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研究

2013-08-15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华文华裔新生代

★ 俞 烨

随着华裔新生代逐渐在华侨世界登上主要位置,他们的知识水平、信息水平、社会影响、人际网络都将会是构建海外和谐华人世界的重要资源。加强华裔新生代的统战工作,将为中国赢得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

(一)概念界定

华裔新生代指的是中华圈(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新生代华人。[1]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是人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与构成这种主体性的文化历史设定之间的联系[2](P301)。种族、阶级、性别、地理位置影响-身份的形成,具体的历史过程、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也对身份起着决定性作用。[3](P96)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在较大程度上认同当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历史等原因,中华文化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一种内赋性和内生性的文化情结,其民族的生理特征和文化特质始终难以丢弃。

(二)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现状

第一代华侨出生成长在中国,祖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地理位置上的故国,更是情感层面的“故园”。他们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土壤上生长,身上背负着几千年中华文明中最深刻的“落叶归根”的情感,不管到了哪个国度,离开家园多远,他们都心系故土,想着回归故里,报效祖国。到了华裔第二代、第三代,现在有的到第四代、第五代,他们在稳定的环境中出生、成长,没有背井离乡的经历,就不会对祖国产生老一辈华侨那样的乡土情愫,他们从“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他们不同于老一辈华裔把生活、交际圈子都集中在“唐人街”、“中国城”这样的华人社区,新生代华裔更渴望彰显自己的“主人”身份,提升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但是,作为东方移民的后裔,祖籍国的人们用打量外来人的眼光看他们,在居住国青年眼中,他们依旧还是外国人,难以建立真正密切的关系,融入到当地主流阶层需要长期的过程和努力。华裔新生代可能在族群身份上认同华人,在国家政治身份上认同居住国,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多重结构,在价值和文化取向方面也是混合的认同状态。因此,华裔新生代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认同疲惫和文化认同困惑及其所带来的精神迷惘和痛苦。族群身份是生物学的事实,但是否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即是否认同这个身份则有赖于具体情境和条件。由于家庭原因,华裔新生代可能对中华文化有亲和感,但认同程度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流变性、复杂性和断裂性的趋势,使得人们在面临生存际遇的挑战时,更容易关注精神的皈依和灵魂的安顿。

(三)重构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目标和意义

我们期望通过文化、语言方面的部分认同构建他们在政治情感上的倾向性认同,形成对我们国家有利的文化氛围和族群力量。构建新一代华人的精神家园,在于为他们找到传统的“根”,以中国传统的“根”文化认同作为其心理的支撑和精神的慰藉,从而完善他们的身份认同。只有加强华裔新生代认同的核心——文化认同,他们对“中华民族及其整体利益的观念”才会执着,对祖籍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会加强。全球化背景下做好华裔新生代工作,促进华侨华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使其成为海内外同胞中华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人是新时期统战工作所面临的的巨大挑战。

二、重构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路径探析

文化有着凝聚精神、激励动力和整合思想的重要功能。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将持久地支配着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同一个民族通常有着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升华,在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地位。近几十年来,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给予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股浪潮正是中国文化乘风破浪的好时机,是中国向国外传递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机遇。全球化正是一个可供中国利用的大平台,通过与国际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使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成为可能,使中国文化为海外统战工作服务成为必要。

(一)打造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凝聚力在文化认同中的价值取向

中华文化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虽历经沧桑,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其历史脉络从未中断,至今享誉世界。造就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多元一体的内在结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显示出其极大的兼容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它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家的恢弘气度。它在充分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海纳百川地吸收着异质文化的养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同时,它又慷慨地向世界输出自身的文化能量,给异质文化以影响。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伴随着各民族融合交流的过程,在异域文化中珍惜、继承和发扬其自身的优秀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实际上是几千年来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吸纳、求同存异、对西方文化学习和借鉴的综合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以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品格,以汉字为标志性的符号载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构建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历程中,我们多以传统文化中象征性的符号为文化输出主体,如戏剧、武术、茉莉花、剪纸等等。由于选材层次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智慧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也导致了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生命价值、人生境界、人生态度的理解与体会,它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关怀济世、宽容博爱、尚义崇礼、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由此衍生出中华民族的重德精神、人格精神、务实精神、拼搏精神等等,这些立足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把握世界、引导人生经验的内在根据,在全球化的今天,仍具有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兴利除弊的“经世”精神和协调利益矛盾、振奋人心的重要作用,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打造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凝聚力在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中的价值取向,对华裔青少年具有普世价值和实际意义,更容易为青少年接受。

一是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家族观念。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父母恩情似海,子女对父母,对先祖怀有如山的深情,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以“树之根,水之源”比喻人的祖根,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寻根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思想正是海外华人寻根溯源的文化内核。它的主题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字,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团结的文化动力。

二是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蕴含着一种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努力向上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而且在民族危难时期更是激励中华民族力挽狂澜屹立东方。海外华裔在他们的血泪拼搏史中正是依靠着这种坚韧自强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地开创着海外家园,这种民族性格哺育海外华裔的自立精神。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以同根共祖的宗族观念和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为基础,形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它虽以忠君尽孝为表现形式,但忠诚烈士忧国忧民、舍身报国的无私品格为坚贞执着的民族气节埋下伏笔。到了近代,爱国主义达到一个新高潮,它被赋予了时代的主题,即救亡图强,维护主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寻求强国之路。在当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是对以往爱国主义的升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爱国主义虽然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始终保持其基本内涵,就是反对民族分裂、国家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畏艰险,建设和发展祖国,推动祖国的繁荣富强。

四是持中守和的内在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以“和”为最主流、最高的精神境界。“和”的精神,看似柔弱,实则刚强。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和无所不至的渗透性。正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和”的理念,一是天人协调,二是人伦和谐。天人协调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经》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永被恩泽的自然观。人伦和谐追求的是一张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适度,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稳定的伦常秩序。中华文化以群体为本位,强调家、族、宗、国,人际关系重伦理,重亲情,中华文化中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情怀,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平等待人的重要体现,表现出与人为善的高贵品格。“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中国优秀的“和合”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取向。

和谐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和平与发展也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中庸和和谐观作为解决华裔青少年对居住国和祖籍国所面临的政治、文化、人际交往方面的冲突时的原则主张,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必将为华裔青少年赢得广泛的朋友,向世界展现出来自东方的独特人格魅力。

五是完善自我的理想人格。儒家的理想人格,在于完善自我。儒家文化推崇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儒家“内圣外王”的主张——“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完善个人人格,才能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从修身起家推广到治国平天下。中华文化中是道德伦理修养,追求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小我而全大我,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独特品格。

六是“中国梦想”的当代精神总结。作为海外华裔新生代,他们关注中国,不仅仅希望了解中国的文明和历史,更渴望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人民意识,了解当代中华文化精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向世界展现一个怎样的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一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长期以来对意识形态的运作主要是在政治群体中进行,缺乏在对外传播中的智慧和技术含量,虽然强调主旋律,但是有时流于简单化,缺乏深刻的内容和严谨的逻辑。中国梦是凝练中华文化的旗帜口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实干兴邦的进取精神为纽带的中国精神。中国梦是联接世界华人至为重要的精神纽带,是多种声音传递一种话语,为增进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增强华裔文化认同提供了文化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让所有华夏子孙凝聚在一起的壮丽梦想,中国梦是一种凝聚力,把国家的发展从个人的视角凝聚起来,它感动着千万海外华侨华人,激起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让海外中华儿女归属感和荣誉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汉斯·摩根说过:“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武器,它可以提高国民士气,并随之增强国家实力,且正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会瓦解对手的士气。”[4]在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政治意识形态并存较量的局面下,“中国梦”的提出是一面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极具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感召力的旗帜,既增强国家凝聚力,增强海内外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国家的忠诚度,又占据了道义和法理的制高点。

(二)推动华文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催化作用

一是华文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基础性地位。华裔新生代主要是通过父母和媒体获得关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知识。由于受父母知识水平的限制和媒体可能偏颇、肤浅的宣传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真实情况和中国文化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要想提高华裔新生代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感,使其真正成长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牵线搭桥者,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途径之一就是改善和扩展华文教育。通过华文教育的推广,促进他们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得到有关知识。因此华文教育在华裔新生代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在全球化时代,汉语的强势崛起和成为另一大世界性语言成为不可抗拒的大趋势。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让华裔新生代学习汉语是认同中华文化“根”文化的重要手段,汉语教育并不以第一语言为教学目标,而是应该以“汉文化教育”为重,汉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尽可能吸收中华文化的营养,完善其先天不足的文化结构,使得他们能够把中华文化优秀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精神、品格、思维、才智中去,从而在异域的土壤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其次,了解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华文教育发展迅猛,尽管各国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及所面对的教育政策都不尽相同,华文教育的发展各有特色,但大致可做如下区分:一是深入发展型。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国。这些国家的华文教育在多元社会结构及相对宽松的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华文教育的基础相对坚实。二是逐步扩大型。主要包括泰国、越南、菲律宾、缅甸等国。这些国家的华文教育,虽然遭受多方的本土化压力,但因当地华人始终坚持,也得到了来自国内的支持,华文教育逐步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三、再生复兴型。主要包括印尼、柬埔寨等国。这些国家的华文教育曾一度中断,近年由于国家政策的松动和当地华社的热心推动,渐露曙光。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争取和华文教育的介入用力不可谓不大。目前,除了国务院侨办之外,教育部专门成立了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负责海外汉语推广工作,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各国建立3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到2009年,孔子学院的注册学员已近5万人,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0多万人。

第三,深刻了解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掣肘。长期以来,师资、教材、资金和教学四大问题是华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语言环境缺失,华裔青少年在家中接受的语言不是汉语而是当地土语或者汉语方言,一般进入正规的华校学习后才开始接触汉语。对华裔的汉语教学既是第二语言教育更是母语教育。因为身处缺乏良好学习使用汉语环境的社会,又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很难达到既掌握汉语语言技能又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目标和要求;二是教学对象不再单一,华裔与非华裔处于同校接受华语教学已成为东南亚华校的普遍现象,教育目标的不同对华裔学生也有影响,非华裔学生的比例增多可能会影响华文教学的课时和效果;三是教材和读物本土化不足,引进教材在实际使用上有局限性,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多元性,偏离生活实际和教学实际,华校普遍存在教材和读物不能满足师生需求的问题;四是师资短缺严重,华文教师很多都是当时华校的中学毕业生,并未受到专门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训练,基本功训练不足。这些当地老师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面偏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比较保守。尽管现有师资存在这些问题,由于华文教师待遇较差,导致了师资队伍人员流动率高,稳定性差,数量短缺严重的不容乐观的情况。

第四,理清对华裔新生代华文教育的发展思路。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华裔新生代华文教育工作战略意义的认识。把这项工作真正作为促进华侨华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利在千秋的育人工程,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汉语和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在世界汉语学习者中,着重关注华人、华侨,建立他们与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建立起祖国的巨大亲和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深化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对外要扩大教学规模和阵地,对内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二是实行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华文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首先应当对相应的课程进行调整,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汉语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其次应当适度更新教学内容,既要涵盖汉语和当地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地理历史等知识,让文化传统精神融于语言文字教学,把传承中华文化和传授谋生技能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校既是汉语教学的场所,又是学生家长、华人居民聚会场所,华校可以抓住这一定位,进一步扩大华校服务华人社会的功能。如华校可增设职业技术课程,如公务汉语、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重视职业定向和职业训练,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又如开班免费的英文补习班或数理化补习班,为新移民或准备在主流社会升学就业的华裔学生提供帮助。再如华校还可尝试开设一些知识普及型讲座,为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三是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针对华校师资普遍短缺的共性,培养专业化的合格当地师资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除了依靠当地自身力量培养师资以外,各国华校与中国的大学形成了联合培养师资及教师派遣的合作机制,华文教师不断被派回国内正规学习或中短期培训,中国也长期派遣教师到各地区培训师资和执教华文。围绕海外华文教育,国内有关部门召开多种形式的国际会议,各地区、各高校召开多种不同规模、不同专题的学术研讨会。有计划地邀请国外汉语专家、汉学家来华访问和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向国外大学赠送图书和汉语材料等,这些活动既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又扩大了汉语在华人世界的影响。

四是通过教育交流活动增进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邀请华裔青少年来祖国参观交流;开展华裔青少年的夏令营、冬令营;开展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中华同根文化行动”;举办儒家讲学团等方式,打造好“中国寻根之旅”的品牌,积极做好华裔青少年的工作,吸引更多的华裔新生代的来华做短期学习或系统的学历教育。各大高校可以与境外高校联合举办短期的“中国文化培训班”,让华裔青少年的语言学习深化到文化交流,有机会、有步奏地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同。美国正是通过积极利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通过对交流项目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实现其对交流学者的影响,而所选学科多是反映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学科,留学生通过美国文化的浸润,自然而然的成为美国文化的传播者。美国文化教育外交的思路和做法值得我们有选择的借鉴。

五是构建华文教育互动发展运作机制。“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已先后举办了八届研讨会。教学研讨会的召开,对各国交流华文教育经验和信息,取长补短,加强教育教学合作等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四地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大、方式多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国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参与进来。它们利用自己优势教学资源,与所在国在教材编写、师资培训、课题研究、人员互访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把华文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是建设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体系。近年来,国内外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利用多媒体创办网络华文学校,努力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华文教育,如新加坡正在筹建华文教学数码资源中心,马来西亚和泰国利用网络技术与中国开展远程教学。华文教育的发展将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扩展教育规模和发展空间。

(三)拓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路

要重构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就要试图引起以华裔新生代为受众对象的共鸣和认可,要充分考虑到华裔新生代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带有一种官方性的、严肃的、说教的、精英式的色彩,虽然能讲述道理,但是不一定能深入人心。中国文化需要以一种生活化、生动化、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面貌出现在青少年面前,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话题等方式地去传递中国文化。进入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西方年轻人开始不看报纸,不关心国际新闻。他们将更多的时间转向网络和其他新媒体。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传播对年轻人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更大。我们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当代中国精神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起点和依靠,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本质就是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有效传播,只有通过具有世界视角的、感染力、渗透性的多种渠道和方式,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用时尚、现代的元素去传播有着千年深厚积淀的优秀文化,才有可能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具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文化要成为被广泛接纳的世界主流文化,还任重而道远。

1.打造具有重大影响的对外文化项目品牌。打造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对外文化项目容易受到相关国家的认同和欢迎。例如已经成为品牌的“中法文化年”,以宏达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以大文化的视角诠释了中国,在法国和整个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承办、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文化节、电影节、艺术节、文物交流展等,用中国的符号展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用中国的大气打入西方主流社会,用中国的精彩感染大众。1945年9月出任助理国务卿的威廉·本顿更明确地指出,文化交流包括人员、图书、教育、艺术等交流手段是一种“慢媒介”,主要的作用是“影响精英人物”,着眼点是“长期的文化调整”;而无线电广和电影的宣传手段则是一种“快媒介”,在影响它的听众和观众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改变人们的见解和政治态度”的效果。[5]中国的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具有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在世界传播,用中国的欢乐感动世界的欢乐,将中国的狂欢变成世界的狂欢,已经在世界形成“春节名片”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要支持和鼓励文艺界人士或团体作为东方面孔活跃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培养中国的国际文化人才,利用如张艺谋、成龙、姚明、刘翔等人的世界明星效应来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

2.增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产品需要借助科技的包装和展示才能提高吸引力。在我国,科技水平跟不上西方国家开发和运用的速度,新技术进入文化交流领域,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促进文化交流的步子慢,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少。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文化产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科技含量高,尤其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大众传播媒体中的广泛运用,使得他们的文化产品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如美国电影、舞台剧、迪斯尼等文化产品对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各领域各阶层各年龄层次的人们都具有侵略性、植入性的影响。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引擎。要把握信息化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用高科技增强文化产品的可读性、可看性,提高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吸引力,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释放文化产品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插上翅膀。

3.多渠道地送文化出国。我国越来越重视推进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但长期以来,多是一种政府行为,但从经济和受众的角度考虑,光靠政府途径推动文化走出去是远远不够,多元化的渠道送文化出国是必然。如前文提到的学术媒体交流、国际旅游传播、大众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盈利性的文化贸易等。

要提高现代传播能力首先要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要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要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要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6]

文化贸易渠道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以经济或商品为依托,附加文化价值观念的推广。这个方式已经被西方国家证实非常行之有效,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一种传播渠道。如美国的“麦当劳文化”,具有浓重的美式重效率的文化偏好,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产品,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在中世纪起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输往世界,成为东方古老国度神秘、高贵、富有、先进的象征。这种固态物质的传播不仅能留存下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记忆,同时还会在唤起文化记忆的同时与当前文化产生互动,成为文化走出去的载体。,更直接的还是通过文化贸易,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生产出承载着一定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走出去。

大众媒介传播中的网络传播是不得不提的一种对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传播方式。它的互动性、参与性、开放性、平等性、时效性、视觉听觉触觉一体性使得网络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占据非同寻常的地位。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和渗透力,也突破了以往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将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边界消弭殆尽,将民族文化的壁垒冲击得支离破碎,这既为构建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机遇。网络传播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另一个重要的命题是为提高汉语文字在网络空间中的占有量,扩大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使负载中华文化的古今汉字,古今民族文字和各种有用的符号进入国际标准化的空间,以保证中华文化以其本来面貌保存、开发及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无障碍交流。”[7]

4.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学院的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学院以爱国主义为宗旨、在面向海外华侨华人,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研究和交流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推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中,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有着广阔的作为空间。中华文化学院应广泛开展以血缘、亲缘、地缘、文缘、业缘为基础,以姓氏文化、祖地文化、宗亲文化、民俗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以“海外杰青汇中华”、“公祭黄帝陵”、“中华同根文化行动”和各种恳亲大会等为载体的中华文化交流、宣传研讨活动,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作为海外文化统战工作的创新和亮点。

[1]林靖.新时期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解决[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2.

[2]Gilroy,Pau.l Di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A].KathrynWoodward.1[C].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U-niversity,1997.

[3]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汉斯·摩根.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72.

[5]弗兰克·柯维奇.美国对外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续][J].编译参考,1991(8).

[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7]李宇明.信息化条件下汉语走强的战略与举措[J].中国信息界.2004(15):9.

[8]金荣.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学院在新时期海外文化统战工作中的阵地作用[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

[9]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猜你喜欢

华文华裔新生代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新生代”学数学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