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角度看文言文的英译问题——以《兰亭集序》为例
2013-08-15李静
李 静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442002)
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透过文言文,可以更好地研究前朝的语言、习俗、社会文化等。它的特点是:以单音节为主,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但晦涩难懂、不易普及,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所以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坛强调“我手写我口”、“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地取代了文言文。
但是文言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记录,也是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文言文的英文翻译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有效的把它翻译成现代英语,关系到能否有效传递文化信息和传播华夏文明的大计。中国文言文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种类繁多,而中文与英语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巨大差异,势必给翻译带来难以逾越的文化沟壑,因此,文言文的英译实际上是一种异质文化的碰撞,通过对文言文中一些特定语法现象的描述性分析,有助于发掘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及其补偿。德国译学教授沃尔夫拉姆·威尔斯(Wolfram Wilss)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一书中说:“翻译是一门科学。不只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意义相似的其他词语,而是寻找表达事物的适当方式。翻译始终立足于语义,也就是说,是语义从语源到译语的转换,而不是形式。”换言之,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构造的语言活动。
下面以林语堂的《兰亭集序》英文翻译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从英文和文言文的几个语法特点的对比来阐述文言文的翻译思路,分析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流传千古的行书作品,也是一篇文辞简练、语言流畅、清新朴实的散文佳作。整篇文章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在这样的难题面前,译者往往会质疑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文言文究竟是否“可译”。诚然,“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不可取代的’文化系统,都有其不同于另一种语言的异质性。因此,实际的转换永远存在一个限度的问题”。
一、词法
(一)通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文难读难译的祸首之一。这类字在翻译中当用“本字”,也就是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取其意译,才能更接近原文。不明通假往往造成误译、滥用等方面的问题。这在《兰亭集序》中如“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这里“趣”通“取”,取舍,选择之意,choice 的意义最为接近,如用其借用之后的字“趣”,兴趣、趣味interesting在这里就会造成误解。故译为Despite the wide divergence in their choice-making and temperament,quiet or impetuous.再如“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一句中“由”通“犹”,如同,或者说相同的方式,译成may just in the way就格外贴切。而“由”,缘由、由于译作because,那全句的意思完全改变,无法表达类比的感情。全句译作The offspring will look on our sighed feelings may just in the way we now look on the ancients.
(二)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差异主要显现在意义和用法上面,是在语言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准确理解这些词古今义的差别才能体现出原文的时代风格。文中有句,“列坐其次”。“次”古义为旁边,今义是次第较后的顺位。在当时的社会客人坐位是很讲究次序的,这也是文人的一种谦让和自律。严复在英译本中译为We group ourselves in order,sitting by the waterside,就把“其次”的概念表达出来,体现了原文的味道。“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指“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当然这里只能用古义,指这篇文章this writing,全句为What will future readers feel when they cast their eyes upon this writing.如果不通今古义,译作“对文雅或者文人有所感”,和原文完全是两种意思,一是对文有感,一是对人有感。
(三)词类活用
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名词用等。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而译作英语的话,有时候也要改变词类,来适应英语的语法特点。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llthetalentedandvirtuouspersons,both young and aged,arrived here.这里“贤”本来指贤明贤德,这里指有才有德之人。那译成英语时就需要替换词类,英文中没有这种用法,译文中加上persons来体现。不然句子是不完整的,缺少主语成分,读者也无法理解。
而另一句,“死生亦大矣”中的“大”指大事,因为英文中有系表结构,系动词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所以就可以译为“Great indeed are life and death”,也可译为 One person’s life and dea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himself,不必拘泥于汉语的词类。
2.名词作动词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结构作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为动词。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觞”指古代酒器,这里显然是表示喝酒,而非“用一个酒器可以表达情感的”。“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这和英语中的动名词用法相当。所以译为yet with alternate singing and drinking,we are well disposed to thoroughly enjoy a quiet intimate conversation.就显出了译者的功力高超。若不改变词性,用名词表示,a goblet or an ode,are sufficient to express cheerful feelings about past times.这句话在语法上就是一个错句,语法成份搭配不当。
3.使动用法
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使……移动。骋,使……放纵,开放。都脱离了本来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变成“使目移动”,强调使动的宾语“目”,译为 traveling over the entire landscape with our eyes用眼睛来看,“使胸怀舒展”,allowing our sentiments to roam about at will, 舒展的主语是胸怀,用不定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又避免了和上一句的句式重复,令人叫绝。
4.意动用法
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数词“一”活用为意动词,看作一样;形容词“齐”用动词,看作相等。“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Well I know it is a lie to say that life and death are the same thing,and that longevity and early death make no difference!只有很好地了解意动用法,才可能写出这么出色的译本,be the same thing,make no difference,都表示“等同于”,转化中文为完美对照的英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了解文言文意动用法的译者译为数词“一”和形容词“齐”,读者就会无法理解。
在文言文的英文翻译中的难点除了词法之外,句法也是要狠下工夫的。
二、句法
(一)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虽然句中用感叹号,可是这句话其实是强烈的肯定,用肯定句式即可,不必非要追求形式上的相同,因为英语中肯定句归属于陈述句范畴,句式为主+谓+其他成分,而感叹句一般为How或者What引起的,如果等值翻译的话,用“Great indeed are life and death”即可,不必追求形式上“How Great indeed life and death are!”
汉语言中的四字词有时候是判断句,但不是个完整句,是省略句。而英语作为形合的语言体系,虽很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简练程度。如果按汉语照字面的翻译,译文就会使人感到意义匮乏,不符合其语言表达习惯。必须再补充完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The way they will evoke our moods of happiness and regret will remain the same.
(二)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形容词,经常把被修饰的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后,这和英文的用法也不相同。英语中,当被修饰词为复合不定代词 something,anything,somebody,anybody时, 或者修饰疑问词 what,which,who,why,how 时,形容词作修饰语才会后置。而被修饰词为名词时一般不能后置,只能将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而如“仰观宇宙之大”(仰望广袤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低头品察繁盛的万物)这样的句子就需要把本来在文言文中后置的定语提前,放在名词之前,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修饰。传神之译为Truly enjoyable it is sit to watch the immense universe above and the myriad things below.
(三)状语后置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英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和动词对应而需要添加相应的介词表对象,作状语。“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在这里“诸”其实是合声词“之于”的简化,“之”代所言的具体内容,“于”与其宾语“怀抱”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于怀抱取之”;“晤言”和“放浪”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于”与其宾语“室内”和“形骸”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使用;“因寄所托”,“因”是介词“通过”,“寄”后也省略了介词“于”,表示“寄于所托”,“寄”与“于所托”这个介宾短语一起构成了动补结构(或称述补结构)。Some people choose to talk about all their feelings and thoughts with others privately face to face;while others choose to entru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to favorable things,refusing to be bound by convention.
(四)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宾语为疑问词时(含在间接疑问句和感叹句中)或介词宾语为关系代词或复合连接代词时,英语中介词可以后置,除此之外都要前置,而汉语却不是这样,“于”相当于英语中的表地点或者对象的介词,位置很灵活,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所以这时候文言文中的后置现象可以轻松转化为符合英语习惯的前置。
又能说明其中比较难懂的字词,且不显得冗长,文言文的结构反而和英语本身的语法习惯更符合。几个典型的例子有:
兰亭集序写作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we gathered at the Orchid Pavilion located at Shanyin,Kuaiji.
不能喻之于怀 (于怀不能喻)would like to make those things clear to me.
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斯文有感)when they cast their eyes upon this writing.
三、结语
目前,许多译界学者都提倡异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文化专项时重视异化策略的运用。 但是,由于文言文作为特殊的文本,我们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和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多种翻译方法来传递和沟通这些文化特色和内涵,以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译者除了重视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外,还应重视其他翻译技巧。《兰亭集序》由于其英文译本的准确和优美,有力推动了文言文的翻译并为我们如何处理文言文的英译作出了表率,向我们示范:翻译不能破坏或改变原文的风格,更不能以“己之风格”代替“彼之风格”,以自己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1]何朝燕.从《兰亭集序》英译管窥英汉对比与文言翻译[J].译苑,2010,(2).
[2]黄小燕.试从意合形合的角度透视《兰亭集序》与其英译[J].文学界(理论版),2011,(12).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刘嫣.浅析英汉思维模式与翻译——看林语堂翻译《兰亭集序》之思考[J].大众文艺,2010,(18).
[5]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6]彭翠.从《兰亭集序》的英译看传统文化的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2).
[7]史存直.文言语法[M].中华书局,2009.
[8]苏峥.中国经典名篇《兰亭集序》的英译[J].宜春学院学报,2011,(7).
[9]王辰晖.在英汉对比研究视角下对《兰亭集序》进行翻译的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6).
[10]庄子,苏东坡,张岱,等.林雨堂中英对照:扬州瘦马[M].台北:正中书局,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