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疆民族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文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报告
2013-08-15史春燕
史春燕
(新疆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立足于新疆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新疆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新疆的民族问题相结合,在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推动了新疆民族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新疆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就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在此后的2000多年的历史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历史篇章,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己有两千多年了。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天下未乱边先乱,天下己定边未定。观边疆治乱兴衰,可知国家统一还是分裂,国力强盛还是贫弱,民族和睦还是纷争,都与边疆的稳定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作为边疆的新疆其社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国的安定。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迅猛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呈现出社会安定、祥和,边疆稳固的大好局面,但仍有一小撮极端分子和境外势力制造事端,进行分裂和恐怖活动,他们歪曲历史、否定新疆所取得的成绩,否认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目的就是分裂祖国、搞“新疆独立”,民族分裂活动不是一般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影响新疆发展和稳定的主要威胁,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与民族分裂势力作坚决斗争,维护新疆稳定。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这是建国以来就新疆工作召开的高规格的座谈会,会议对新疆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最新判断,指出,“新疆同全国一样,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新疆还存在着分裂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这一判断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是对新疆民族问题的正确总结及其本质的深刻揭示,使我们认清了形势,为新疆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制定、执行过程中指明了方向,为新疆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对新疆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新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我们做好新疆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增强把握新疆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着力”:要着力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既考虑到新疆的区域特色,贴近新疆实际、贴近民生,又体现了中央推动新疆加快发展的决心。
三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成为新疆民族工作的一条主线。按照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新疆民族工作的突出的亮点、重点是:
一、民生成为新疆民族工作的首要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十分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这期间,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新疆地区的人均GDP、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加快新疆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民生问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重要地位,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就业行动计划,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加大在民生方面的投资,自治区财政用于民生建设支出近三年支出4829亿元,年均增长29.7%。其中,2012年财政用于民生建设总支出19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2.6%。财政投入教育资金489亿元,增长19.2%,财政投入医疗卫生资金145.4亿元,增长9.8%。民生建设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受益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2013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多民族地区的新疆,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水、电、气、住房、交通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多项目、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新疆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重心,也是新疆民族工作要实现的目标。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可以使该地区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民族关系稳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因此,在新阶段做好新疆民族工作,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首要任务,这样才能把握住新疆民族工作的核心,把握住新疆民族工作的方向。正如《人民日报》社论所说:“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要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当前是新疆社会经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会加剧生态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使新疆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全国的发展。走建设生态文明之路,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2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资14亿元。落实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禁牧1.5亿亩,草畜平衡5.4亿亩,退耕还草1380万亩。(2013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
新疆根据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目标,制定的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全而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到2050年力争新疆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实现城乡环境清洁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新疆大部分地区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新疆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草原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使植被得到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有所好转。新疆委托中科院中进行“新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提出了基本战略思路:即“一建二保三大”。“一建”指建设一个稳定、高产、优质的现代化集约型绿洲。“二保”即保育水源充沛、林草丰茂的西北山地和温带亚洲干旱区生物地理特色的新疆荒漠。“三大”就是维系大循环、实施农林牧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大转变的战略。在制定、实施以上这些战略思路和目标的同时,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扩大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的使用,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使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大化。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各族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健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制度,使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懂得尊重自然,才能保护自然,要转变“征服自然”的主体意识,树立人与自然是平等互补的观念,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相处关系,改变粗放型高能耗的增长模式,建立集约型可持续增长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新疆的资源优势、生态特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加强对口支援新疆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1997年起,各援助省市和单位累计向新疆无偿援助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43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200多个,到位资金250亿元,(百度百科)选派了四批共1700多名援疆干部。援疆干部为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了大量工作。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后,各援疆省区积极行动,下达和部署援疆计划,对援疆都作出了自己的规划,总体上各省区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在援助过程中,充分考虑援助地区的区域特色,充分尊重援助地区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和对口支援规划,又要重视长远的、总体发展规划,采取多渠道方式的支持;援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输血式”援助,更重要的是管理、人才、教育、技术援疆,提高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口援疆也不是单方面的输出,援助省区可以利用援疆这次契机,与受援助地区实现优势互补。2012年,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开展了1754个产业援疆项目,引进资金 1493亿元,增长37.3%。(2013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
对口援疆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也让新疆各族人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次对口援疆不仅是将中东部更多的资金输入新疆,帮助新疆各族群众尽快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各项产业,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新疆的经济联系,更重要的是引进内地的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协助新疆尽快建立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的有效机制,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少不了“输血式”的对口援助,更要发展“造血式”的对口援助,使新疆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即加强自我发展能力,这样才能使新疆实现真正的繁荣发展。
四、加强新形势下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文化教育工作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强调了“四个认同”,即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是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疆民族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任务。随着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多元文化、多种意识形态的交流、融合,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提出了挑战,使得这些认同在一定条件下被削弱和模糊化,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国家认同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本国各民族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强调民族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以保证社会安定。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统一、边疆稳定,同样要强调国家认同,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公民对国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此次,中央把国家认同提升到国家核心价值的战略层面,纳入国家意识形态范畴领域,对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起到政策指导作用,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加强国家认同任重道远,这将是新疆民族工作重中之重。新疆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无私的帮助,国家每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新疆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截止2008年底,新疆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076所,在校学生440.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7.4%。2008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总数达到363169人,占干部总数的51.25%。截止2007年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达7465个,民族医院44所。党和国家对新疆的全方位的帮助使新疆各族人民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强大,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心,极大地增强了对祖国的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我们承认和尊重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但我们也必须强调各民族成员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的国家利益第一的意识,进一步构建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使之成为加强国家认同、提升公民意识的坚实的文化基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各民族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交融、碰撞、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民族文化。在开展新疆民族工作中,要结合新疆民族文化的特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宣传教育,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加速新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五、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对新疆民族工作的领导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了:“党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关键,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的重要论断,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开展新疆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一直都十分关心新疆的革命斗争,向新疆派遣了大批的党员和干部,宣传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指导新疆的解放斗争。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日后新疆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新疆和平解放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新疆的民族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社会经济事业突飞猛进,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新疆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790.7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27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解放初期的166元提高到19893元。新疆的文化事业也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力度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主体不断壮大。
新疆经济、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满足了各族人民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各族人民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新疆从1983年起,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并召开了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新疆的民族团结起到了典型示范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广泛的学民族政策、讲民族政策的良好风气,“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因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新疆各族群众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已成为新疆各族群众共同的、自觉的责任,表现出了新疆各族群众高度的政治觉悟,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疆才能发展,新疆的各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1]现阶段我国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P163.
[2]刘望秋.保护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J].兵团党校学报,2008,3.
[3]新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科学院学部,2009年,第24卷,第1期,P69.
[4]《新疆区情介绍(44)中央和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2010 年4月1日
[5]吴福环.新疆少数民族发展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P213,P82,P119,P159.
[6]心轩.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N].新疆日报,200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