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现状及应用前景
2013-08-15刘春莉
刘春莉 李 彬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家庭、个人、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或私人机构之间通过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进行的产品或服务的买卖活动。买卖的产品或服务是通过网络安排的,支付和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交付则既可以在网上完成,也可以在网下完成。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逐步渗透进入各行各业之中,但是,电子商务在体外诊断试剂流通领域却一直履步维艰。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组织、体液、血液、代谢物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辅助诊断信息的产品。它是一种特殊的药品或医疗器械。根据BOSTON 咨询公司数据,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419 亿美元之巨,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仅占国际市场的2%-3%。可以预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外诊断试剂的发展空间极大,其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及发病机理的探讨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现状及原因分析
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应用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企业网站进行信息的发布;第二个层次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服务;第三个层次是通过网络完成从信息发布、获取到促成交易等全过程[3]。据估算,我国有近百万个医药公司和门店。其中,多数门店没有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部分开展电子商务的公司也只是停留在第一层次。据统计,能够达到第二个层次的获批公司只有3715家,能够达到第三层次的获批公司仅有118 家。
笔者抽样调查某知名公司电子商务专员,该公司2011 年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销售额约10 万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0.04%。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体外诊断试剂的销售渠道中占比极低。经过访谈分析,阻碍电子商务在体外诊断试剂流通领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十项。
1.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它具有医药的专属性,即体外诊断试剂消费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选择性。体外诊断试剂归属于医用耗材类。它的直接用户是医疗机构和普通消费者。多数诊断试剂的使用需要借助一些专业操作设备和判读仪器。多数项目的检测都必须在医疗机构内完成,消费者往往只能选择是否进行检测,而不能选择使用哪种产品进行检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患者只能被迫接受医院已经选择的产品。另一方面,体外诊断试剂是通过招标进入医院的,这种招标一旦完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供应商会按计划直接送货上门,当场验收并以约定的方式进行结算。这些招标、配送和结账行为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整个过程很少使用电子商务。
2.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它具有医药的两重性,且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劣质的产品将直接导致结果的错误并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诊疗事故。因此,医院在采购诊断试剂后都要做一系列的评估工作,这些工作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也需要得到厂家的现场配合。因此,生产厂家十分注重与用户的当面沟通机会,甚至会派专人针对用户开展售前、售中及售后的全过程服务。
3.体外诊断试剂既具有及时性又具有时限性。体外诊断试剂具有及时性。当患者痛苦不堪时,必须马上检测。这时,患者不可能花时间上网浏览比较哪种产品便宜、哪种产品好用,更不可能等上几小时或几天让物流公司送货。另一方便,体外诊断试剂的有效期并不长,所以多数用户只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订购体外诊断试剂。因此,体外诊断试剂的经营有很强的地域性,即主要依靠当地经销商进行。
4.体外诊断试剂的流通渠道单一。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辅助诊断产品,它的测定和结果分析都要依靠专业人员。一项疾病的检测通常需要辅助提供多项检测指标,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往往需要同一家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联合测定。这种复杂的采购工作只有专业的医疗机构才能实施,而现有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采购模式并不支持电子商务形式。
5.网络被假药、劣药和保健品充实,引发信任危机。网络中充实着各种医药广告,这些广告大多都存在夸大宣传现象。网络广告在不断地混淆保健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关系,常常出现以保健品充当药品、以消毒产品充当医疗器械的案例。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相关医药管理法规,会不断地被查处和发布。同时,这些事件的不断曝光也将引发医药电子商务的信任危机。
6.传统模式的便利性促使医药电子商务优势减弱。我国有百万余个医院、医药公司和医药门店等,同时多数药店都能够提供药物代购的服务。因此,传统医药服务模式已经非常完善和便捷,在这些方面丝毫不差于电子商务流通形式,这也使得医药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很难扩大。
7.体外诊断试剂的检测结果专业性很强,结果互认性差。少量体外诊断试剂是适合家庭自测使用的,但是,这部分自测性项目种类非常有限,且都属于筛查性试剂,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这部分产品的市场空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我国的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结果互认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病人凭借自测结果到医院进行治疗还无法实现,所以,病人通过电子商务自行购买体外诊断试剂的行为还无法成为主流。
8.现在的常规物流无法满足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需求。90%以上的体外诊断试剂都需要控温限时运输,这种特殊的运输方式使单件小批量运输成本大幅度上升,甚至出现物品和运费倒挂现象。因此,绝大多数的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流通不能采取B2C 形式。
9.严格的政策法规使一些商家望而却步。10 年前,我国明令限制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几年,开始逐步放开医药电子商务。但是,对医药行业广告、电子商务的服务内容等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及审批流程。例如: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验收标准中要求,经营企业必须招聘质量管理人员2 人。1 人为执业药师;1 人为主管检验师,这些人员需要专职在岗,禁止兼职。仅此一条,就使很多电子商务企业放弃了体外诊断试剂的经营。
10.初期投入过高使得很多商家放弃了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 测算,建设一个初级网上医药经营企业需15 万-100 万美元,建设中型网上医药经营企业需200 万-500 万美元,建设一个高级网上医药经营企业需1500 万美元以上,以上均不含后期维护费用。在传统销售模式下,建设一个省会城市的医药公司需要30 万美元,地级市医药公司需15 万美元,县级医药公司需7.5 万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搭建和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的花费让很多商家望而却步。
二、电子商务在体外诊断试剂流通中的应用前景
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在医药流通领域进行相应改革,这为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笔者认为,未来3 至5 年内,体外诊断试剂的主要流通环节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电子商务在体外诊断试剂招标过程中的应用会蓬勃发展起来。
1.体外诊断试剂联合招标可以规范医疗机构的购销活动。招标单位相关信息网络发布,禁止供需双方见面,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形成委员会进行网络现场评标议价。这样一来,体外诊断试剂交易过程完全透明,有效遏制该活动中的不正之风,降低其流通费用,彻底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2.利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体外诊断试剂招标采购,全部流程均在互联网上进行,把医疗机构和生产厂家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采购的成本。
3.现在的招标是以各地市甚至各医院为单位进行。生产企业反复提交相关资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资源高度共享的特性,建立诚信档案,对企业详细资料、诚信状况等信息和证明性文件实施网络共享,提高社会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体外诊断试剂流通领域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阻力较多、发展较慢。我们必须结合国情、结合体外诊断试剂的实际情况,尝试将电子商务应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招标流通过程,为发展体外诊断试剂电子商务提供有效路径。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文件.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9/9418.html
[2]李彬,等.体外诊断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53-355.
[3]侯艳红,石中山.电子商务在不同种类药品流通中的应用前景[J].卫生经济研究.2011(01):47-49.
[4]张可可,张新,孙成考.药品电子商务监管的初步探索[J].中国药事,2002,16(4):225-227.
[5]赵丽.解析药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J].台声·新视角,2006(01):43-44.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文件.http://www.sfda.gov.cn/WS01/CL0844/10707.html
[7]王建平,项迎春,蔡捷.药品招标与医药电子商务[J].医药导报,2003,22(0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