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村建设思想的战略地位——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点体会
2013-08-15韩伟
韩 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邓小平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他始终从战略高度思考和确定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他认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全面的现代化。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农业始终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是根本、是战略重点,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可以说,这个思想是他思考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他根据建国后中国经济几起几落都是由农业发端的事实,告诫全党一定要处理好农业生产与其他各业发展的关系。1963年8月20日,在《立足现实,瞻望前途》的讲话中他强调说:“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从长远看会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他在恢复工作后不久,就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考虑“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等特点,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建设的状况如何,对于中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重大。八十年代初期,他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把农业列为战略重点的首位。他一再告诫人们:“农业是根本,不要忘记。”发展工业,发展其他产业,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1982年5月,他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提出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业。他指出,抓农业,中心工作是抓粮食生产,“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他告诫我们,中国农业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如果中国经济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他指出:“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1984年10月在《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一文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他强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发展中,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首位。邓小平指出:“从长远看,粮食问题很重要,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后劲问题。”在发展粮食生产上,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有长远规划,并提出了到二十世纪末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目标。他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
邓小平把粮食问题摆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英明的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邓小平的战略思想,国家对农村、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中央一再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1982年至今,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加速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的稳定。国以民为重,民以食为天。农业稳,百业稳,农业稳,全局稳。邓小平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突出强调稳定的重要性。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已经证明,动乱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一心一意地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984年6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986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搞自由化,就会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搞建设。”1987年3月在《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文中指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年6月,在《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一文中强调:“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同年7月在《我们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中重申:“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要发展起来,要实现四化,政治局面不稳定,没有纪律,没有秩序,什么事情都搞不成功。”1989年2月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就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不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希望,邓小平说:“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邓小平强调这是大局,是治理国家的一个大道理。没有这个大道理不行,别的小道理都要服从这个大道理。同年3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同年12月在《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讲话中强调:“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邓小平认为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政治环境。他多次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只有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才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集中力量一心一意搞建设。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有十多亿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又很不平衡,一旦乱起来,就不可收拾,甚至会回到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哪里还谈得上建设和发展?农村不稳定,城市的稳定也难以保证,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在社会转轨变型、向现代化目标快速前进的阶段,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动,往往会出现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他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他认为稳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有没有一个稳定的局面,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要保持稳定,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不能乱。”“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
邓小平认为,要保持稳定,关键是发展经济。1990年3月,他在《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一文中指出:“只靠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稳定的政治环境还不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只靠这些也还是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在中国,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1987年8月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指出“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比如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一旦不稳定甚至动乱,什么建设也搞不成。我们有过‘大民主’的经验,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一种灾难。”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重申:“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1990年4月邓小平指出:“中国如果不稳定就是个国际问题,后果难以想象。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保持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的大好形势,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大力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农业在全国稳定和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说明农民问题直接牵动、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我们过去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其后果不仅直接挫伤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使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进一步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按照远近结合、内外统筹、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市场调控,扩内需、促出口、稳价格,推动农业生产调结构、上水平、增后劲,通过保就业、重民生、促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目前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大局的稳定。
三、农民富裕是全民富裕的基础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农民收入不能增长,农民生活就无法改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就扩大不了,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造成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邓小平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1980年4月,邓小平就针对社会主义经历的曲折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1980年5月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在这里,邓小平明确阐述了生产力标准的重要地位以及生产力标准同其它标准的层次关系。1983年1月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一次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容质疑的总结性论断:“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990年12月,他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并且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高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离开共同致富,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邓小平始终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
邓小平指出:“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为此他多次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更好地发展。”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后来又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强调“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时期,有力地维护了全国的稳定和发展。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二)(内部资料)[M].1998年12月.
[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