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及其在我国的现代价值

2013-08-15张晓利林美卿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恩格斯妇女马克思

张晓利,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妇女观方面虽然没有具体的著作,但是他们的思想主要渗透在《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将妇女置于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置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考察,系统分析妇女地位与两种生产,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的关系,妇女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妇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等,为妇女的解放提供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兴起是有理论来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先前理论家观点的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一是借鉴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中的合理部分,二是吸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可行性观点,并且进行大量的研究,最终创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影响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第一次明确地将妇女解放问题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并且对妇女问题提出许多极为深刻的见解。首先,圣西门认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他憎恨剥削,提出“人人应当劳动”。[1]其次,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认为,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恩格斯高度赞赏了这一观点,傅立叶不仅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世界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贫困,而且更加巧妙地批判了两性关系的资产阶级形式和妇女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地位。最后,欧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形式,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并通过实践来实现男女平等。[2]他认为,“私有财产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灾祸的根源”,它使个人财富成为社会权力的基础,将人类一切关系都变成追逐私利的无情竞争,宗教使“无知的迷信永存”,婚姻使妇女成为男人的财产。

总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借鉴和批判性吸取了他们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石,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性不平等问题,使妇女解放的思想由空想成为科学的理论。

(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妇女思想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类优秀学家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以摩尔根的成就为突出代表,尤其他在1877年出版的著作《古代社会》,通过对夏威夷群岛土著居名和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了史前社会家庭与亲属制度关系,他也通过此书,揭示了家庭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探讨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问题。马克思系统地阅读和研究了这些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并做了笔记和摘录,吸收和借鉴了这些人类学家的优秀成果并对氏族起源和本质问题、母权制的演变等方面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依据马克思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进行分析,并且在1884年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问题的研究分析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代表性著作。在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原始社会妇女自由和受尊敬的地位,阐述了婚姻、家庭和妇女受压迫形成过程,最重要的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家庭观念和妇女受压迫的罪行,指明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道路、条件和必然趋势。《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3]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关于妇女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社会权利以及妇女解放等方面的问题,将妇女解放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并且提出了比较现实的解放道路,随着后来妇女解放程度的逐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被证明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问题进行研究,并致力于争取妇女的解放。

首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妇女在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与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包括: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与妇女的关系,社会文明进步与妇女的关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妇女的关系等等。

其次,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本身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解放的条件以及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等基本问题。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与时俱进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针对历史上存在的妇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研究,最重要的是,它能针对现实中出现的妇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观点

其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私有财产逐步确立,此外,以交换和获取利润为目的商品也开始出现,旧的劳动分工开始瓦解,男女两性在劳动中的作用也发生改变,开垦土地和耕种农田需要大规模的体力劳动,因此,男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新的社会分工以及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最初的私有制,男人拥有土地,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而女人则成为男人的一种附属品,原来的母权制社会也发生改变,逐步让位于父权,父权家庭的建立,使得女人处在被征服者的地位,男女的不平等就出现了,因此要实现男女平等就要彻底消除私有制。

其二,肯定妇女的历史和社会地位。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就在于是否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因此要客观评价妇女在历史和现实中做出的贡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即“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物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到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的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4]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又为深入分析妇女在两种生产中的伟大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妇女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妇女在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三,妇女解放推动全人类解放的进程。由妇女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妇女的作用十分重大,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将妇女解放纳入到整个人类的解放之中,妇女解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现实生活中,妇女不仅受到家庭的束缚,还受到社会中各种因素的限制,因此解除妇女所受到的性别束缚和阶级束缚至关重要。当然妇女的解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解除生产关系的束缚,也要从精神层面解放妇女,妇女解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其四,经济条件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恩格斯认为,“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5]从此可以看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末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6]因此妇女要解放就要走出家庭,参加公共领域的活动,获取属于自己的经济来源。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以获得自己独立的人格。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它主张妇女同男性一样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力量。此外,它主张男女要平等,妇女应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处于同等的地位,应具有同等的人格,价值和尊严。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我国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站在历史以及全人类的角度上提出妇女解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实现妇女解放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一些观点在社会中已经被实践,并且为全世界各国的妇女解放提供了借鉴意义,尤其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自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我国以后,我国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取得显著进步,它不仅指导了我国妇女的解放运动,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妇女观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照抄照搬,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在斗争中产生的,是广大妇女在革命斗争中实践的产物,是同整个时代密不可分的。同时,我国的妇女观又是与时俱进的,它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新时期,我国的领导人对妇女问题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妇女十大上也充分肯定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充分认识广大妇女的重要作用和做好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我国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为我国妇女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对我国妇女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妇女在各个方面取得自己一定的地位。

一是意识形态方面,女性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强。

首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先在思想领域影响人们,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倡导的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主要表现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意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妇女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在某些公共领域妇女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家庭中,男主人也开始帮助分担家务劳动,并且尊重女主人在家庭中的价值,实现性别上的平等相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的传统礼教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中也逐步淡化。

其次,随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影响以及西方女权意识的深入,我国女性增强了自我独立意识,最重要的是部分实现了经济的真正独立,这也是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的首要条件,在我国拥有这种意识的妇女也逐步增加,因此,那种完全依附于男权的现象逐步减少,妇女的解放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二是政治权利方面,女性权利获得保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我国妇女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参政水平也逐步提高;1992年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也对实现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保障措施作出进一步的规定;早在2001年的妇女发展纲要就明确提出妇女参政的具体目标。这些都为提高妇女参政水平奠定了全面系统的法律和政策基础。

此外,国家明确提出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使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一大批优秀女性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妇女参政水平也不断提高,城乡妇女积极参加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三是经济方面,妇女争取与男性平等获得经济权利。

国家保障妇女男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共享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作为推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首要目标和优先领域,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的发展、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增强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

国家的一系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改善了妇女的就业结构,妇女就业层次多元化;其次,促进妇女实现了创业和再就业,保障女性最大程度就业;再次,提高城镇妇女的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妇女的差别;最后,发挥妇女在各类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实现女性在各类工作中的独特性。总之,近年来,我国妇女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总体上越来越富有。

四是社会价值方面,妇女自我价值的认可。

当今社会,妇女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妇女在完成工作之余努力实现自己全面的发展,但是更重要的是妇女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在现代社会,妇女不只是在家庭中男人的附属品,更是社会领域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佼佼者,也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中的妇女权益保护协会,为关注和解决妇女的问题所召开的妇女大会是妇女社会价值的很好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妇女能积极地参与,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充分发挥法律所赋予妇女的权利。因此,要获得妇女的真正解放,妇女就要对自我价值进行认可,要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

总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我国仍具有现实意义,我国也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受每一历史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制约,具有长期性和过程性。此外,妇女解放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各方面的因素都合适,妇女才能真正实现解放。因此,我们自身、社会、政府应充分重视妇女问题,我国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发展也任重而道远。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2]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1(2):209.

[3]王彦苏.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J].南昌大学,2010: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

[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52.

猜你喜欢

恩格斯妇女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当代妇女的工作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