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2013-08-15晶梁斯刘宁帅
□文/张 晶梁 斯刘宁帅
(1.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2.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3.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 北京)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在努力争取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状态。低碳金融,是由低碳经济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京都议定书》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我国也是碳排放大国,伴随着国际减排压力的加大,我国也可能将逐步承担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减排义务。
一、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型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50%,并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相关产业规划,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金融机构一直就是低碳金融活动的主体。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总的看来,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并实施后,一方面许多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已经不能得到相应贷款,政策成效初步显现;另一方面在推进绿色信贷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手段,从而有效地扩大了这些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空间。
尽管政府和央行出台了相关的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的兴趣不断提升,但绿色信贷在我国信贷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例如,作为国内绿色信贷的“先行者”,兴业银行在2008年由于采纳“赤道原则”,遭遇了市场对其预期业绩下滑担忧,当时兴业银行表示,其业务中属于“赤道原则”范围的比例较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银行业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投入规模仍然有限。事实上,这也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源于全面促进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未建立起来。
低碳经济发展是近年来的热点,如何使低碳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各国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也有所区别,我们应努力致力于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碳减排压力下,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低碳经济会成为新经济的引擎,在当前环境下还可以拉动就业,但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更需要金融的支持。目前,有以下因素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来讲,他们在现代经济形势的推动下成立,他们有相对好的发展前景,但企业起步阶段却是相当艰难,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尤其是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等环保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绿色信贷方面,而且绿色信贷的利率政策优惠也偏少,相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高成本来讲,不足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最主要的是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当前我国需要从国家长远发展考虑,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全力扶持低碳企业,使金融机构能够为低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改善当前缺乏扶持政策和力度的局面,帮助低碳企业发展壮大,为中国以及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效应与企业利润追求的矛盾。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前景巨大的社会效应,但这个社会效应要站在更高层面上看,要更长远的看。向低碳领域转型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造成短期内的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在失去当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贷款的难度以及贷款人承担的风险。金融机构有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所以商业银行从利润角度选择自己开展的业务本也无可厚非,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加大了低碳领域相关企业的融资难度,在资金支持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即使像提出发展成为“绿色银行”的兴业银行,其对于企业发放的绿色贷款也是非常有限的。
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领域的企业缺乏相应的动力推动,这主要与企业追求的目标是相联系的。我们希望更多企业加入到低碳领域,把低碳意识贯穿到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但是,节能减排项目还有新能源等低碳项目的开展,还是需要企业巨大的投入,在初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与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应会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会相对缺乏主动从事低碳业务、规划企业转型的动力。企业原始的利润动机决定了它们会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项目,这就有可能使得一部分对于社会利益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却不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太多收益的减排项目无法实施。
(三)缺乏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在碳交易领域,可以存在着很多相关金融创新产品,比如碳基金、碳证券、碳期货期权等碳金融衍生品。多样的碳金融领域的产品不仅能够丰富碳交易市场,同时能够为碳交易双方提供套利和盈利的工具,进而吸引更多参与者的进入,使得碳交易市场更加活跃,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与由于2008年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而遭受责难的发达经济体的“过度”金融创新相比,我国金融领域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则恰恰是金融创新的不足。我国的金融监管更多追求的是安全而不是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为保证我国金融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我国在金融领域有更多的限制,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增加了难度,限制了金融创新自由发展的空间。
目前,我国碳金融领域主要体现为绿色信贷这种最基础最传统的金融产品,缺乏更多的碳金融工具,使得低碳领域融资有限,这就直接阻碍了金融业对低碳经济的有效支持,使低碳经济缺乏增长的持续动力。
三、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第一,各级政府应当从长远考虑,对低碳经济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对当地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有整体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同时,领导人要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推动低碳经济提供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合作,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铺平道路。
第二,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利用信贷指导政策强调加大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流向;利用再贴现政策对低碳领域相关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利用窗口指导将对低碳经济扶持的政策方向明确传达给金融机构。同时,对低碳领域相关企业加大减税力度,通过对税收的减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吸引力。此外,要在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新的切实可行的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
第三,各级部门要保证出台的各项政策的有效实行,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保证政策不会被白白制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且有效的政策支持。
(二)协调低碳经济的社会效应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通过宣传等手段改变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第一,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虽然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期会因为经济转型等因素降低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在将来有巨大的上涨空间,同时,健康的环境是人类和地球安全存在的前提,有效的节能减排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能够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第二,应加大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因为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会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如果有更多的人和企业知道政府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知道有更多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就会有更多的人和企业被吸引进入低碳领域。
其次,针对当前我国支持低碳经济的金融产品主要是绿色信贷的现状,我国应规范绿色信贷的具体内容,制定相对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形成行业规范,使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更加明晰、更加有效率。同时,要加大对绿色信贷的补贴,这部分补贴会转为降低低碳经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对大力开展类似绿色信贷的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针对相关业务给予税收等优惠,从而提高业务利润,增加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三)推动碳金融创新。碳金融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客观条件和客户的需求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作为一项新兴的金融领域,碳金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它也面临着一些传统金融业务所共有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开拓精神和业务创新能力就成为极为重要的武器。同时,只要加以适当的约束和监管,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将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就中国碳金融领域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鼓励金融创新是极为必要的。
第一,加强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研究,推动我国低碳交易市场建设。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碳交易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体系。构建交易平台,统一低碳金融市场,制定交易规则,完善市场结构,扩大市场规模,不断建立和完善碳风险评价标准,逐步增加交易主体和产品种类,适时推出碳交易衍生工具。
第二,创新更多的低碳金融衍生工具,完善金融服务。将低碳金融与已有的金融衍生工具相结合是创新低碳金融衍生工具比较有效也比较可行的方式。比如,创立低碳ETF、低碳指数基金,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当我国低碳金融发展相对成熟的时候,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建立以人民币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碳交易产品,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权。
第三,推动拓展低碳企业融资渠道,比如鼓励低碳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的方式融资,同时中介机构要加强监管其资金流向非低碳领域;鼓励低碳企业上市融资,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吸引更多企业上市融资;由政府或者民间资本出资设立支持低碳企业发展的基金,同时要确保资金的流向。
[1] 刘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江苏大学,2011.
[2] 贾通志.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及政策建议[J].征信,2010.5.
[3] 张明珅.对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