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心理效应的英语合作学习

2013-08-15刘玉梅

关键词:效应心理英语

刘玉梅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一、引言

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心安排的教学环节,巧妙设计的教学内容,恰当使用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合理分配的教学时间,都能体现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上的应用。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是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都离不开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而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在合作式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英语教师能真正了解并有意识地按照心理效应的启示来进行教学,遵循这些心理效应,从“心”开始,用“心”来教,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会得到提高,也将对教学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

二、合理运用心理效应,促进英语合作学习

(一)预热效应:运用头脑风暴法,积极引导与启发

在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指导下,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英语教师常常运用“预热效应”的头脑风暴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交流想法,营造互相启发的气氛。有些学生由于英语语言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本身对所讨论的话题不太感兴趣,甚至觉得难以思考。这种预先交流想法的方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并进一步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发表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探索、发现、推理、想象、分析等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得益彰,从而发挥了“预热效应”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讲授Culture这一主题时,所采用的导入方式即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谈论自己对于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根据他们的交流,随后又从他们感兴趣的口译员所应具备的素质角度出发,引导他们理解,学习外语,必须具备文化差异意识,从而也为本单元后面的文化差异主题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超限效应”及“空白效应”:遵循语言输入的适度原则,促进学生思考

心理学上将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合作式的英语学习也体现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有些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仍然难以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讲解和分析占了课堂的极大部分,而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由输入转变为输出的过程,一定量的语言输出以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为前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语言输入的量越大越好、越难越好。在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的难度和知识的密度必须避免“超限效应”。语言学家克拉申 (Krashen)的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和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都提示我们: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的难度和密度必须遵循可接受原则。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一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仅有20分钟左右。为了维持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结构,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精讲多练,积极创设对话和互动情境、问题情境,多给学生分析思考、合作探究、参与互动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个锻炼和练习的机会,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以保持学生的有效注意力。如果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老是满堂灌,唯恐分析不透、讲解不全,那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因此,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重负荷”的所谓“高效率”的课,势必引起“超限效应”,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这时候,不如试着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白时间”,此时会产生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的现象,这叫“空白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空白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积极休息,以消除他们的身心疲劳,避免分心现象;从记忆原理看,教学空白可以使学生较少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更易记住学习的内容;从创造和想象原理看,留下教学空白,更易使学生激起好奇心和想象能力。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用适当的问句停顿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上下联系,左右沟通,新旧融合,积极填补思维的空白点,进而踊跃发言;切不可片面追求连贯流畅、一气呵成的课堂效果,剥夺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引起他们过度的焦虑,导致他们仓促的回答难以全面和准确,以至于达不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搭便车效应”及“社会堕化效应”: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而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

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及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笔者发现在英语合作学习中比较容易产生以上两种效应。具体而言,在英语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却容易形成某些学生“搭便车”的心理预期:个别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待“搭便车”。同时,按课前预想,英语合作学习应该是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英语合作学习中,往往能发现小组成员你推我让,抱怨所分配的任务太多或不喜欢,习惯把困难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造成整体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

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异质分组客观上使学生的动机、态度和个性有差异,其次许多学生没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训,另外,部分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也存在“平均主义”的错误观点,即认为教师只看集体成绩不会考虑个人成绩等。

在英语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惰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不公平感。学生常常习惯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与别人(或过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证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就会心情舒畅地继续努力,如果比较的结果得出相反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原因之二是在合作学习中,承担学习任务的责任分散了,即在与他人合作学习时,个人有责任感下降,将学习任务推给其他同学去做的倾向。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体的责任压力在群体中分散开来,落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就很少了。因此,个人没有什么责任压力,而且互相依赖,所以产生推诿。总之,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时,合作小组的合作效率就会下降。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承担风险,自己坐享其成,这会抑制小组成员为小组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而且“搭便车”心理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组的规模较小,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对整个小组都有较大影响,其个人的努力与奖励的不对称性相对较小,会使“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而且缩小规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我们看到,合作小组的人越多,责任分散得越厉害,个人的责任感越低,而减少合作小组的人数,会增强责任感。我在学生的英语合作学习中,常常将学生以4-5人为单位分成小组,以此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且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尤其是在限时的讨论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主动或者被动地得到了更多的表达机会。

另外,为了削弱社会惰化效应,在合作学习中,为增强学生的公平感,教师要公平、客观地测量小组的每个成员所完成的任务质量和数量;同时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共同目标,进行明确细致地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严格检查、个别测试验收和反馈,使学生感到虽然在小组中学习但不能依靠他人,从而避免责任分散。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努力,比如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指导合作的技巧,调控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

(四)“马太效应”:合理评价,消除两极分化

在英语学习中,马太效应常常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发言机会,从而进加激发其英语表达和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弱者反之,造成优者越优,差者越差,两极分化。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高的学生往往受到尊重,并取得小组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它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积极作用是:“马太效应”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和越来越高的评价,这对小组内表现一般的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去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太效应”将客观上促使组内竞争的产生,而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这是符合合作学习的精神的。其消极作用是:获得高评价的学生,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容易产生居功自傲、遭小组成员非议等不利合作行为的现象。很显然,如果一味放任小组成员的自发无序地竞争只会导致不均衡的加剧。

消除合作学习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要求教师实现评价的公平感。“马太效应”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

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还需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实现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的和谐发展。

(五)罗森塔尔效应:关注弱势英语学习群体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尤其是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缺少的不光是分数还有尊重,他们思想苍白,易自暴自弃。英语合作学习小组中,难免有成绩较差和成绩较好学生的搭配,作为英语教师,更应该关注成绩较弱者,在课堂中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他们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做到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的处理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使学生产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才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更有效进行。

(六)门槛效应: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分析认为,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如果英语教师在对学生提要求时能考虑他们的心理接受能力,先提一些基本的较低的要求,逐渐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待英语学习上的后进生(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是一样,例如,学习一篇文章,其重点单词、词组或文章中需要背诵的优美句子、段落,成绩好的同学一天之后便能全部掌握、通过检查,而对这些同学的检查就需要分层次,分天数逐一检查,这样他们才会从这样的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七)弹簧效应:巧对英语学习焦虑

心理学认为,焦虑对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具有一种“弹簧效应”:压力太轻则难使弹簧产生弹力;压力太重则将会使弹簧失去弹力;压力适中自然会导致最佳的工作表现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记单词,背课文,书面表达等方面,提出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第一层的学生要求最高,教过的不仅要求做到全面掌握,而且要走在老师的前面,拓宽各知识面;第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次之,要求他们要对各知识做到全面掌握;第三层次的同学在能力方面适当放宽要求;第四层次的同学要求能记能背的尽量,但至少要做到会读会认。这样,可以帮助减少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焦虑,更进一步调动合作学习的气氛。

三、结语

英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学生参与率高、课堂互动性强,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并结合英语学科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组织这种教学策略,不断反思合作学习的不合作行为,我们一定能使教学双方受益。

[1]Deci,Edward 1&Richard m,rya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1985.

[2]陈孟洁,石喜春.运用心理效应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华章2011.

[3]袁涛,崔红霞.论合作学习策略[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刘振中.西方合作学习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1997.

[5]赵锐.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J].职业技术,2008.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效应心理英语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心理感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