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
2013-08-15江庆宁
江庆宁
(铜陵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铜陵 244000)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课程的基本任务[1]是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国内外形势,从而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知晓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但要在发展定位上坚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本分,还应该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应用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合作能力素质等六个方面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其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地合乎教学规律,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定位不清,缺乏深层实践教学
大学生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以及热点、焦点问题具有很高的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怀有很高的期望。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来看,一些院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重视不够,对课程的教育方向和教学规律认识不清[2];一些任课教师和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缺乏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不是一门具有完整意义的课程。由于主客体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在认识上存在模糊,导致教育管理者在思想上忽视该课程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上出现经费和精力投入不够、政策支持不力等问题,从而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经常是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最终课程流于形式。
此外,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在校大学生较其他本科高校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市场经济下物质、利益、权利的负面影响,使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个性发展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使得应用型本科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任务更为繁重和复杂。目前,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正面灌输与社会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笔者对所在院校的4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8.6%以上的学生期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发展,给予他们切实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技能训练。因此,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自主发展、取得成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模式固化,难以迎合大学生的心态变化
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竞争观念、利益观念、法制观念不断加强,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提高。
在“多样化”的今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在:首先,由关注社会到更加关注自身,认知方式注重直观。个体机遇和空间的发展使学生更注重自我的发展,并往往以个体直观的感觉和判断作为动机的依据。就业形势的严峻,使他们重“专”不重“红”。在高校持续高温的“考研热”、”考公热“、“考证热”,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心态的缩影。其次,由关注生活到更加关注生存,价值判断注重自我。食堂菜价问题曾一度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普通的生活问题变成了敏感的政治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改善,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的生活问题让位于学习问题,从关注昨天的生活质量转为关注明天自身生存的质量。再次,学习方法由“理解知识”变为“获得信息”,价值取向不明晰。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只知学习检索和照本宣科网络信息,忽视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无以把握自身的价值取向。
在校大学生的心态变化,既提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正确引导的迫切性,也提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需要创新的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转变为课程教育的主体。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存在着模式固化和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学内容不够广,课堂气氛不活跃,社会实践趋于形式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单向传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思想规范体系,学生的话语权被忽略,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矩,惟命是从,只是一种接受“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容器”,学生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却在教育过程中消失了,成为没有自主能力的客体。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
(一)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教育、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形势教育、最新社会热点剖析等。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任务课程的思维,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模式上入手,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1.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任课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条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1%的学生希望通过《形式与政策》课程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分析社会形势和社会问题的能力;97%的学生希望通过课程学习来思考自己人生奋斗方向,探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国内外形势,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规划大学生活以及今后的人生方向。这与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一致,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当今“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与时俱进地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实在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以及疑点问题上,引导学生在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立场,树立正确的观点。
其次,任课教师在确定每学期的教学任务时要坚持分年级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疑惑的焦点问题入手[3],结合不同年级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分阶段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教育全过程中。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刚进校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侧重加强介绍专业前景和宣传国家实施的助学资助政策,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专业特色,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发展的信心,并内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针对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紧密结合产业升级转型和社会需求,根据“宽基础,强技能”的原则,适当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社会实践内容,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针对大学四年级毕业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侧重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相应的国家扶持政策并安排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创新教学准备过程,增加学生讲课相结合这一环节。任课教师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为学生精心选择课程相关专题的背景材料,例如:专业前景、勤工助学、服务社会、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专题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搜集材料,书写教案,进行课堂讲授,以提高学生整合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加强课内实践活动的力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兴趣的主要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4]。教师必须先对教学要点的内容有精深的了解,能够准确抓住教学涉及的形势与政策中的重要问题,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实践活动[5]。活动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形势报告会、主题演讲、主题征文、时政知识竞赛等。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内实践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同学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实践活动力度的增大能够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有利于形成一个轻松的学习愉快环境。
(二)科研融入教学、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1.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是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者,更是大学生的思想逐步成熟的引路人。因此,任课教师需要系统化和实践化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育人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涉及的政治理论知识广泛,而且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很强。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的任职条件要求:一方面必须具备广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思想素养;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尽快过“教学关”,仍然任重而道远。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逐步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任课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进修,组织进行社会实践和实地考察,加大去社会各部门进行挂职锻炼的力度,使任课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素材。
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为当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能之一。为促进在校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国内外形势,使讲授的知识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任课教师应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
2.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以实践促进成效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对于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
加强校内实践育人环节建设,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寓教于乐,使课程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教室之外、校门之内的校园文化环境,活动内容和品位,关系并制约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是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弥补《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量不足和教学模式固化问题的有效载体。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应该充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调动学生内在潜力的要求,以满足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需要。努力创造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在具有知识性(如时政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科技竞赛等)、思想性(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娱乐性(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军训等)的校内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加强校外实践育人环节建设,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紧密结合,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加强校外实践育人环节建设,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的有力保障。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和校外实践育人环节紧密结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与锻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首先,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外的优质资源,不断拓宽教学思路,努力联系地方实际、贴近地方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专业实践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联系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入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再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进行支教扶贫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社会治安、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增强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三、结论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上好这门课,除了要求任课教师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要善于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对学生学好这门课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形势,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铜陵学院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0tlxyrc11)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1):40-43.
[3]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40-41.
[4]魏玲.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自我教育形式的运用与规范[J].科技信息,2008,(2):243-244.
[5]崔海英.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问题探讨式教学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51-52.
[6]中共中央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