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研究

2013-08-15梁捍江

河南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工志愿志愿者

梁捍江

(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2)

高校有责任服务地方,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探索,开展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各项活动。目前,各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较之下,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平的教工开展的志愿服务比较少。进行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志愿服务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很紧迫。有助于拓宽高校志愿服务研究的范围,加快教工志愿服务的开展,更好的服务师生员工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1 高校馆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1.1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1.2 志愿服务为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了很好的平台。教工志愿服务为党员找到了一个融入师生、服务师生和地方的“切入点”,党员有了积极投身党建工作的热情和广阔的参与平台,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平台,也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3 志愿服务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教工应该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志愿服务地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载体。地方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也为教工服务地方文化提供了用武之地。

1.4 志愿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实现了多赢。志愿者能建立对社会的体认,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服务对象得到专业的服务、切实的方便、心灵的慰藉;社会志愿精神、公民意识能获得培养。而作为党员志愿者,更能在这样的多赢之外,密切党群、师生关系。

2 高校馆志愿服务应具有的特征

2.1 先进性。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教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该活动可以把志愿者队伍中的优秀分子有针对性地发展成党员,建立起党员和志愿者群体互动发展机制。

2.2 辐射性。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努力使广大党员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的促进者。

2.3 凝聚性。凝聚了民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加了师生之间,群众之间的交往,使服务对象得到了切实的方便和帮助,凝聚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凝聚了党心。

3 高校馆志愿服务项目的选择

3.1 深入社区开展图书阅览服务

在全校积极宣传发动,鼓励师生把闲置的图书捐献出来,由我馆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服务支持,对其进行分类和加工,送到设置图书的社区,供居民阅览,随着图书的增多,可以扩大服务社区的数量,图书做到定期更新和轮换。尽量使师生的闲置图书发挥了的价值。

3.2 对地方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

随着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重视,地方各级政府,中小学和农村都在积极进行图书馆建设,我馆党员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对地方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和服务帮建的志愿服务,加快其建设的步伐,为我校服务地方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度。

4 高校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

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使其长期化,我馆将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加快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使我馆的志愿服务得到持续有效的开展。

4.1 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

(1)健全工作机构。由图书馆党总支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落实服务对象、确定服务项目、组织有关活动及考核认定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量等。

(2)明确岗位职责。馆领导,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逐步建立起组织引导、领导率先积极参与的推进机制,提高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党总支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良好局面。

志愿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特长等选定合适的志愿岗位,与党员志愿服务中心签订《认岗责任书》,就服务的内容、时间、形式等作出承诺。

(3)志愿服务“定向化”。结合我馆党员的工作特点和业务知识,确定志愿服务的方向——围绕图书馆业务开展服务。在校内,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日或业余时间深入校园、深入师生,开展图书漂流,发挥师生闲置图书的作用。在校外,深入地方各级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开展业务指导和帮助,提高地方图书馆业务和服务水平。

(4)志愿服务“定期化”。对于在前期开展过程中较受师生欢迎的服务项目,进行“定期化”,以每半年或一年为单位,提前明确时间,并通过各种渠道在校内向师生宣传公布,便于师生安排时间参加,提高志愿服务的服务范围。

4.2 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1)开展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群众,服务师生,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2)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3)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

支持、鼓励党员自愿参加志愿者服务,将各党组织开展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情况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评比表彰的依据之一。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认定制度,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组织。逐步建立起党组织和社会共同认可的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采取适当方式为教工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1]于岩;贺芳.志愿服务核心价值理念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吴雪映.对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的再认识[J],图书馆杂志,2011年08期

[3]呼声波.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4期

猜你喜欢

教工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志愿者
我志愿……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