徽两省交界的洪河口,全长369公里。据此本文认为,“淮上”就是以信阳为主体,直径不超过200公里的方圆区域。这个区域涵盖信阳的全部,南阳桐柏县以及驻马店南部。

(二)关于淮上文化存在的论证

目前,学术界对“淮上文化”的存在基本上是认同的,虽然汉淮间地域的人文地理文化归属目前尚存在争论。考古学文化习惯上将汉淮间地域划归长江流域文化圈,传统的历史文化圈划分将其归为楚文化圈。但苏秉琦先生曾如是说,“不能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范围扩大到淮河流域来,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④。而古发掘显示,在远古时期,汉淮间的动植物以及劳动工具有别于黄河、长江流域,具有南北混合的特征。从文化渊源上来看,汉淮间存在有别于黄河、长江文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的文化是多层次的,且带有自身特点。曹天生教授也指出,淮河干流区域存在以地方地域文化为代表的多样文化样态⑤。淮河文化研究专家陈立柱、洪永平教授认为,淮河文化存在着地方性与统一性的问题,淮河流域的地方性文化可以分为淮河上中游地区、下游淮泗河地区和徐淮河地区以及江淮地区几个部分⑥。所以,在淮河上游地区,存在着一个特点鲜明、自成一体的区域文化的说法是成立的,而且也是得到学术界认可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信阳位于淮河上游,位于地处东经 114°06',北纬 32°125',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7.1%,是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信阳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长江流域面积占1.8%。淮河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支流密集,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这些河流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同时信阳境内还有长淮古四关的长台关渡口,它是古代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古代繁华的商品集散地,晋商和经销淮盐的商人在此从事商贸活动。政府在这里设立关卡,管理航运交通,收取关税。同时,信阳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一片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所以,位于汉淮间的信阳,不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传播的通道,同时因为在地理、气候、植被和民风民俗上自成一个单元,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风貌,信阳人将之描述为“楚风豫韵,东吴西楚”,同时将之命名为“淮上文化”。所以,无论是从淮河文化的统一性与地方性上,还是信阳自身与淮河流域其他地方历史文化背景差异的区域特点来看,“淮上文化”都是事实存在的。

因此,可以说,“淮上文化”是生活在淮上的人民,尤其是生活在淮河上游的信阳人民,自上古以来历经民族融合、战争移民以及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代表他们这个群体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主体是生活、繁衍、创造于“淮上”的人民。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淮上文化”即是河南信阳的地域文化。需要指出的是,“淮上文化”既不是单纯的河流文化,也不是整个淮河流域的文化,而是一种以淮河水系为纽带的、在地理上自成一个单元的、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并且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着的文化实体。

二、信阳淮上文明的历史总观

(一)古老的淮上诸侯文明的产生

据考古发现和研究,早在8000多年前,本区淮河两岸的原始农业已经有相当规模。夏商之际,经移居江淮的淮夷和苗蛮部族进一步开发,农业生产已经由原始形态进入到火耕水种的粗放耕作,人们饭稻羹鱼,过着“不待贾而足……无饥馑之患”的生活。另从出土的大批商代的兵器、礼器、玉器、陶器、木漆器可以看出,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已经达到中原商王武丁时期的水平。商周之际,中原部族南进,与土著部落融合,形成了申、息、弦、黄、蒋、蓼、赖、江等诸侯国,并出现负涵、白邑、雩娄、鸡父等城市。其中,息、黄两国的农业经济规模最大,号称千乘之国,能够结交中原的齐、郑等大国,同日益强盛的楚国抗衡。而夷族与苗蛮对这片土地的开发奠定了淮上文化的夷方底色,商周淮夷土著文化为淮上文化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楚国在楚武王执政时期已经攻服南方诸国。楚文王继位之后,便采取了北进方针,楚国开始登上中原各诸侯国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公元前688年至前684年,楚先后灭掉申、息两国,前655年灭弦,前648年灭黄,至前622年,又相继灭掉江、蒋、了等国。楚灭申、息之后,开始大力经营这片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在政治方面,建立直属楚国中央领导的地方政权申、息等县,委派官吏进行治理;在军事方面建立地方军队--申息之师,用以戍边征伐;在经济上,重视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大力开发淮上农业区。经历数十年发展,申、息、期思之地成为楚国新兴的经济区,楚国挥师北进东击的桥头堡,谋取北进的边防重镇和争霸中原的基地是楚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地区。在这一时期,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申息之地的代表人物也因此进入楚的统治集团,息夫人入主楚宫,孙叔敖三位楚相都表明当时的淮上与全楚结为一体,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上文化,而且驱动楚的疆域向东扩展,将楚文化传播到淮源各地。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与楚文化、吴越文化的交融互生加快了淮上文化的定型,决定了其后来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的特质。

(二)淮西农业经济区的崛起

楚并入秦,秦灭于汉,经两汉约4个世纪的开发,两淮经济获得长足进步,而淮上地区由于人口迁入,屯田开荒,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增长更快。西汉“建元三年,东瓯王率众4万余人来降,处庐江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冬,“诏军吏迁其民于江淮间”。将东瓯3000人迁移到安丰、蓼、雩娄县,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固始县。当时三县原有大约有两千多户,九千多人。迁入的3000人占到了原有人口的3%。东瓯就是现在的江浙闵赣结合部,长期受到吴文化的影响,所以这一次迁移给信阳带来了全新的吴文化。同时,“山东被河灾,……令饥民就食江淮间”。由于人口迁入,屯田开荒,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增长很快,到东汉时,邓晨任汝南太守,“兴鸿隙陂数千倾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人民饱受战祸之苦,曹魏推行大规模的屯田制度,在本区修建了多处水利工程,进一步促进了淮上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这种发展趋势至北晋末年全国大动乱而发生逆转,南北纷争近300年,淮河上下遭受极度破坏,淮北平原和淮南城镇破坏尤其严重,所以很多难民涌入到了原始森林密布的深山区,他们植桑养蚕,开山种茶,输出木材和山货,增强了当地经济的活力,所以在战乱平息后,沿淮地带的农业经济受山区经济的支援和刺激,得以较快复苏。

唐王朝建立后,本区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迅速增长,农业经济呈现新的繁荣,这里再次成为中央王朝粮食、财源、兵源的重地。光州、申州出产的茶叶、石斛均成为年年必送的贡品,绢布的产量居全国第五位,淮上地区经济力量雄厚。伴随着淮西农业经济区的崛起,淮上文化逐步成熟并获得较大发展,这是淮上文化的繁荣鼎盛阶段。

(三)民族混合以及农民起义的战场

唐末农民大起义,淮河上下成为重要战场,其中王仙芝攻占光州,南下江汉,但于破申州时受挫;黄巢继续高举义旗,于880年再破申州,分兵进取中原,直捣京都,气候,光州义军南下闽粤,王审知封为闽王,将中原文化远播海隅。五代时期,淮河两岸屡经转闾里丘墟,饿殍盈野,人口锐减。据统计,唐天宝元年(742年)本区有74000多户,43.8万人,至唐末仅剩下4000多户、2万余人。五代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至宋崇宁元年(1102年)才恢复到4万户、21万人。

北宋时期,本区境内长期无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了新发展,尤其是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制茶技术也超过了历代。据《梦溪笔谈》记载,光州、商城、子安三场年产茶达到百万斤,所产茶叶质佳味浓,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品评。北宋末年,民族矛盾空前激化,1127年,金兵攻入汴梁。1128年金兵大举南下,其取道河南的一路于年底便抵达淮河两岸,从此,信阳州、光州一带成为宋金反复争夺的前沿阵地和淮河两岸民众保国家、卫乡土的战场。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条约,把淮水以北地区割让于金。此后,宋金以淮水为界,形成长期对峙局势。宋金对峙期间,淮河上游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元灭金、宋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南宋末年几乎是“十室九空”的淮西地区,到元朝中期又出现了“桑麻蔽野”的繁荣景象。

虽然随着移民和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淮上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充实。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淮上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连年的战争摧毁了这里昔日的繁华,文化的发展也因此而步履维艰,由盛转衰,淮上文化创造力开始衰退,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后来“贫困文化”的产生。

(四)淮上文化的勃兴

明朝建立,淮上的经济文化得以复兴,洪武初年,申、光、息三州划属中都临濠府,获得中央政府的优待。尤其是移民垦荒、兴修水利、安置流民等措施,使耕地面积、人口大幅度增加,经济、文化迅速复兴。以光州为例,从洪武二十四年至成化十八年,人口由2167户、14063人增加到4798户、56714人。尤其是山区,由于流民聚集,集市店铺增多,商品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兴盛,终明一代,光州、信阳州中进士百余名,位居河南前列。

清代,南汝光道设于信阳,光州升为直隶州,豫南的区域地位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文化继承明代的基础提高到新的水平。适应国内商业市场日益扩大和国外贸易急剧增长的需要,山区资源得到开发,兴起一座座商贸繁荣的市镇,其中商城县的南溪、光山县的新店、信阳州的明港,都成为新的农村商品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学校增加,士子日多,清代会考32次,光州、信阳州中进士200余名,超过明代一倍。

这一时期,淮上文化借助经济支撑而逐步复兴,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贫困文化”使生活在淮上的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里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逐渐滞后,原有文化开放性日益减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社会精英文化颓萎。而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群体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所以这种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并最终造成整个社会逐渐贫困化,文化无法实现转型,这也是造成近代以来淮上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淮上文明的历史总观可以看出,淮上信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信阳人摄取大别山、淮河之灵气,开发了淮上这块土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淮上文化。在这个进程中,夷方文化为其底色,包容是其特质,波折向前是其发展趋势。

三、淮上文化的定位与开发

淮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是首先由信阳官方提出的,并得到当地老百姓广泛认同的一种地域文化。同时,淮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它是淮河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淮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它与淮河流域其他地方性文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淮河文化圈。

当前,区域文化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升区域知名度,扩大区域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目前,信阳虽然提出了“淮上文化”的概念,但是对这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却是微乎其微,而关于淮上文化的研究性成果更是空白。所以未来一个时期,考察淮上文化发展的源流,推进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淮上文化研究,立足区域现有的文化成果,革除陈旧落后的文化成分,探求新文化的创建方向,推动区域文化的现代化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要。

[1]《信阳地区志》[M].三联书店,1992.

[2]郭学东.坚持淮河文化研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方向[J].学术界,2004年增刊.

[3]田青刚.族群活动与淮河文化的形成[J].贵州民族研究,2010,(4).

[4]苏秉琦.略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一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一次发言提纲[J].文物,1978,(3).

[5]曹天生.淮河文化导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6]陈立柱,洪永平.淮河文化概念之界说[J].安徽史学,2008,(3).

猜你喜欢

信阳淮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谁远谁近?
信阳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