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2013-08-15陈海英王新文窦星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廉政思想

陈海英,王新文,窦星辰

(1.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3.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发展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廉政文化是中国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

中国的廉政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晚期,先秦时期视其为道德追求,秦汉以降呈现出制度化的形态,历朝历代都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廉政思想和廉政制度紧密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

(一)廉政思想文化

廉政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起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思想教化、重视道德素养提升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崇尚德治,实施仁政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德治国,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中就提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及给民以恒产、薄其税敛、救济穷人、尊贤使能等思想,在中国廉政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汉董仲舒崇尚德治,吸取秦朝教训,强调“施仁政”。宋代程朱理学提出“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德修己,认为仁政是最理想的治国之策,要求君主“正心诚意”施仁政,而仁政的精髓是“仁心”,因此在政策上就表现为“爱民如子”。明成祖朱棣在他的《圣学心法》中论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2]。

2.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南宋思想家陈亮针对南宋朝廷“以儒道治天下,以格律守天下”的传统指导思想,倡行事功,反对空谈,大声呼吁经世致用,要求人们在学习儒家经典时,要面对现实,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明成祖朱棣推行治政务实的风气,在政务处理上,要求“实心实政”,反对“虚夸、浮华”作风,提倡调查研究。在清代龚自珍看来,研讨理论不是目的,为了医治己经进入“衰世“的封建制度,“经世致用”才是根本归宿。在重伦理、讲纲常的国度,敢于倡导实事求是之风实属难能可贵。

3.清正廉洁,淡泊明志

清正廉洁,淡泊明志,是中国古代对为官者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治国之道。西周初年,“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理念,确立了衡量官吏标准的“六廉”。春秋时期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把廉的问题列为治国大纲。“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把‘廉’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3]

孔子要求“子罕言利”,为政者要自身廉洁,不以权谋私,不贪图小利。三国时期,诸葛亮不仅在道德修养上用廉洁奉公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并严格教子,如其《诫子书》中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

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把政治的清明放在首要位置;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礼义廉耻是治国的大纲,它关系到国家的存亡。礼义用以治人,廉耻用以立人。一个人如果不廉,就会无所不取;如果不耻,则必然无所不为。清世宗雍正指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他以“清、慎、勤”三个字赞许河督齐苏勒,以“有猷、有为、有守”三条勉励封疆大臣。

(二)廉政政治文化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尽管由于国体、政体的关系,存在着许多的历史局限性和政治弊端,但依然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

1.以民为本,民贵君轻

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和部落首领通过原始的民主制选举产生,他们没有特权和君主独尊的腐败意识,相反,“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识相当强烈。黄帝有教诲儿子的“诲颛顼”: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周文王提出了系统的“敬天保民”思想,认为保民是立政和实施领导的前提。至春秋时期管仲明确提出“以民为本”的观点,标志着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形成。

其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的观点;唐太宗李世民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君民的鱼水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强调“民者,国之本也”,他认为“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太祖实录》卷174);明成祖朱棣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政权的支柱,是财富的来源;近代林则徐认为“民惟邦本,食为民天”,不顾艰辛,为民请命;“民本”成为中华传统廉政文化中最具指导意义的思想。

2.整饬吏治,以法治国

先秦时期,荀子一反孔孟的性善论,以人性本恶作为廉政理论的起点,提倡“隆礼”、“重法”的思想;法家主张刑罚和法、术、势,强调以法治国,以严刑酷法和权术来保证为官者廉政,将法律工具主义观念贯穿于廉政思想之中;秦始皇强调“依法行事,执法从严”,秦孝公时商鞅整饬吏治的第一信条就是“法治明,则官无邪”(《商君书·一言》),认为法乃国家安危之所系,为治不可一日无法,要使官吏不为奸臣,关键在于国家法治明。曹操的“尚法不苛政”,程朱理学的“宽猛相济”,包拯的执法如山,海瑞的秉公执法,以及清代林则徐强调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约束力和曾国藩的“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礼治思想等等,都使重德治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闪耀出了法治的光辉。

3.忠于职守,勤于政务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统治者“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流之清,不可得也”。[5]君主要“慎言语、慎好恶”,勤政爱民,以身作则。明太祖朱元璋训诫各级官吏要兢兢业业,克勤克慎,要“居安思危,处治思乱”,且莫贪图安逸,苟且职事。

康熙爱民敬业,勤于政务,在封建帝王中是非常突出的,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而且把忠于职守、勤于政务作为对官吏的基本要求;清代曾国藩提倡“崇俭朴以养廉,习勤劳以尽职”,要求官吏要做到五勤,即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三)廉政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制度形成的深层次背景之一,也是制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积累的经验与理念的升华。”[6]制度文化为各项具体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1.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传统吏治中的廉政建设始于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确立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提出了人尽其才的用人方法。商代盘庚对于臣子贵族的赏罚任免,提出了一个标准,即视其是否对于治国益民有利,特别是他提出的无论亲疏皆罚罪赏善的原则,是后来“任人唯贤”人才思想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源头。孔子最早提出了“举贤才”思想;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诸葛亮以“忠诚、坦率、廉洁”为用人标准;隋文帝科举取士;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著名论断,主张“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用其所长,掩其所短”[7];北宋王安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众建贤才”的用人思想体系;清圣祖康熙强调“治国之道,首重人才”,在选贤任能的同时,主张对庸劣无能之辈进行清洗、罢黜等,都在强调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2.监察监督,凸显权威

《汉书考证》中说:“御史大夫始于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法家的治国方略,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作为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吏,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是仅次于丞相的高级长官;在地方,郡级设监御史。汉承秦制,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基本形成。至隋唐时期监察制度走向了成熟,作为监察机构三大系统之一的谏官,对国家政令随时进谏匡正,担当了舆论监督的角色,朝官之间、朝官与地方官之间、地方官之间都形成了相互监察的网络。明朝改御史台为督察院,永乐时设御史巡按“代天子巡狩”,权力、威力极大;清朝时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法典《钦定合规》。隋唐宋元时期的御史台和明清的督察院,都处于国家行政的中枢地位,历代统治者通常赋予各级监察官独立监察、弹劾的职权。

3.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为提高统治效能,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核。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己有“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的做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确立了以“上计”为主要形式的官吏考核制度;汉代考核制度日趋完善,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上级对下级逐级考核;隋唐时期,确定了“四善二十七最”的考核标准,其“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考核逐渐法制化、程序化;宋代考核标准沿承唐制略有变化,对京官实行三等考核法,对州县官实行“四善三最考”;元代沿用宋制;明清考核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和不断的完善,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

4.任官回避,力戒舞弊

东汉实行“三互法”,规定有亲属关系的官员不得在一个部门做官,本地人不得在本地做官。唐宋时,进一步发展了前代的任官回避制度,明清时期更为严格和完善。任官回避制度,有效地限制了官员的徇私舞弊和官官相护,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四)廉政社会文化

廉政建设不仅需要公职人员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同时也需要举全社会之力,集全员之智,宣传廉政、促进廉政、监督廉政,丰富多彩的廉政社会文化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勤俭为宝,骄奢为戒

艰苦朴素、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秋时期思想家晏子,曾谏君节俭,要景公节欲,诚于爱民,自身为相多年,不置家产,廉洁节俭,两袖清风。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把“俭”作为为人的态度之一,他本人也十分注意节俭,同时在弟子中提倡这一作风。隋文帝杨坚非常注重节俭;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躬行节俭”的思想,并坚决地付诸行动,严格要求皇室成员和群臣以勤俭朴素为宝,以骄奢淫逸为戒;康熙颁布《上谕十六条》,把“尚节俭,以惜财用”作为一项施政方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风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

2.兼听则明,虚心纳谏

中国古代,既有虚心纳谏的帝王,也有敢于进谏的臣子。三国时期刘备是虚怀若谷、虚心纳谏的典型代表;唐太宗李世民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国家只要“任贤良,爱谏诤,就能长治久安”,采取了许多“恐人不言,导人使谏”的做法,因而也就有了魏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样的至理明言。直言敢谏的包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犯颜直谏的海瑞等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其为专制社会的民主雏形。

3.多种形式,弘扬廉政

首先,树立典范。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廉吏、清官。春秋时期以廉为宝的宋国司城子罕,严辞拒金的汉代杨震,东汉的“一钱太守”刘宠,宋代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包拯,清代官声清白的张伯行,明朝两袖清风的名臣于谦等等,他们清正廉洁,严于执法,政绩卓越。其次,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廉政,产生了许多廉事、廉诗、廉文、廉对、廉谣、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符合群众心理,深得群众喜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也有很多物化的廉政文化,如包公祠、苏州廉石等,使廉政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现实启示

浩瀚的历史长河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积淀了厚重的中华文化,我们的祖先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营造氛围,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整个社会

不仅公职人员讲廉政,全社会人员都要自觉监督廉政建设情况,在全社会形成“廉荣腐耻”的观念。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仁义礼智信占据文化主阵地,教化人们清楚地认识“该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党对党风廉政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文化反腐,是我党廉政建设理论的新突破。廉政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大建设力度,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从思想文化方面入手,深挖腐败的文化根源,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人人了解廉政文化,人人自觉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是为反腐的治本之道。廉政文化不仅要进公务员队伍,还要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更主要的是进入每个人的思想,让廉政观念深入人心。要整合媒体资源,特别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及相关的官方网站,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廉政勤政典型,树立清廉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宣传廉政文化,另一方面批判腐败文化,引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使廉荣贪耻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

(二)德法兼治,共同推动廉政文化建设

中国古代尚德治,历代思想家的廉政思想都包含丰富的德治内容,德治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治国理念。但德治也并非传统廉政文化的全部,儒家在治国方略上是“以德为本,以法为用”;秦代商鞅认为法乃国家安危之所系,为治不可一日无法,“法治明,则官无邪”(《商君书·一言》),所以“要使官吏不为奸邪,关键在于国家的法制明”[8];三国时期曹操主张不避权贵,违法必究。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的重点不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德治、法治是两朵奔腾不息的浪花。

对于国家的治理而言,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新时期,我们一方面强调德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取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职人员中,培养廉洁公正、为民尽责的廉政价值观,使其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造就一支廉政勤政、爱民为民的公务员队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全法治,依法行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内容。德法兼治,二者双向互动。

(三)加强官德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孔子曾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韩非子云“明主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孔子还强调人要有反省意识,“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此外,中国历朝历代都强调“民本”,“民本”思想成为古代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些闪光的思想时刻在为后人敲响警钟。

廉政教育的重点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因此,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从政的道德素质,加强“为民、务实、清廉、公正”等廉政教育,强化宗旨意识,提高道德境界。作为领导干部,要清楚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只有真正坚持“民本”思想,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其次,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纪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纪律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不为任何欲望所利诱,真正自觉地修身、正己,洁身自爱,廉洁奉公,做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自然会引导人们去学习和效仿,从而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廉政观和公仆意识。

(四)强化审核监督,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廉政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督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上计制’这一对官员的稽查考核制度;魏晋隋唐以后,随着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制的转变,官员审计制度逐渐走向专职化,并且御史监察制也逐渐走向成熟。”[9]

当前我国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既要借鉴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又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这是我国廉政制度和监督机制的基础;二是坚持与完善多党合作中的政协监督,不断增强人民政协的总体监督能力;三是强化纪检监察部门职能,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四是畅通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强大威力。这样多管齐下,形成整个社会的反腐合力,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五)借助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中国古代曾有宣传倡导廉政的戏曲、字画、工艺品等。清太祖努尔哈赤采取“树木纳谏”的措施,既对官员进行了监督,又给予了国人一定的议论自由。传统的方式我们依然可以借鉴,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比如制作宣传片,发挥明星效应;媒体开设廉政专题栏目、举办廉政文化展等等。陕西省地税局的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文化角,唐山市迁西县一广场上的廉政文化长廊,以及各地的廉政书画展、廉政晚会、廉政专题片等,都极富现实意义。同时,让廉政文化进校园。在小学、初中进行廉政文化的启蒙教育,初步树立廉洁、廉政意识。高中阶段全面学习了解我国的廉政法规,能分析腐败现象的本质和危害。大学阶段正确理解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当前我们党面临着诸多考验,必须善于吸取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坚决反腐倡廉,把党建设成更具先进性与纯洁性,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核心。

[1]杨伯竣.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棣.圣学心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王文升.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6.

[4]诸葛亮.诫子书[C]//陈寿(晋).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第一[EB/OL].[2013-3-1].http://max.book118.com/htm l/2011/0506/186791.shtm.

[6]李秋芳.廉政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97.

[7][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第七[EB/OL].[2013-3-1].http://max.book118.com/html/2011/0506/186791.shtm.

[8]王文君,候文友,邹远修.中国历代廉政思想[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41-42.

[9]罗任权.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79.

猜你喜欢

廉政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思想与“剑”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