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测评模拟课程教学研究
2013-08-15金冬梅温志毅
金冬梅,卢 月,任 珊,温志毅
(1.北京工商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37;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事考试中心,北京 100011)
人力资源管理在每个单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正在成为管理的核心[1]。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我国一些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践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分为课内模拟实践与课外实习2种模式[2]。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践课程的设立符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坚实的实践能力、创造性的工作能力,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管理模拟实践教学能够弥补传统管理学科教学的缺陷,更适合管理人才的培养[4]。传统的只注重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构建“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系统教学模式,能够完善原有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践课程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如情境模拟法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运用[6-7],以及总结了模拟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目的性、仿真性、综合性和权变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8]。
人员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人员测评,能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信息,提高现实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整体效能,而且有助于科学调控人员流动,形成和谐的新陈代谢机制[9]。人员测评学是一门融现代心理学、测量学、社会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10]。人员测评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性强、对技能培养要求高等特点[11],因此其教学适合采用模拟实践方式,但是有关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的相关研究很少,只有个别文献涉及这一课题[12-13]。目前高校开展的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完善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效果。
1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概述
1.1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点
设置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人员测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践,细致掌握人员测评方案的流程设计、组织实施、计分、分数转换、结果解释以及评价等技术,切实提高学生在人员测评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特点是:
(1)操作性强。在这门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能促进其测评知识向测评技能转化。
(2)体验性强。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人员测评模拟情境中扮演各类角色,如受测人员、考评人员等,学生有机会体验所扮角色和理解对手角色,这对于学生掌握如何调控测评中的社会和心理环境非常有价值。
(3)趣味性强。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由于采用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具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其情感、认知都有较深的卷入。
1.2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胜任素质模型建构等人员测评方法的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人员安排如下:
(1)受测人员。受测人员在学生中产生,一是要符合受测条件,二是要自愿。
(2)测评人员。受测人员以外的其他学生承担人员测评的设计、实施、协助和评价工作。测评工作分组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组织和协调组员的工作。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有以下8个基本步骤:第一步,简要回顾一种测评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定义、使用目的、适用条件和运用步骤等。
第二步,向各测评小组和受测人员描述需要做人员测评的情境以及受测人员的任务,然后让受测人员离开实验室,到其他的教室做准备。
第三步,提出测评任务,包括测评设计要求、实施过程要求以及测评报告要求。
第四步,编制测试问卷,制定评价标准。
第五步,施测。请受测人员分别来到实验室接受测评。接受完测评的受测人员留在教室,加入其中的一个测评小组。
第六步,各测评小组对测评记录进行整理、编码、归类和评分,最后给每一位受测人员出诊断报告。
第七步,每一组派代表宣读诊断报告,并就诊断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第八步,教师点评每个测评小组的工作以及每位受测人员的表现。
有些人员测评方法的模拟实践教学有特殊之处:一、无领导小组讨论并以小组形式接受测评。二、角色扮演需要确定并培训对手演员。选择对手演员采取适宜和自愿的原则。培训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给受测人员施加压力。三、职业素质胜任模型,由于大学生没有职场经验无法建构,可用建构学习胜任素质模型来代替。
1.3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从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看,该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目的。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由于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具有仿真性和游戏性,创设的情境接近现实,又具有游戏的性质,学生感觉学习有意义、有意思,因此其学习热情被激发,学习认真投入。
(2)学生的测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要求测评人员观察细致、思维缜密,对复杂、繁琐的信息进行记录、分析、比较和综合。通过模拟实践,学生灵活运用测评知识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社会情境模拟当中,始终存在着人际互动,学生必须处理好冲突、合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才能完成测评任务。学生社会能力的提高是课堂讲授教学方法无法做到的。另外,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小组间竞争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问题与原因分析如下。
2.1 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与预期有距离
通过人力资源测评模拟实践教学,学生的实操能力确有提高,但是与预期尚有距离。经过分析,有以下原因:
(1)学生在进行人员测评模拟实践之前,没有对测评过程建立整体感,造成他们的活动目的性、组织性不强,有时偏离主题。
(2)学生有关人员测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准确或不熟练,比如对测评原理掌握不好、编制问卷和沟通的技能水平较低等。由于基本功不过关,学生的模拟实践表现受到限制。
2.2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成绩评价不够客观
学生在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上的成绩按小组给分,依据测评小组完成的测评设计书和受测人员诊断报告的质量,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不公平因素。经过分析,造成成绩不公平的原因有:
(1)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考评没有考虑过程方面。学生在模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是重要的考评依据,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可能观察到所有学生的表现,就放弃了这一部分的考评。
(2)每位学生对小组成绩的贡献大小不一,有些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而有些学生“搭便车”,付出很少,但是他们贡献的多少没有在成绩上体现出来。
2.3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工作不完整
在模拟实践中,学生的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如专业知识技能的漏洞、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等,但往往课程结束了,教学工作也结束了,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提高。深入分析,发现模拟实践教学的以下问题造成教学工作的不完整:
(1)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没有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模拟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2)后续的社会实践课程没有就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实践要求。
3 提高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效果的途径
(1)开课之前要求学生夯实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是对人员测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的训练,如果学生有关人员测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直接影响模拟实践课程的效果。为了提高上课效果,教师可在课前预先通知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并在课程开始时强调将要涉及到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课程开始部分加入教学录像观摩环节。为了让学生在进行测评模拟教学活动之前在头脑中建立有关测评的整体感,可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人员测评的教学录像观摩,这样会对测评活动产生直观、整体的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还需对教学录像工作做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对测评的目标、测评所要遵循的原则、测评的步骤等有清晰的认识,防止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没有目标感和程序感。由于建构了模拟实践教学涉及的知识框架,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自主、更有成效。
(3)引入合作学习小组评价方法。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形式,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方法,如对测评小组的结果、表现,可让其他测评小组进行评价,测评小组内学生的过程表现也可让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评价。评价表由教师课前设计好,包括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方法,可以弥补教师依据小组书面作业给分的不足,兼顾过程和结果表现,能够得出更为客观的成绩。
(4)进一步完善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工作。在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中,学生暴露出来的专业学习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往往是“顽疾”,难以克服和改正,同时又是需要高度注意和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适应和发展未来职业的障碍。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而不能停留在仅仅发现学生的问题上,因此完善人员测评模拟实践教学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首先,在课程结尾,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模拟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办法,并以书面作业形式递交,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其次,要求学生在以后开设的社会实践课程中,就自身在模拟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实践目标和任务。
(
)
[1]孙健敏.迅速发展人力资源专业势在必行[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2):10-11.
[2]朱新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J].中国水运,2006,6(12):231-232.
[3]王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7(4):99-100.
[4]翁亮,陈畴镛.浅析管理模拟教学[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58-60.
[5]刘健.情景模拟教学在战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30.
[6]钱士茹,吴笛.亲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2):60-62.
[7]罗丹娜.模拟实验在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0(4):234.
[8]曾志云.《管理学》情景模拟教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65-66.
[9]杨鑫.人员测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措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4):108-109.
[10]罗亚杰.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测评[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2):80-81.
[11]赵春清.《人员测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J].北京经贸,2010(12):105-106.
[12]魏晓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32-33.
[13]罗丹娜.模拟实验在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0(4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