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初期农村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述略:以黔东南地区为例

2013-08-15范连生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爱国卫生黔东南疟疾

范连生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旧社会人民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等严重状况,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卫生工作要“面向工农兵服务”,“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以及“团结中西医”的方针,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51年9月毛泽东又作出《必须重视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重要指示,他指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必须教育干部,使他们懂得,就现状来说,每年全国人民因为缺乏卫生知识和卫生工作引起疾病和死亡所受人力畜力和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超过每年全国人民所受水、旱、风、虫各项灾荒所受的损失,因此至少要将卫生工作和救灾防灾工作同等看待,而决不应该轻视卫生工作。”[1](P176)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制定了面向群众、预防为主的卫生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方针措施,根据这些方针,黔东南地区各级卫生部门在广大农村普遍设立起基层卫生组织,培养医药卫生人员,同时还大规模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防治传染病,使黔东南落后的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卫生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成立

1950年12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在费孝通率领下,先后赴黄平县东坡、黄飘、谷陇、重安、炉山县凯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访贫问苦,免费看病,培训民族卫生人员,并且协助建立镇远专区第一所民族卫生所—凯里区民族卫生所。随后,贵州省卫生处拨款2.6亿元 (旧版人民币,下同)修建各县卫生院,其中黄平县卫生院列为重点,拨款6 000万元,其余每县2 000万元。1951年6月,镇远专署卫生科遵照土改卫生工作团的指示,调集各县公私医务人员,于当年7月在镇远组建贵州省土改卫生工作团第八大队。队员相继分赴炉山县的化铅、旁海和黄平县的黄飘、翁满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工作队配合土改,开展卫生宣传、调查研究,为农民健康服务。此间,队员登门家访1 161人次,免费为各兄弟民族看病治疗1 307人次,为各乡训练卫生员208人,接生员245人。[2](P270)在黄平谷陇乡,土地改革卫生队到达该地区后即开办训练班,并宣传疾病、死亡的原因及国民党反动政府根本不管大家生死的可恶。在该县山凯乡接生员训练班,苗族妇女石翠云诉苦说:“国民党反动派成天催粮要款逼死人,家里又穷。生了孩子就自己用一把锈剪刀剪脐带,包裹孩子的布又都是些破烂的脏布。生了7个,有6个都扯风死了。现在毛主席关照我们的健康,叫我们来学接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好替别人安全接生,免得苗家再受苦了。”[3]

1952年,省根据全国民族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决定由人民政府资助,在雷山县西江、黄平县谷陇、天柱县汉寨、炉山县旁海、台江县覃膏、剑河县九泥 (今南明)、锦屏县九寨、丹寨县红和、黎平县龙额、榕江县定威及从江县禹甸(今宰便)等地,设民族卫生所。是年建成民族卫生所12所,区卫生所1所,每所有工作人员2至3人。1953年到1955年,镇远专区卫生院常年组织一支由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民族巡回卫生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巡回医疗,为各兄弟民族诊疗疾病,帮助农村培训基层卫生员。

1955年11月,鉴于当年疟疾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全省在年底前发展区卫生所100所,并制定有关人员、资金及设备配备等实施办法。黔东南分别在镇远、雷山县各建1所,施秉、丹寨、黄平、三穗、锦屏、炉山等县各建2所,榕江县建6所,黎平县建7所,共41所。各卫生所均任命有所长。其中黎平县有6位由省卫生厅直接委派。

建国初期,除了上述提到的基层医疗机构和组织,各县也陆续建立了县中心人民医院,同时各级卫生机构也逐步恢复和建立。1950年,黔东南有卫生机构34个,卫生人员107人。到1956年,卫生机构和人员激增,特别是卫生人员有1954人,是1950年的18.26倍。[2](P280)

建国初期,各级医疗机构和组织的建立,训练班的开办,卫生人员的培养,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广大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初步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解放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落后,迷信观念较深,人们有了疾病便延请巫师,杀牛祭神,相沿成俗。另外,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科学知识贫乏,卫生习惯很差,他们从来不会也不能够去注意环境与个人卫生,不少地方人畜同居,猪圈、厕所挨到厨房的就很多,饮食生冷食物极为普遍,这就助长了传染病的传播,以致疾疫流行,人口死亡率甚高,妇女分娩时又大多用镰刀或篾片割脐带,妇幼健康得不到保障,小孩死于破伤风者占大多数。因此,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改善农村卫生,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群众健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卫生知识,派卫生干部为群众防病治病,爱国卫生运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展开,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建国初期,黔东南各地奉中央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本着“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原则,逐步恢复和发展各级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卫生宣传工作,主要采取召开动员大会、讨论会、座谈会、上卫生课、出黑板报、巡回演出等各种方式,宣传新法接生、妇幼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1952年,各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相继建立后,各地普遍开展卫生突击活动,宣传卫生常识,开展消灭“五毒一害” (苍蝇、蚊子、虱、蚤、臭虫、老鼠)运动。1952年,炉山县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全县有14 511户用药物喷洒灭蚊蝇,发动群众捕鼠417万多只。当年,悦平乡一村山鼠危害水稻严重,村里组织群众捕捉老鼠2 879只,年近七十的潘老斗一人捕得54只,被评为省爱国卫生运动个人二等模范,获奖金40元。[4](P1063)另外,黔东南各县都普遍地举行了种痘和注射防疫针,炉山县种痘人数为124 835人,占该县总人口的98.18%,打防疫针者2 184人,雷山县种痘人数42 653人,占该县人口的83.5%,注射防疫针者2 579人。专区组织了卫生工作队分赴剑河、雷山、台江、凯里等地区工作,省人民政府亦派遣了民族巡回卫生工作队前来协助,清除垃圾,改良厕所,疏浚水沟,扑灭蚊蝇,像台江一县就扑灭蚊蝇403 379只,捕鼠1 433只。[5]

1953年到1954年,黔东南地区按照政务院《关于1953年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卫生宣传首先在国家机关、县城进行,然后带动群众和边远山区,在民族地区利用民族语言开展宣传教育。三穗县巴冶乡贵桃村 (苗族村寨)万老岩常年互助组,过去肠道传染病、疟疾患者占80%,经派苗族干部下去用苗语宣传肠道传染病和疟疾防治方法,向群众讲解勤洗脸、洗衣、不喝生水、注意饮水卫生后,群众自觉改造一口水井,有病及时医治,使该村1954年发病率比1953年下降78%。[2](P40)各地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大力进行环境卫生工作,一些农村,结合积肥,修建厕所和猪牛圈,逐步改变一些村寨人无厕所、畜无圈的现象。

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各地大力破除迷信,改造鬼师。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文化落后,医药缺乏,迷信观念很深。每患一个小病都要杀鸡宰狗,较重的病还要宰杀耕牛来敬鬼神,结果往往人财两空,甚而家破人亡。经过土地改革后鬼师阶级觉悟提高,纷纷向群众表示:以前都是以鬼骗钱,今后决不装鬼骗人。如凯棠乡七村鬼师王勾哄说:“在国民党反动派时代,没有办法才装鬼骗钱;现在毛主席领导我们翻身,分得了田,我要好好生产,不再做鬼师了。”[6]少数民族人民已渐渐不相信迷信了。黄平县谷陇区一个苗族妇女说:“我们苗族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病特别多,人死的也不少,我们砍雷神、敬菩萨花去的钱很多,病也不得好,解放后敬菩萨的人和生病的人也少了。这是毛主席给我们苗家带来的,我们这次回去一定要劝大家打防疫针。”[7]

在“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方针下,各地做了不少环境卫生和预防工作。1952年,水改也纳入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之列。各地发动群众改良饮用水源,对水井筑高井槛,开排水沟,加井盖(棚),并定期淘洗。镇远、三穗、炉山3县经消毒的饮用水2 244吨,供2 262人饮用,供应时间最长为122天。1954年,省防疫大队第六分队在雷山县的平祥、毛坪、龙河等地发动群众开展经常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的水改运动,订立爱国卫生公约,改良水井6口,用石板、木板建护井房,使用公瓢,洗菜、洗衣分池。1955年,炉山县在凯里镇修建容积436 000立方米的滤水池、蓄水池各一个,滤水量每天108吨,使3 000多人饮上清洁卫生水。[2](P51)改良水井,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

合作化时期,按照中央和省人民政府的指示和安排,黔东南的爱国卫生运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56年6月,贵州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以灭除蚊蝇为中心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号召各地在插秧结束后,结合生产积肥,广泛地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突击的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改善环境卫生,疏通沟渠,填平积水沟,铲除房屋周围的杂草,清除粪便、垃圾,打扫住室、畜圈,以消灭蚊蝇孳生场所。注意保护水源,做到不吃生水。[8]在爱国卫生运动中,人民政府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作了统一安排和布置,采取培养重点、带动一般、点面结合的方法。在卫生突击运动之后,一些地方还采取划片负责、地区包干的办法,订立卫生公约,建立经常性值日检查制度,随时搜集情况向群众报告,即时表扬好人好事,效果良好。

从1952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进行了群众性的清除垃圾、疏通沟渠、扑灭蚊蝇老鼠等病媒动物工作,使乡村环境卫生有所改进。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有效地清除了病毒媒介,防止了病菌的传播及对人民的危害,减少和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极大地改善了个人和环境卫生,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同时在提高人民的卫生知识水平上,逐步地革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不卫生的恶习,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危害最大的天花、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到1956年已绝迹,其他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也有显著的降低。

三、妇幼保健

世俗历来重男轻女,妇女身心健康无保障。解放前,黔东南地区妇幼卫生工作无人过问,由于农村缺乏卫生知识,旧习俗根深蒂固,妇女产前不许检查,分娩时多是自生自接,或请接生婆用旧法接生,剪脐带用的工具系未经消毒的刀、碎碗片、涂上锅烟的竹片等,不重视消毒,新生婴孩易患破伤风和产妇易患产褥热等病,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妇幼的健康,往往造成母婴死亡。特别是新生儿死于破伤风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农村有“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之说。解放后,黔东南地区人民政府重视妇女保健工作。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大力宣传妇幼卫生知识,经常性地开展以优生优育知识、新法接生、实行预防接种和儿童计划免疫等为中心内容的妇幼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每村都训练接生员2至3人,推行新法接生。

解放前,炉山县医院虽宣传过新法接生,但因收费高,新法接生仅局限于富豪之家。解放后,炉山县从1950年开始宣传新法接生,集中旧接生婆进行新法接生训练。1951年向农村妇女开展新法接生宣传,当年省民族卫生工作队帮助培训骨干接生员182人,凯棠乡还成立张伯英接生站。1953年全县成立保健站3个,接生站13个、接生小组64个,新培训接生员80人,带徒弟555人,本年新法接生2068例。舟溪乡接生站新法接生率达88%,被省卫生厅、省妇联联合授予模范接生站称号,张伯英被评为一等模范接生员,并由省绘制《模范接生员张伯英》连环画发行。蒋泽春医师背着药箱和娃娃,手持宣传画和施教模型,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培训接生员24人,教他们掌握新法接生技术,掌握听胎心、摸胎位、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等业务知识。1957年1月,《贵州妇幼卫生》登载了凯里区开展妇幼工作经验,对当时的妇幼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P1104)

土地改革前后,在妇婴卫生方面,各县都就地培训了大批助产人员,厉行新法接生,大大地减少了婴儿死亡率,并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农业合作化期间,生产队设妇女队长,对妇女特殊生理状况有一定照顾。1956年,三穗县在农村提倡“四期”保健,即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进行照顾,安排农活时实行“三调三不调”。即月经期间调干不调湿,妊娠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9](P589)到1956年7月,各县共训练了2 970名接生员,并改造了部分旧接生婆,同时开展了新法接生和新育儿法的宣传。台江县、区机关所在地,采用新法接生的产妇达到了95%以上。1951年,炉山凯哨乡的婴儿因破伤风死亡的达50%以上,1956年婴儿因破伤风死亡的现象已经没有了。[10]

四、防治传染病

黔东南的自然环境,适宜病菌、蚊媒生长繁殖,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易暴发流行。由于当时传染病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基层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疾病防控经费投入不够,这些困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传染病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致使霍乱、天花、疟疾等传染病肆虐,危害着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党和政府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面向工农,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各级卫生机构,大力培养农村卫生人员,并结合中心任务改善环境卫生,加大传染病防治的力度,大大地减少了各种常见病的发生和蔓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以防治疟疾为例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关心各族人民身体健康,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开展对疟疾的调查和防治。针对疟疾发病点多面广、危害严重的情况,黔东南各级卫生行政和卫生防疫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制定灭疟计划,灭疟工作分阶段有步骤地在境内全面开展。

1950年9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带来医务人员、药品和器械,帮助开展疟疾防治工作。为适应防治工作需要,各县大力培训防疫卫生人员,同时对疟疾发病严重的村寨开展调查,组织公职医务人员、行政干部与社会卫生力量,采取划片包干、防治结合的办法,以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为基础,结合居住条件,编成服药小组,党团员、积极分子和人民代表担任服药组长,负责领药、烧开水。如1955年疟疾流行时,在省委与省人民委员会的关怀下,抽调全省卫生干部302人分赴疫区,送来大批药品,在疫区免费使用。全区参加防疫人员共772人,其中卫生干部376人,社会力量 (大部分是中医)180人,行政干部216人。[11]为了控制、扑灭疫情,镇远地委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指示疫情严重地区,以防疫工作为中心,驻村干部配合卫生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治疗,坚持“送药到手,看吃下肚,不吃不走。”通过努力,各地的疟疾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基本上控制了疟疾流行。虽然疟疾的发病率几乎遍及全区,但由于进行了社会性预防服药,发病的流行性得到了控制,有些地区还得到了降低,如炉山县高的、平茶等7个苗族聚居区发病率最高,经过了社会性预防服药,发病率从1954年的77%降为25%。又如三穗烧巴乡通过防疫工作,发病率在夏秋季中降低了85%。[12]

1956年,专署决定筹建凯里民族卫生防疫站及剑河县疟疾防治站,培训抗虐治痢防疫员,对疟疾防治采取重点防治、一般控制、压缩疫区、消灭传染源的办法。省防疫委员会组织专业人员以锦屏县茅坪、清浪乡、天柱县坌处、三合乡为点,采取现场练兵方法,为黔东南地区培训疟疾流行病学人员24名。7月,自治州卫生局按照省卫生厅“关于抗疟工作基本免费通知”精神,决定自治州防治疟疾全部实行免费。1956年,黔东南地区参加抗疟人员计9 432人,其中,卫生干部546人,基层卫生人员8 877人。抗疟重点计141个乡、8个镇、16个村。进行抗复发治疗2次,共服药487 368人次,对锦屏、天柱、黄平、台江、施秉、炉山、榕江、从江、黎平9县的住房、畜圈喷药灭蚊493.32万平方米,全区疟疾发病率较1955年下降72.78%。[2](P74)

总之,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等根本利益出发,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卫生防疫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卫生防疫系统,改变了以前疫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六年来,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治疗工作,黔东南地区人民群众的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数乡镇建立卫生保健站,在村办起医疗所,改变了过去吃生水、冷物、不洗脸、人畜同居、不用厕所等不良的卫生习惯,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对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毛泽东文集 (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州志·卫生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3]本报编辑部农村组.在开展来的农村卫生工作—土地改革卫生队在农村续报[N].新黔日报,1951-10-19.

[4]凯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凯里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镇远专区1952年民族工作总结 [Z].黔东南州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45—目录号1—案卷号71(简称45—1—71,下同).

[6]炉山少数民族地区一年来的卫生工作 [N].新黔日报,1952-7-19.

[7]杨光亮.我看到了我们少数民族的幸福远景[N].新黔日报,1952-7-6.

[8]贵州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以灭除蚊蝇为中心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1956年6月 [Z].黔东南州档案馆馆藏档案:29—2—74.

[9]三穗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穗县志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10]黔东南卫生医疗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N].新黔日报,1956-7-7.

[11]镇远专署关于防治疟疾痢疾工作总结1955年12月[Z].黔东南州档案馆馆藏档案:29—2—49.

[12]贵州省镇远专区六年来卫生工作的基本总结1956年4月21日[Z].黔东南州档案馆馆藏档案:29—2—82.

猜你喜欢

爱国卫生黔东南疟疾
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国经验:生成与新进展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遇见黔东南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寻味贵州——黔东南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爱国卫生健康陕西
Taking theLong Road我的黔东南马拉松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