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和谐生态环境情况
2013-08-15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刘 莹(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我国环境工作的历史状况
(一)改革开放前对环境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里,从总体上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经历了否定存在环境问题到逐步重视环境保护这样一个过程。在文革时期,“环境生态问题”一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环境理论的“反动观点”[1]。尽管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发生以及危害的不断显现,环境问题逐步引起党的重视,对一些重大问题也采取了必要的举措,如提出兴建大中型水库,治理水患。毛泽东把水利建设看成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恩来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多次强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1973年8月,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把环境保护提到关系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的高度来认识,也标志着中国的环保政策正式产生,环境保护事业正式起步。[2]
(二)改革开放开始至20世纪末对环境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明显,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工作确定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环境保护提高到比“基本国策”更高的高度来对待,将其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1989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三)新世纪以来对环境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对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广大人民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标志着我们党在着力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文明”,放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来建设。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环境的实现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和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科学发展观念的建立,对于刺进和谐环境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二者在价值观、发展观和世界观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者具有在发展目标上的内在统一性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里的发展,首先离不开人自身全面的发展,其次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方方面面的发展 。然而,不管发展的领域有多么复杂,每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并且与生态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人的发展首先需要讲究生存质量,而生态环境的治理为此提供了有力保障;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引入了生态思维、生态民主、生态政治;经济是最先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的发展领域,随着后现代的兴起和生态文明的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明的生态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的内涵当中突出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说,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内涵的阐述与和谐环境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存在着内在统一性。
(二)二者具有在实现价值上的肯定内在统一性
和谐环境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理念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狩猎文明到现在的工业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侧重经济和物质的发展,而忽视社会、生态等方面。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开始以自然的“征服者”身份而自居,为所欲为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人似乎成为超越自然之上的宇宙主人。然而,当人类在高唱征服自然的胜利凯歌时,却逐渐发现自己正陷入某种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中——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沙漠扩大、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和谐环境和科学发展观正是应对这一破坏人和自然协调,遏制人类发展的难题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早期工业化过程的经验教训,着眼于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强调发展经济要与保护和建设自然同步进行,保证人与自然共生和共同发展。[4]
(三)二者具有追求价值上的内在统一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到和谐社会时明确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尽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环境公正的核心内容是“全体人民,不论种族、民族、原始国籍或收入,应得到公平对待并卓有成效地参与”。人们对于环境公正的追求也显示出社会文明、公正、和谐的一面,这是以生态权益建设推动政治民主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自然环境向我们敲响警钟:1999年黄河断流13次,断流持续时间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段704公里;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洪水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淮河全流域性污染;沙尘暴越演越烈,而且范围更大,来势更猛,2008年5月12日13亿中国人永远无法的一天,四川八级大地震震骇了全世界,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真正威力。这些无不迫使国人进行反思,我们怎样才能消除或缓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呢?人类怎样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呢?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走过了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年代,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统筹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下观念结合,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在成为指导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自然灾害问题亦需要尊重它的基本规律的条件下确立新的理念。郑功成教授在研究灾害经济问题时,曾明确提出并论证过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规律、不断发展规律、人灾互制规律、区域组合规律四大规律和周期发展原理、灾害互变原理、连锁反应原理、负负得正原理、标本兼治原理武打基本原理。[6]
上述规律与原理的支配下,要想减轻自然灾害及其对社会安全的危害,就必须确立标本兼治的减灾理念,采取避灾、防灾、治灾、救灾等相结合的综合减灾措施。把减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总之,归纳总结我党在对环境保护工作上的措施,可以为今后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起到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使我国环境真正得以切实的改善,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
[2] 刘东.周恩来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与实践.北京党史.1996(3).
[3] 邓小平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
[4] 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2.
[5] 徐华, 陈晓江.和谐社会 和谐中国[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 郑功成. 科学发展观与共享和谐[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