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2013-08-15张重艳柳俪葳
张重艳 柳俪葳
(1.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51;2.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71)
自教育部05方案将7门课整合为4门课以来,已有若干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探讨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情况。希望对思政课的改革及思政课改革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一)生源基础参差不齐,授课起点难统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向了大众教育,学校的不断扩招,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即艺术类学生的生源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个别学生并非出于爱好,而是受当前艺术类院校招考的功利性因素影响而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艺术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造成了艺术类院校招生质量的参差不齐,学生整体素质也普遍下降。同时,作为文、理兼收的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因此,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对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反映可想而知,直接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表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不听课,甚至不拿课本,更有甚者干脆趴在桌上睡觉。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学生配备了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塞着耳机,听着流行歌曲,用ipad玩着游戏,当教师要求学生做笔记时,学生纷纷拿起手机直接拍下课件内容或录音,时而抬头若有所思地看着思政课教师,实际上脑子里在思考专业课老师布置的问题,这样的现状,听课效果令教师担忧。
(二)课堂规模以大班为主,授课效果难保证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为了弥补场地、师资不足等情况,大部分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采用大班授课,虽然解决了上述困难,但是新的问题应运而生。由于人数多,导致课堂秩序差,教师也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点名、维持课堂秩序等占去了较多的时间,迟到早退等现象无法遏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以笔者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思政课教学同样参照综合类大学,采取大班教学,规模在100~150人左右,个别大班在160人以上,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理论告诉我们:“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期待与激励。”面对着100余人甚至160人以上的课堂,无论多么高大、神圣、有感染力的教师,都很难将期待赞许的眼神与激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过百人的课堂,会使学生,尤其是坐在教室后排座位的离教师远的学生,容易产生被关注度低、教师对其期望值不高的错觉。这种错觉,又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效果的实现大打折扣。这样的授课规模潜在地影响着教师潜能的发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效果的实现。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部分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曾经这种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状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学生接受信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以及现在的学生多是90后,他们张杨个性,突出自我,标新立异,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突显陈旧,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教师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和尊重,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满堂灌,一根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支撑一个学期,丝毫没有顾及艺术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想特征。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了学生人在心不在的尴尬局面,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偏重理论,难以和艺术类专业专业互通
和普通高校一样,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基本是思政或相关专业,但是作为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除了在本专业领域有所造诣外,还应对艺术类专业的基础知识有所涉猎,否则会造成思政课堂和艺术类专业课完全两张皮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以理论说教为主,与艺术类专业课实际结合不紧密或根本没有丝毫的联系,又很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一味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死记硬背,划书、背书成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全部理解,因此,学生就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讲大道理,对实际生活不会有什么帮助,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薄,以至于最后出现逃课、旷课的现象。
二、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破口
(一)增加实践课在总课时中的比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1]205目前,大部分艺术类院校思政课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是这样的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共32学时课程,实践教学占到的比重少之又少,一方面教师备课筋疲力尽,讲课口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认为教师上课口若悬河的讲授完全和现实脱节,都是夸夸其谈,没有任何现实意义,逐步丧失了对课程的兴趣。
(二)变更传统的考核方式
伴随着实践课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同时也应变更课程的考核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考核是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抽取一套试题,用闭卷或开卷的形式进行考试,根据试卷成绩记分,或加上平时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加权后作为该学生本门课的总成绩。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考查的完全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可以试行学生最后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这样能从整体上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三、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素质是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
提高民办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层次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一些艺术院校非常重视艺术专业本身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基础课教学往往置于边缘化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个别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或是由行政人员、辅导员兼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纲要》课程,个别教师一次课的教学完全播放电影,虽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但是占用了教学时间,和《纲要》课程相关的影片很多,可以布置学生课下观看,上课时组织学生按组讨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节约了课上时间。
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摒弃“艺术专业大学生不好教”的错误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言传身教。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想特点,精选适当的案例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能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厚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教学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用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熏陶和影响学生,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来启迪和教育学生,用开阔的视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视角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案例,同时案例选取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不能把几年前的案例还摆到课堂上来。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参考资料收集,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案例,由学生复述,然后组织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节约教师的时间,教师可以把时间放在如何掌控课堂,准备理论知识方面;二是作为同一时代的人,与学生的兴趣点是相同的,进而在讨论时注意力更为集中。
(二)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
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实现在的90后大学生遇到事情时有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的角度,这一独特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中,要将学生的特性激发出来。在每节课上课的前10分钟左右的时间,笔者在《纲要》课堂上设置小板块,主要是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要人云亦云,而是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学生的阐述,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此环节,学生可以针对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或是最近读的书、看到的一件事、一条微博等任何事情进行议论。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想了解的近现代历史人物开始增多,于是,在下课之前的几分钟,留给学生,开设小的环节,如我所知道的近现代历史人物,学生通过查阅翻找人物资料,也可以提升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时采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方法。如讲到近代史上李鸿章数次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许多学生咒骂李鸿章丧权辱国,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李鸿章,当时你怎么做,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大致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当时的中国国破家亡,只能隐忍待发,签约是缓兵之计;另一种意见认为,李鸿章不应将自己置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应该表现出中国人的铮铮傲骨,直接递交辞呈。在学生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在封建社会,盛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时李鸿章也有他自身的考量,想通过签约的方式,为清王朝赢得喘息的机会,通过进行洋务运动,让清王朝摆脱危机四伏的局面。他的悲剧在于既看出清朝统治风雨飘摇,犹如“朽木支广厦,稍一倾覆,遂不可支”,又在自己实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余时,仍然勤勤恳恳服侍皇帝,决不另有他图。当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来做出判断。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民办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质,选取与学生的专业领域及所熟知的领域相关联的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章节时,面对音乐系的学生,首先让学生演唱《黄河大合唱》,学生演唱完毕后,询问学生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这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冼星海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此时,再讲述抗日战争不仅能和学生的专业课结合,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有效利用第二课堂是进行改革的有利条件
《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可以利用学生家乡的资源。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时间,教师提前布置题目,如《家乡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名人调查》、《家乡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查找资料、访谈等途径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最大可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二是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笔者所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若干红色资源都可以和《纲要》课程结合。如在讲到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时,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一边讲述新中国如何从这里走来,一边带领学生参观,一件件默默诉说的文物,一张张鲜活的照片,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作为90后的大学生,他们难以想象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党中央作出了解放全国的重要决策:召开第一次全国土地会议;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划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样的教学,比起教师单纯的课堂说教不仅有意义而且生动直观。
(四)改用专题式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得力措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目前改革开放近170年的中国历史,时间跨度大,需要讲述的内容很多,要在32课时的有限时间里,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体例来讲授绝非易事。专题讲座教学作为提高民办学院《纲要》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设计上要紧密结合民办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来展开,围绕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和共性问题,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大多数纲要课程都是按照课本的章节体系进行的,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琐碎,造成事件不连贯。因此,在《纲要》教学中,采用专题式教学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整合课本的章节体系的基础之上,拟归纳为六个专题。第一专题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专题为《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有益探索》;第三专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第四专题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第五专题为《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第六专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六个专题的构建,紧密围绕课程教学核心,不仅充分体现了“纲要课”的课程性质,还精简了部分原教材内容,较好地处理了与中学历史课衔接和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部分重复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尽管前行的路上有艰难险阻,但是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会退缩,会一直前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探讨历史理论和规律,又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并为学生的专业创作提供帮助。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本身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以史实说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时代和人民期待着涌现一大批优秀文艺家,期待着出现一大批精品力作,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作为教师要真诚地了解和关爱学生的现实需求,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独特的历史事实、典型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阐释相关理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继续开展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寻找一条适合民办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