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艺阵地》的编辑策略

2013-08-15罗建周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书报茅盾编者

罗建周

(商洛学院 中文系,陕西商洛 726000)

在文学创作方面,茅盾被大家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在期刊编辑方面,他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编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早在1916年,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助编《学生杂志》,他就顺应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潮,在现代文学期刊的编辑海洋中扬帆启航了。茅盾一生编辑了近20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类刊物,其中《文艺阵地》(下文简称《文阵》)是抗战时期文学期刊园地里的一株文艺奇葩,其历时最久、影响最广且最深远都是同一时期其他期刊无法比肩的[1]。《文阵》萌生于全面抗战时期,遭受了重重规约,与同一时期其他文学刊物相比较,为什么《文阵》生命力、影响力如此强大?若从编辑学角度出发,估计有利于厘清这一问题。然而,关于《文阵》的不少研究却忽略了其编辑策略等重要因素[2]35,出于学习与借鉴的考虑,本文拟从编辑学视角切入,层层递进地考察《文阵》的编辑理念、栏目设置、编创结合三方面,企图明晰《文阵》的编辑策略,以求推进《文阵》的相关研究。

一、与时偕行的编辑理念

有人说过,“每种新媒介到来时,都要在现有媒介之间找到立足之地。”[3]也就是说,一种具有社会影响的刊物的产生,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停滞的期刊文化格局,构建一种具有活力的新期刊文化格局。基于此,抗战名刊《文阵》的诞生预示了新的文化格局的即将形成。就其事实而言,十年国共内战即将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文化语境正在形成,“抗日救亡”将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

茅盾以自由编辑人的角色担纲《文阵》,在创刊之前已对战时中国社会期刊文化格局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茅盾明确战时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是——救亡与启蒙。他在《文阵》发刊辞中说到:“这阵地上,立一面大旗,大书‘拥护抗战到底,巩固抗战的统一战线!’”[4]可以看出,茅盾在创刊伊始就提出“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办刊理念,这一理念的设立,就确定了《文阵》的办刊方向。诚然,《文阵》的期刊文化定位是与20世纪40年代抗日救亡文化方向相一致,它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是时代的弄潮儿,也是引领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

茅盾从事文学之初,他就认为文学不是单纯的审美艺术,也不像创造社的同仁那样“为艺术而艺术”,他认为文学可以有益于社会人生的改造,是“为人生而艺术”的。所以,可以说茅盾是一位积极的“入世文人”是再恰当不过的。其实,茅盾这一文学主张的形成,都与他早年热切关注时代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早年对丹纳等人的文艺理论的学习与借鉴有着密切的关系,丹纳提出的“时代精神”[5]对茅盾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受丹纳“时代观”的影响,茅盾认为特定的“时代”会支配一定的艺术[6]。显然,茅盾在丹纳的“超阶级时代观”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观。面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格局,茅盾倡扬“文艺为抗战服务”是合乎情理的。茅盾的这种文艺观决定了《文阵》的编辑价值取向是充分挪借抗战之时代精神,就这样《文阵》与时偕行的编辑理念应运而生了。

二、栏目设置的人性化理念

《文阵》的栏目名称、种类都是由茅盾精心筹划的,其栏目设置充分发挥了综合性与多样性等特点。《文阵》栏目设置,内容丰富,涵盖广泛,不愧为抗战时期的文学名刊。就《文阵》栏目设置来看,理论栏和创作栏是刊物的主体,可以说是刊物的“大栏目”。另外,还有“编后记”“文阵广播”等相对灵活、短小精悍的栏目,属于《文阵》的“小栏目”。茅盾主编的《文阵》就是采用大小结合的栏目设置办法,这样既层次清晰,亦内容丰富,让广大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节奏中,不断满足各自的精神文化需求。下文拟从《文阵》的“编后记”“文阵广播”这两个小栏目着手,逐一讨论《文阵》栏目设置的人性化理念。

首先是“编后记”这一栏目的设置。《文阵》的“编后记”大都由茅盾撰写完成,字数在100字到2000字之间[7]。可以说,这一栏目是编者茅盾为《文阵》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编后记”貌似不重要,但它却把读者、作者、编者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通过这一平台他们能够对话、交流,使进读者、作者、编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避免了编者与作者、读者之间的隔阂,促使编者更了解读者、作者的心声,读者、作者明白编者的编辑意图,真正实现了三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在茅盾亲自编辑的18期刊物中,有 17则“编后记”,这些“编后记”无不是著名作家茅盾从幕后走到广大青年读者、作者面前,与他们对话、交流,这就为《文阵》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准备。较之同时期其他文艺刊物,茅盾给《文阵》的“编后记”赋予了新的意义。显然,“编后记”已超越了一般文艺刊物的补白或点缀版面的作用,已成为《文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现了编者尊重、呵护每一位读者、作者,编者及刊物又深受读者、作者的喜爱,从而大大提高了《文阵》的亲和力。可以看出,在栏目设置方面,《文阵》所秉承的人性化编辑理念,对《文阵》的读者群、作者群的构建意义重大。

其次是“文阵广播”这一栏目的开辟。“文阵广播”顾名思义是注重传播,是以文坛重要信息宣传为主的,可以说是《文阵》的信息之窗。此栏目是由茅盾执笔完成,以简结、精炼的文字概述战时文化界的发展动态。“文阵广播”与“编后记”一样设在《文阵》的末尾部分,每期的“文阵广播”大致有10则左右的文艺信息,字数控制在30字到300字之间[8]。“文阵广播”的内容大致包括:战时全国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概况、文艺报刊的创办情况和抗战文艺活动的进展等信息。这其中还刊发了不少年轻作家的书信,还融入了编者的评述,文字并不是流于肤浅的信息介绍,而是有生命气息贯穿其中,让人读起来有鲜活、生动、亲近之感。显然,“文阵广播”这一栏目的内容更贴近战时文艺界工作者自身的日常文化生活,使得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在文艺生活及思想方面联系更为紧密,这就给遭受战争之苦的文艺工作者、广大文艺青年带来了一丝心灵的慰藉。战时能有这般人性化的关怀,的确难能可贵。

整体考察《文阵》的编辑情况,《文阵》共有63期,而茅盾这一时期编辑《文阵》仅有18期,但茅盾编辑活动非常重要,因为这18期为之后的《文阵》编辑开了风气之先,基本确立了《文阵》的编辑思路。“编后记”和“文阵广播”作为《文阵》的“小栏目”,但其意义并不小,这些都离不开编者茅盾敏锐的编辑眼光,更不可或缺茅盾编辑策略中人性化的理念。事实上,《文阵》从创刊到终刊自始自终贯穿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促使全国各地的作者,不畏艰险将其稿件源源不断地从广州生活书店转至香港[9],确保《文阵》有稿可编。较之同时期文艺刊物,《文阵》在作者群、读者群的建设方面远远胜出一筹,这就为战时的《文阵》能够持久存活下来创造了有利的编辑环境,并为《文阵》之后茁壮成长为战时文艺刊物中的翘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编创结合的编辑之路

纵向观照现代文学期刊,不难发现茅盾的编辑活动贯穿现代中国文学30年,他前后主编的众多文学期刊之间衔接紧密,具有连续性、系列性的特征。从1920年底接编、革新《小说月报》起,到1930年代主编的《文学》《文阵》,再到1940年代还在香港编辑《笔谈》等,这些重要的文学期刊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细读这些文学期刊,会深深体会到:茅盾既是编者亦是作者。在《小说月报》《文学》《文阵》《笔谈》这些现代文学名刊中,茅盾都是走着一条编创结合的路子,这种编创结合的期刊编辑实践活动,同样也是茅盾重要的编辑策略之一,十分有必要对其展开讨论。

就从《文阵》来看,茅盾是编者,但他在《文阵》的文学创作、批评方面又是重要作者。在茅盾亲手编辑的18期《文阵》中,曾设有“书报述评”和“短评”两个栏目,“书报述评”共刊载文章33篇,30篇出自茅盾之手[2]35;“短评”刊载文章21篇,茅盾占19篇之多;《文阵》还刊载过他的重要文章《八月的感想》等。在《文阵》创刊号上刊发茅盾撰写的2则短评和3则书报述评。可以看出:茅盾具有十分旺盛的创作力,是一般文学刊物编辑无法比肩的。

结合《文阵》之前的《文学》来看,可以说“《文阵》是缩小了的《文学》”。《文阵》的“短评”“书报述评”栏与《文学》的“文学论坛”“书报书评”栏非常相似,都具有很强的论辩色彩,都是紧贴当时的文坛现象,引领这一时期文艺思潮。《文阵》的“短评”,主要是针对战时文艺创作与批评中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而茅盾的这些批评文章大多是对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艺界讨论的“典型”“现实主义”“民族形式”等问题的看法与见解。这些短评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客观地就事论事,批评文坛时弊,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书报述评”与“短评”的不同之处是,“书报述评”主要针对战时新近出版发行的文艺类图书展开评析和探讨。“书报述评”颇受读者、作者的青睐,真可谓是战时文艺界的信息之窗。诚然,作为文学大家的茅盾主编《文阵》期间,利用自身在文艺界的巨大影响力,坚持编创结合之路是十分有益于《文阵》发展的,既解决了《文阵》稿源方面的问题,既对补充并优化稿源具有积极作用,也对扬弃与消解“旧形式”“公式主义”等浮泛的文学之风有明显效果[2]26-28。

四、结语

若用今日之眼光去看待昔日《文阵》之编辑,缺憾难免,因为《文阵》创刊之初就用“文艺为抗战服务”这一理论预设,造成文学逐步沦为抗战的宣传“工具”,与之相伴的是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同样用今天眼光去审视这些批评文章,也不难发现,特殊的社会时代环境对《文阵》影响太深,其刊发的文章难免带有瑕疵,比如语言粗糙不优美,批评的感性大于理性,等等。但是,若从“了解之同情”的历史眼光去品味《文阵》,它拥护全面抗日,引领战时文艺理论思潮,还积极参与全国文艺工作者文艺抗日的活动,为抗战尽到了应有的历史贡献,其社会功用价值不可磨灭。观照70多年前编辑家的理念与风范,再反思70多年后的今日之编辑,我们亟需在编辑实践中虔诚地学习、借鉴老一辈编辑家的宝贵经验。

[1]罗建周.论国家权力对《文艺阵地》的规训[J].商洛学院学报,2013,27(3):53.

[2]罗建周.《文艺阵地》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3]梅尔文·德弗勒,桑拉德·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绪论[M].杜力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39.

[4]茅 盾.发刊辞[J].文艺阵地,1938,1(1):1.

[5]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

[6]罗建周.茅盾与现代文学翻译批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66.

[7]茅 盾.编后记[J].文艺阵地,1938,1(1):31.

[8]张 舸.茅盾与《文艺阵地》的编辑特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189.

[9]茅 盾.在香港编《文艺阵地》——回忆录二十二[J].新文学史料,1984,22(1):3.

猜你喜欢

书报茅盾编者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2018年本刊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选作索引的作者目录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年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载情况
编者语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年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载情况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茅盾手稿管窥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