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启迪 ——扬琴教学思考

2013-08-15王国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扬琴启迪演奏者

王国红

扬琴,是一件集独奏、重奏、合奏为一体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民族乐器。随着扬琴专业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曲目已日趋科学化、规范化。扬琴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拥有演奏技术、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功底。但凡成功的演奏家,其扣人心弦的琴声常常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无论是欢乐、痛苦、愤怒、哭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令人终身难忘。在扬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会遇到各个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作曲家本人人生观、艺术观的反映,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因此,要尊重作品的历史特征、音乐创作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作品的风格,再现作品的历史风貌,这就要求演奏者自己首先必须要达到乐曲本身所要表现的意境,二十几年的扬琴教学经验让我深深认识到对学生心灵启迪的重要性。

心灵的启迪首当其冲就是意境的培养,而意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的,扬琴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练习、掌握具体的演奏方法、技术、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音色以及对乐曲的处理,形象的创造,表现的环节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演奏水平的完善,这个过程是作为一名扬琴演奏者音乐修养以及文化素质的功力、演奏体态的运用的综合体现。音乐意境的培养要注意对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形象的塑造是演奏者通过音色和技术手段等方法来完成的扬琴作品的音乐形象,揭示的是生活题材的内在,而并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外表。比如说一首小型的扬琴曲,音调既精炼又有概括性,从曲式上看也许只是个乐段结构,但学生不能用最简单的理解去表现它,而是需要通过对曲作者的乐曲构思、地理文化及人文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将乐曲的思想和音乐形象构成比谱面所提供的更真实、更丰满、更细致的生活图画。否则,演奏者对这首作品的思想、生活、意境的感知和体验便不可能是完整的、深刻的,音乐形象的刻画也不可能是丰满的、感人的,欣赏者也是不满足的。

众所周知,乐器演奏是对音乐形象进行刻画,以情传声、以声带情。一首扬琴作品在作曲家对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调式调性的安排、和声的进行及曲式结构的布局等各种音乐结构因素的应用,都是作曲家对音乐内容、精神内涵、作品风格的刻意追求,也是作曲家内心体验的再现。因此,要成功地演奏一首扬琴作品,就必须很好地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对音乐组成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认真读谱、准确把握作品的节奏和速度,重视扬琴演奏的歌唱性,音色的颗粒性、技巧的熟练性,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和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等全面的技术,完美而准确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将作曲家创作的意念与音乐思想再现给听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以领悟到作品本身或者更深层的涵义,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背景与风格,除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外,还要借助与扬琴作品有关的文学或电影、戏剧作品来启发灵感,更好地把握乐曲的内涵。如项祖华先生的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宏伟的哲理性和极其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他的扬琴作品特点是和声声部变化较大,情绪转折较多,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如“林冲夜奔”。在弹奏时,不仅要注意声音强弱的对比,更要注意情绪的深刻变化。而黄河先生的创作风格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阳光般的明朗乐观;乐曲的特点是精致轻巧、旋律优美、和声简单、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充分表现了曲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天山诗画”。

扬琴的乐谱大多为多声部,声部变化较多,学生通过细心读谱,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曲式结构、表现什么样的内容、感情以及这些感情的发展变化,最终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读谱阶段就要理解这首作品是在说什么,是怎么说出来的。这样在演奏过程中才能找到一种平衡感,有思考、有理解、有组织、有安排地去表现乐曲的内容。除此之外,要善于广泛学习、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音乐修养。把乐曲演奏好,不仅要熟悉音乐史、扬琴艺术发展史、作曲理论,而且要学习其他乐器,以及声乐戏剧的表演艺术,乃至舞蹈的动静韵律,美术绘画的线条色彩,诗歌文学的语言意境。

心灵的启迪还要求学生准确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和速度,节奏是音乐的灵魂。由于音乐的处理和对节奏与速度的掌握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演奏效果,因此必须严格地把乐曲的各种旋律形态、节奏类型、声部变化在内心完美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各种音乐结构的发展变化与稳定的内心节奏律动感产生对应关系。此外,还要在不同乐曲的各种速度标记之下仔细体验节奏律动感快慢和性质的差异,每一种速度的上下限浮动范围,以及不同拍子的节奏律动特点。速度是根据作品性质决定的,一般地讲活泼的乐曲速度稍快,平静的乐曲速度稍慢些。但是在有的乐曲中,抒情的不一定慢,激动的不一定快,一切都要从音乐表现的实际需要出发控制好速度。

重视扬琴演奏的歌唱性是启迪心灵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旋律是音乐中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每个人对旋律的感受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表现的程度也不一样。音乐的表现比演奏技术更难,艺术的表现到最后是简单的,或者说是洗练的,它是从复杂中提炼出来的。音乐感觉好的人也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在演奏中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首先,弹好乐句是旋律表现的重要环节。演奏中句头要有开始的动作,句尾要有收束感,两句之间有“呼吸”,并且要在统一的节奏中进行。如果乐句较长,中间有大小几个连线、轮奏或夹带休止符,在演奏中要做到音断而意不断,从句头到句尾一气呵成,并且还要在乐句中找出肯定、疑问等各种语气,把乐句弹得有内容,有表情。

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内心的歌唱,要有丰富的感情、动人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旋律线条。内心歌唱完美了,才能在扬琴演奏时深刻而圆满地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风格和内容,以及音与音之间感情流动的内在联系,注意音色的颗粒性和技巧的熟练性。感情内容和音乐形象同演奏动作要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表现出好的音色。音乐的呼吸、起伏,更准确地表达乐曲的内容、意境、感情和风格,使扬琴演奏艺术得到升华。

当然心灵的启迪还要求学生注意提高听觉能力,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和发展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扬琴演奏的乐曲很多是用和弦分解作为开始和结尾的,甚至在乐曲的高潮处也常常以右手的和弦分解为主要支柱,在扬琴演奏中旋律的表现与和声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演奏者应尽量去感觉和声的进行及其功能,学习和弦的性质及和声基础常识,倾听各种和声、和弦的音响效果,并认真倾听和声、和弦连续进行中产生的功能和色彩感,以及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解决、终止等。当扬琴作品的音乐和技巧难度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些演奏者就会为克服弹奏的困难而忽视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了对音乐结构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所以演奏者必须要不断提高演奏技巧,并在演奏简单的乐曲时养成全神贯注倾听音乐的习惯,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更好地把握动态的音乐结构。学生在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音乐内心听觉能力,使内心听觉在演奏时对音乐的记忆向前后延伸,让弹奏过的音符继续留在脑海里,成为音响的参照系,为正在演奏的音乐提供比较的依据,和将要演奏的音符在内心听觉和音乐的记忆中组成一个较长的线条,使演奏者对乐曲的每一个局部从主体到乐句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

扬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的才能、想象、情感、意志、音乐思维、音乐听觉、音乐记忆、表象、个性心理特点、美学心理表达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统一,是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由具体动作转化为音乐思维,再由音乐思维转化为具体动作的成功过渡。因此,扬琴演奏作为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必须加强舞台演奏实践,适应舞台演出时的各种情况,演出实践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舞台演出的感觉就越自如,就更有利于发挥演奏水平。要善于挖掘学生新的美感和音乐潜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多方位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迪,才能让学生在扬琴学习中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扬琴启迪演奏者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克服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