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3-08-15冯石岗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河北省农民农村

冯石岗,刘 颖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河北省农村建设自建国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包括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至今。主要经历了互助合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新农村建设时期。而新农村建设时期又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及阶段,对外开放深入阶段,农业产业化起步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为此,探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在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指引下,河北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明新风全面形成,“美丽村庄”初现成效,基层民主有较大发展,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一)农村生产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坚持以加强“三农”工作为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村经济得到繁荣。

1.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迈进

河北省一直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水利设施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 495万亩,农村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保障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2.农民收入稳步快速提升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2 853.3元增加到2012年的8 081元,年均增长12.1%。①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十一五”期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37.2%提高到2010年的44.5%,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9%。随着收入的增长和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②彭建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N].河北日报,2012-10-03(3).

3.培育新型农民成效显著

河北省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通过电视电脑以及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多渠道普及农业生产中所涉及的科技知识,组织专家组下乡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成效显著。

(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随着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实施,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1.农民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河北农民本来就有注重置办房产,“富不富看居住”的传统。农民近30年居住条件的变化,是农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近10年来,河北农村新民居建设慰然成风,一些新民居按照城市化标准设计楼房、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居住条件毫不逊色于市民社区。生活服务设施便利,趋于健全,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民家庭数量逐年增加,使用沼气、燃气、电等新型能源的户数呈上升趋势,基本告别了煤炭和柴草。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

2012年,河北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普及,总体上均实现“村村通”,农业农村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也得到一定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省得到推广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三)文明新风初步形成

近年来,河北省开展了“学习雷锋、善行河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宣传文化工程”、“河北省公共文化扶贫工程”等活动,建立文化宣传中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并扩大覆盖范围。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形成勤劳本分、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善良淳朴的道德主流,提倡良好乡风民俗,使农民在思想上树立“我要文明”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文明乡风,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私欲,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

(四)“美丽村庄”已现成效

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河北省的村容村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观。近年来,政府从农民满意的角度出发,切实解决农民普遍关心的村容村貌问题。修公路,建新房,对房屋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很多村庄通上了天然气和自来水,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不仅如此,河北省还因地制宜,开展了绿化工程,很多村庄建成了“文明生态村”,向着“美丽村庄”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五)基层民主有较大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有了较大的发展。客观地讲,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到村民选举以及村务管理活动中来,农村基层民主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瓶颈

在看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家方针政策中所要求的目标及国内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有几大因素成为制约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一)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河北省十一个地级市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劳动力数量质量以及产业结构上的不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各市以及各县之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廊坊、唐山、石家庄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是省内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综合实力最强;保定、沧州、邢台、衡水、邯郸以及秦皇岛是河北省农村经济中等发达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居中,均高于全省农村经济平均水平;张家口以及承德多年以来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与其他地市相比,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慢,竞争力不强,差异十分显著,均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河北省农村经济总体虽快速发展,但136个县中仍有4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6个省级贫困县,这些地区的农民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贫困户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得到根本解决。

(二)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显著

近几年,河北省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的现实状况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和城乡居民隐形差距拉大,城乡差别成了河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障碍。

一是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农民收入水平,他们生活步入小康,消费在满足温饱之后已向着更高一层发展;而在很多农村地区有的农民还仅仅靠土地维持生计,生活质量很差,即使一些青壮年外出打工,也是靠体力从事艰辛的工作才能维持温饱。据《河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543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8 081元,其收入上的差距是明显而巨大的。

二是社会生活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产品供给差距。河北省城镇已经建立了包括医疗、养老、生育、失业在内的保险和救助等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明显处于较低水平,整体覆盖面仍存在空缺,只维持了基本的保障。目前河北省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多处于超负荷运载阶段,虽然近期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放力度,也基本达到了“村村通”,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已久的“城乡分治”使得农村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基础十分薄弱。

三是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教育差异。据有关资料显示,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差3年,并且差距仍在持续扩大。虽然目前河北省已全面覆盖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大部分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完全托付给老人照管,使得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城乡教育的差别呈拉大趋势。

(三)农民整体素质尚待提高

河北省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群众素质显著提高,乡风文明建设初现规模。但是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由于长期生活闭塞,受封建消极腐朽思想侵蚀较深,加之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在农村中,封建、腐朽、落后的思想残余还没有彻底清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体娱乐资源短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目前,河北仍有大量村庄缺乏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报刊亭等,文化娱乐活动很难开展。读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成为许多村民的生活写照。搓麻赌博、论人是非成为家常便饭,而这些活动轻则影响到家庭和谐,重则危及社会安定。第二,封建迷信有所抬头。跳大神、看风水等早已消失的封建迷信活动又沉渣泛起,个别迷信村民有病不去医院而请神婆驱邪,导致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第三,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水平下降。“读书无用论”导致很多青少年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结婚大要彩礼,红白喜事铺张浪费;传统孝道观念淡化,婆媳关系紧张,有的甚至因此对簿公堂;邻里关系淡漠,利益矛盾纠纷增多,这些都势必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

(四)“美丽乡村”尚未全省覆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垃圾围村”的现象日益凸显,这既影响了农民的身心健康,也严重阻碍着农村的全面发展。由于城镇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大,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大棚的普及、地膜污染的加剧,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有污染性的产业及污染物、生活垃圾等大规模向农村转移,给“生态村”的建立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对农村资源不顾生态效果盲目开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型企业的过度发展,加之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矿产、森林、水资源消耗很大,而产出率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农民居住条件虽有所改善,但少数贫困地区“脏、乱、差”的环境仍未改变,饮水以及公共卫生等条件不尽人意。

(五)基层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能否认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村庄的民主选举流于形式,拉票贿选现象严重,选举过程成了候选人请客送礼拉选票的舞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家族宗派势力干预选举结果,使得一些有才干真心为农民办实事的农村精英得不到发展的舞台。这些现象的存在,极大挫伤了一些优秀人才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三、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未来展望

(一)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因地制宜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惟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地貌类型齐全,气候适宜,这为农村建设中的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河北省农业的未来发展必将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建立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特色主导、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园区支撑”,以畜牧、蔬菜、果品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特色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六位一体”的框架下,促进河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生活富裕——城乡生活各有千秋

河北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城乡生活各有千秋,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在教育、医疗、社保等体系方面存在很大空缺,与城市相比是一块短板。只有农村生活富裕了,农民才会热爱家乡,心系土地,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自食其力,发展经济。

(三)乡风文明——构建和谐农村

和谐乡风的建设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题。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政府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乡风的建设却更多依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虽然由于长期受封建腐朽思想以及落后文化的影响,加之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但河北省农民具有勤劳本分、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善良淳朴等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就是践行文明乡风的有利基础。农村自发形成良好的乡规民约,以农民自己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农民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风尚。

(四)村容整洁——“美丽乡村”覆盖河北

近年来,省政府注重“美丽乡村”建设,对影响村民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改造,新民居工程也在火热进行之中。在政府与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拥有青山绿水、整洁村容村貌的“美丽乡村”也不再只是梦想。

(五)管理民主——以人为本健全机制

新农村建设需要“以人为本”,更需要基层的“管理民主”。省委省政府已经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12年1号文件《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打牢基层民主管理的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扎实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选人标准和民主程序,深入实施“双育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好的机制来维护,机制健全了,“以人为本”的基层管理民主体制必将会按预定轨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全体农民带去福祉。

总之,河北省的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农村建设为城市,因为农村和城市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消灭农村与城市实质上存在的差距,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距。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是要在维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农村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克服其劣势,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归本土,利用在外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建设家园,真正实现城市与农村各得其所,广大居民自由全面发展。

[1]张晨光.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河北省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0.

[2]于红娟.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2.

[3]李辉英.河北省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1.

[4]李翠艳.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8.

[5]阎顺玺等.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2(3).

[6]杨少梅.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

猜你喜欢

河北省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河北省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