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西河郡建置沿革考
2013-08-15石春平
石春平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西河郡,大致位于今陕西东部、北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东部及山西西部、中部,在历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春秋战国开始,经两汉直到隋初,该郡建制一直存在。但是,无论是辖区范围还是属县数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先秦时期“西河”地名的出现
“西河”一词作为地名,古已有之。
《古本竹书纪年》载,夏朝曾在夏王胤甲时都于西河。谭其骧先生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其定位于安阳东南方向。[1]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在卫国西境(今河南滑县一带)分两支入海,西河即黄河分岔后西支河道及其沿岸地区(今河南浚县、滑县地区及其迤南、迤北一带)。[2]即《史记·楚世家》“王綪缴兰台,饮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发之乐也”[3]所称之“西河”。
另外,西河又指西部地区今陕晋交界的北南流向的黄河河段。因为此段黄河在冀州西,故云西河。“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索隐: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也。’正义:西河郡,今汾州也。尔雅云:‘两河间曰冀州。’礼记云:‘自东河至于西河。’河东故号龙门河为西河,汉因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云: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3]但钱穆先生认为“子夏居西河”之“西河”应为卫国西境之西河。[4]据此,笔者认为子夏既为魏文侯师,当在魏国之西河。又有“黑水、西河惟雍州。‘师古曰:西据黑水,东据西河。西河即龙门之河也,在冀州西,故曰西河’”。[5]
二、战国时期魏国创置西河郡
战国时,西河泛指魏国黄河以西与秦国相邻之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区为军事防守要地,魏国视其为险要。“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5]。魏文侯称其为“魏国之宝”[3],对其十分重视。史载: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3]。此时,魏国处于强盛时期,任用吴起为将。经过第一次河西之战(魏文侯二十七—三十八年,前419—前408年),攻取秦东部地区数座城池。而西河郡(又称河西郡)就应该设于此时。其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吴起也曾夸口:(自己)“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3]。史记索隐也赞“吴起相魏,西河称贤”[3]。根据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研究,战国时的郡主要设在边境地区,具有军事防守的性质,而守即为一郡之长,由将军充任,可征发一郡兵力,进行征伐。魏国委派吴起担任西河郡守,可见西河郡之重要。此外,赵国也曾屡次涉足这一地区。《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3]《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3]后来,魏与秦先后又进行三次河西之战,反复争夺该地区。最终在(秦惠文王六年,前332)第四次河西之战中,在秦国强大攻势下,魏军战败。“(秦惠文王)八年(前 330),魏纳河西地”。[3]至此,秦国全部收复被魏国夺占的河西地区,西河郡建制被废,其地归于内史官治。直到秦朝统一天下后,迄未正式设立西河郡。
三、西汉时期再度建置西河郡
汉代西河郡是北疆名郡,其设立与汉匈关系密切相关。
匈奴族是西汉时期活跃在中国北方的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从战国到秦代常扰乱北疆。秦朝时,曾为蒙恬所败,北徙。但秦“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带甲四十余万,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5]。秦末,“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3]。汉初,匈奴势力一度到达河南地南缘。高祖刘邦曾对其进行征伐,但遭平城之围,大败。于是转而采用和亲政策,直至汉武帝时期。
(一)汉武帝时期再置“西河郡”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以武力征伐匈奴。元朔二年(前127),汉将卫青击匈奴,收复陇西、上郡、北地郡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鉴于收复失地后的上郡辖区范围过大,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分上郡东部、北部和太原郡西部,置西河郡,属朔方州刺史部(东汉改属并州刺史部)。[6]全祖望曰:“战国魏郡,文侯以来即有之。然魏之西河自焦、虢、桃林之塞西抵关洛,其界最广。秦以其东界并入内史,而西界并入上郡。汉分置者,特秦上郡所属地耳。”[7]《汉书·地理志下》:“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莽曰归新。属并州。户十三万六千三百九十,口六十九万八千八百三十六。县三十六:富昌,驺虞,鹄泽,平定,美稷,中阳,乐街,徒经,皋狼,大成,广田,圜阴,益阑,平周,鸿门,蔺,宣武,千章,增山,圜阳,广衍,武车,虎猛,离石,谷罗,饶,方利,隰成,临水,土军,西都,平陆,阴山,觬是,博陵,盐官。”[5]西河郡的建置,对于巩固西汉北疆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汉官六种·汉官仪》称:“秦用李斯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或以川原,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治东冶之山,因名会稽。”[8]具体阐述了秦汉郡县名称的来历。据此可知,西河郡因处西河之地而得名。
(二)西河郡郡治
关于西汉时期西河郡郡治,主要有“富昌”(今内蒙古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和“平定”(今陕西神木县瑶镇遗址)两种说法。
持“平定”说得较多。《后汉书·顺帝纪》载:“丁亥,徙西河郡居离石。李贤注:‘西河本都平定县,至此徙于离石。’”[9]戴震云:“吉甫言理富昌县者,徒因地理志首列富昌故云。然《后汉书》始云:‘凡县名先书郡所治也。’孟坚作志未有斯例,凡以为汉西河郡治富昌者,谬也。”[10]清代考据学家王鸣盛曰:“阎若璩云,‘《郡国志》凡县名先书郡所治,此惟东汉则然,西汉不尔……’愚谓阎说是也,而有未尽者。”并举了“西河郡首富昌,不为治,治平定……而阎亦不知也”这个例子,同时表示同意戴震关于其辨误之说。[11]《中国历史地图集》亦然。[12]近人李子魁《汉百三郡国治所考》(载《禹贡》第六卷第六期)说法亦同。
但是,持“富昌”说者,亦占有相当数量。《元和郡县图志》:“汉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领县三十六,理富昌县,是也。 ”[13]《大清一统志》:“西河郡,治富昌县,在今废胜州界。后汉永和五年,移西河郡治离石县,献帝末废。”[14]傅恒云:“西河,汉郡,治富昌,故城在今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后汉移郡治离石,今山西汾州府永宁州是也。”[15]另外,清代考据学家阎若璩也主此说。[16]钱穆先生也认为:“西河郡,前汉治富昌,故城在今绥远境,而后汉治离石县,其所领诸县,皆夹黄河两岸。”[4]严耕望先生也认为郡治是首县富昌县。[17]当代学者马大正先生也同意此说。[18]
笔者认为《汉书·地理志》首列之县即为西汉郡国治所,虽不尽然,但是西河郡曾治富昌应是正确的。所以,可能是先治富昌,后徙治平定。[19]
(三)西河郡属县及辖区探索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河郡共有属县36个。对于其属县治城,史学界多有研究,但说法不一。《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中20个县可考,其中河西有12个(原上郡东部、北部),河东有8个(原太原郡西部)。另外16县,待考。
依据《水经注》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相关记载,推断西河郡辖区大致包括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山西石楼及陕西宜川以北的黄河沿岸地区。但关于其西界位置,史念海先生认为不应止于今杭锦旗以东,而应西移至今宁夏黄河以西,与朔方、北地两郡西界等齐。[20]与西汉其他诸郡比较,西河郡的面积不大,但所辖县数较多。特别是该郡辖区跨连黄河两岸,因邻近京畿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汉为抵御匈奴、加强边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推广内地郡县制外,还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社会特点,设置特殊管理机构——属国。宣帝五凤三年(前 54),“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处匈奴降者”[5]。 属国由属国都尉管理。据《汉书·地理志》可知,西河郡美稷,属国都尉治。出于军事需要,汉政府在西河地区还发展屯田,以提供军队补给,同时移民实边。史载:“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3]在西河地区设有专职农都尉。在居延汉简 214·33A(甲 1175A)中有“……以东至西河郡,十一农都尉官……”[21]的记载。1973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北20公里处一座汉代古城遗址内,曾发现一枚“西河农令”官印。[22]另外在西河地区发现的汉墓中有大量糜子、糜杆痕迹。[23]这些考古发现表明,汉政府在该地区曾设有专门的农都尉、农令管理屯田事务,农业必有一定规模的发展。特别是呼韩邪单于附汉以后,这一地区的农业一度呈现繁荣景象。
在西河郡境还建有边塞驻防系统——障塞。《汉书·地理志下》:“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师古曰:‘翁龙、埤是,二障名也。’”[5]边郡、属国的设置,屯田的开发,障塞、烽燧的建立,长城的修建,构成了西汉政府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严密边疆治理体系。这不仅巩固了边防,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西河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
四、“新”朝时期西河郡的短暂更名
西汉末年,国力衰弱。汉政府对边郡疲于应付,西河郡渐趋衰落。到王莽篡汉以后,改革调整郡、县建制,对郡县名称量易改。西河郡被改称归新郡,下属三十六县名称也多有更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富昌,莽曰富成。平定,莽曰阴平亭。乐街,莽曰截虏。徒经,莽曰廉耻。大成,莽曰好成。广田,莽曰广翰。圜阴,莽曰方阴。益阑,莽曰香阑。宣武,莽曰讨貉。武车,莽曰桓车。饶,莽曰饶衍。方利,莽曰广德。隰成,莽曰慈平亭。临水,莽曰监水。西都,莽曰五原亭。阴山,莽曰山宁。觬是,莽曰伏觬。博陵,莽曰助桓。[5]诸如此类,徒增混乱。
对行政区划的任意调整,导致地方行政秩序紊乱。加上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一系列错误政策,如将原已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和西域诸国统治者由“王”爵降为“侯”爵,“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5]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王莽末,四夷内侵”[9],战乱不断。西河郡在旷日持久的战乱中趋于荒残。此外,大量移民进入西河郡,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屯垦造成天然植被破坏、自然环境恶化,为后来土地退化埋下了隐患。[24]
五、东汉时期西河郡的恢复
(一)西河郡的重置与管理
东汉之初,中央政府忙于统一全国,无暇顾及北疆。匈奴乘机支持卢芳建立割据政权,不断扰乱边郡,建武“十三年(37),遂寇河东,州郡不能禁”[9]。甚至一度占有西河郡。后来,匈奴地区发生严重天灾,“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9]。另外,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单于之位,内乱不断,出现严重政治危机。天灾人祸导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实力大为削弱。东汉政府借机恢复西河郡。不过,这时西河郡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后汉书·郡国志五》载:“西河郡,武帝置,雒阳北千二百里也。十三城,户五千六百九十八,口二万八百三十八。离石,平定,美稷,乐街,中阳,皋狼,平周,平陆,益兰,圜阴,蔺,圜阳,广衍。 ”[9]与西汉相比,东汉西河郡属县数量从三十六减至十三。其辖区北界西界基本未变,南界则内缩至今山西石楼县南界附近,西线仅至伊金霍洛旗境,辖域大为缩小。而且减少的二十三县除大成划归朔方郡外,其余诸县多为废弃。由此可见,天灾人祸对西河地区产生的巨大影响。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省定襄郡,徙其民于西河”[9]。划西河郡隶于并州,使之成为真正的边郡。建武二十三年(47),南匈奴单于比称臣内附。建武二十六年 (50),东汉政府允许其带领部众入居塞内,在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林镇古城)设立单于庭。“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汉官仪》曰‘使匈奴中郎将屯西河美稷县’也”[9]。从此,使匈奴中郎将成为东汉王朝驻南匈奴牧区的常设军事机构,而西河郡美稷县城也长期成为其驻地。东汉王朝任用精明强干的将领担任使匈奴中郎将,执行镇抚并用的正确政策,使北疆出现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汉朝与南匈奴的关系也进入稳定的阶段。南匈奴的称臣内附使匈奴族人口大量进入并州西河郡境内,民族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强。
此外,东汉政府重新设置西汉末荒废的西河属国。即和帝永元二年(90),“复置西河、上郡属国都尉官”[9]。同时,设置农都尉等官员。
但是,西河郡地区未能保持持久的安定,南匈奴反叛时有发生。永初三年(109),“冬十月,南单于叛,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9]。 安帝延光元年(122),“虔人羌叛,攻谷罗城(谷罗城为西汉西河郡废城)”[9]。对于这些反叛活动,东汉政府都坚决予以镇压,西河郡勉为保全。
(二)西河郡的废弃
东汉中期,政治黑暗,对内迁的羌胡等族居民压迫剥削也日益加重,致使民变时起,“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仇怨”[9],以致于“滇零等自称‘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众遂大盛,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遂寇钞三辅,断陇道。湟中诸县粟石万钱,百姓死亡不可胜数。朝廷不能制,而转运难剧……”[9]。永和五年(140),“南匈奴左部句龙大人吾斯、车纽等叛,围美稷”[9]。由于大规模的羌乱爆发,永和五年(140)九月,“丁亥,徙西河郡居离石”[9]。 西河郡政府徙治离石(今山西吕梁市)后,南匈奴单于庭也随之南徙。从此,匈奴族人口大量进入并州河东地区。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羌胡各部族乘机作乱,西河郡渐废。《元和郡县志》载:“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已西尽云中、雁门、西河之间遂空。”(石州)“在秦为西河郡之离石县。灵帝末,黄巾大乱,百姓南奔,其郡遂废”[13]。另外,《太平寰宇记》云:离石,“汉旧县,属西河郡……后汉末荒废,为南单于庭左国城,是此地”[25]。
汉献帝时期,曹操陆续消灭各支割据势力,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统一北方,西河地区才渐趋安宁。西河郡曾一度改属冀州。建安“十八年(213)春正月庚寅,复《禹贡》九州。献帝春秋曰:‘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9]。建安二十一年(216),匈奴呼厨泉单于内附,曹操将其安置于内地,“听其部落散居六郡”[26]。所谓“六郡”包括西河、雁门、上郡、河东、新兴、太原。西河地区又恢复此前胡汉杂居的局势。史称:“魏初民少,西北诸部皆为戎居,内及京兆……朔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战场矣。 ”[27]这时,“西河”盖指西河郡旧地,真正的西河郡已不复存在,其他诸郡亦然。东汉政府无暇顾及边郡兴废,显赫一时的汉代西河郡终归解体。
六、结束语
“西河”最初为春秋时期秦晋两国间北南流向的黄河河段的名称。战国初期,成为魏国西河郡的专名。公元前330年,秦国接管西河郡地区,该郡被撤销,其地划归秦内史郡管辖。直到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西汉政府才再度建置西河郡,但这时的西河郡已与战国时不同,辖境北移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迄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西河郡自行解体,汉代西河郡共存在313年之久。综观西河郡的历史发展沿革,可以看出它经历了郡域由大变小、由西向东、由边疆向内地的变化。由于地处北疆,汉朝边地政局演变、民族政策调整对其兴衰影响很大。其间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深思。通过文章的探讨,希望为当今边疆开发与治理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1]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图说[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O].四明丛书本.
[8]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刘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清]戴震.戴东原集[O].四部丛刊景经韵楼本.
[11][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清]大清一统志[O].四部丛刊续编本.
[15][清]傅恒.通鉴辑览[O].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清]阎若璩.潜邱札记[O].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严耕望.汉书地志县首书者即郡国治所辨[J].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刊,1954(1).
[18]马大正.北疆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9]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0]史念海.新秦中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1).
[21]朱和平.汉代民屯说[J].农业考古,2004(1).
[22]杨泽蒙.鄂尔多斯汉代墓葬概述(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3]陆思贤.内蒙古伊盟出土三方汉代官印[J].文物,1997(5).
[24]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6).
[25][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6][唐]房玄龄等修.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