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对中国社会的警示作用分析
2013-08-15程辉
程 辉
(永城职业学院,河南 永城 476600)
一、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正处于新旧文化与思想交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本已不堪重负的中国人民身上,成为吸取这个多灾多难、瘦骨嶙峋的民族血液的顽瘤。尤其是几千年来的封建主义,将国人从思想、文化、行为习惯上束缚得滴水不漏,然而,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物极必反的社会与国际大环境之下,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成为点亮国人前途命运的“星星之火”。1915伊始,中国开始在文化上、思想上对封建主义进行揭露与反击,拉开了国人反封建的序幕。“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奏,在思想上直接起到了民主启蒙的作用,而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最具斗争精神的勇士,对推动民族思想解放、发展现代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第四卷第五号,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全文上下无不透露出对封建礼教的憎恶与痛恨,自《狂人日记》发表以后,其独特的文学格式与对社会体制深切的剖析,无不让读者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其对社会病理性的分析,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鲁迅先生曾说过:“《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小说中的主题意义大多通过“狂人”的形象表现出来。“狂人”本为正常人,然而,在这个社会大牢笼里,单独几个人的清醒却也是痛苦的,但其文字的流传却对整个社会民族起到了长远的启示作用。在任何社会体制或者社会形态中,体制的束缚、思想的束缚、文化的束缚都会对人性的发展产生不可预测的反作用,小说在最后总结出了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本质即“吃人”,而在看似无可救药的社会环境之中却也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应当如何从根源上改变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孩子是无辜的,为了避免他们长大以后也成为“吃人”的人,那么就应当从孩子的教育入手,从思想上、文化上解放他们,让他们真真正正地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非吃人的“野兽”。当然,鲁迅先生在近百年之前创作的《狂人日记》对今人、今时也同样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尤其是其对社会文化与思想束缚的分析、对人性的分析、对孩子教育的呐喊都成为当前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所在。
二、《狂人日记》的多重寓意分析
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时,正处于社会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但眼见着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社会上各种绝望情绪弥漫,国人却并未惊醒,鲁迅先生迫不得已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呐喊。尽管鲁迅先生自己对《狂人日记》的创作初衷理解为“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但是我们“总是从注释家那里看到一切,有时作者尽管并无此意”,而这可能是鲁迅先生所未能预料的结果,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狂人日记》具有多重寓意。
《狂人日记》在文体上突破了传统封建文学的文体形式,采用白话文来叙述,而在段落上也按照“日记”的形式,分序段进行记载,不过,日记却无时间,这并非作者疏漏,实乃寓意深刻。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为突出封建几千年吃人本质所特意留下的,正如文中所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作者使用新文体无情地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残酷本质,尤其是使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更是让更多国人能够从思想上彻底认清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而在《呐喊·自序》中关于《狂人日记》的创作缘由鲁迅解释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人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么?……我虽然白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颦.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从中可以揣测鲁迅先生虽觉得自己的呐喊在当时可能收效甚微,甚至使一些人兀自痛苦不堪,但在今后必定可以惊醒更多人,对后世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在《狂人日记》中,“狂人”本为一个善良人,在未认识到这个社会的本质之前,家人可包容相处,他也可算是一个“正常人”,然而,在回乡以后,无论是那“赵家狗”、“古久先生”,还是家人兄弟,他们都异类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开始醒悟,原来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人吃人,即使最亲的兄弟、亲人都互相分食,封建礼教的残酷可见一斑。另外,从《狂人日记》中还可以看到一种近乎无解的原罪精神,这来自于他与封建社会无法摆脱的血缘关系。“狂人”因“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他无法将自己与亲生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彻底划分开来,但却又为这层关系而痛苦不已,尤其是眼看着亲兄弟来“吃”自己,自己却仍然无法摆脱成为吃人的人的兄弟,最后只能大声疾呼:“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是传统礼教束缚人们的主要工具之一,大部分封建社会的悲剧都发生在家庭之中,然而,当你认清这个社会的现实本质时,却仍然无法逃脱社会牢笼的束缚,这是整个社会的沉沦,并非个人能力所能抗衡。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束缚人的体制,那就必须彻底推翻封建社会的纽带——礼教,从思想上解放国人,从而走向新生。
三、《狂人日记》对社会的警示作用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影响力的长远,而《狂人日记》从创作到现在已历经近百年时间,然而其对社会的分析与人性的剖析却仍然丝丝入扣,与现代社会具有许多共通之处。鄙人再三观览全文,始终觉得《狂人日记》既可刺古又可讽今,小说虽短,但却精悍不已,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一个“精神病人”的内心揣测,这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现象的鞭挞,只不过却显得苍白无力摆了。《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率先觉醒的部分知识分子或者革命志士,他虽然仅仅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但是却早已突破了时代的限制,传承到了现代。“狂人”并不是一个鼓励的群体,而是在某种社会大环境以及意识形态之中所必然形成的文化象征,孤独的清醒者独自对抗着无意识的集体,这本就是一种疯狂的行为,然而可怖的却并不仅仅只是群体性的沉睡,而是那所谓的启蒙者的集体有意识地联合,去与那些既成势力进行对抗。鲁迅先生在对抗这个吃人社会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也同样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而后进行自嘲式的自我批判,这可以说是对社会集体信仰缺失现象的一种批判,尤其是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依然守旧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之中,抱守残缺、因循守旧,最后哗众取宠、随波逐流。知识分子对社会信仰的集体冷漠是即是一种社会的不幸与悲哀,又是一种民族整体文化的乱象,他们是社会的启蒙者、引导者,但却未能坚守社会道德,反而更加功利性,这实际上就是这个社会的集体沉沦。
在当前的社会中,由于各种思潮的无序进入以及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分配的不公,导致社会在运作机制和人文精神上逐渐陷入了一种 “走极端”的怪圈之中。正如《狂人日记》所阐述的一样,在社会的病理剖析中,部分行政官员、社会名士、知识分子在自身行为上存在诸多不端,他们在“启蒙”别人的同时自己却干着别人不知道的勾当,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最为普遍的乱象。部分所谓的“先进人士”被腐朽的思想所侵蚀,正逐步向着封建官僚思想迈进,官场混迹、如鱼得水,民众不见、利益当先,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这就是吃人的人。
无论是一百年前的社会还是当今的社会,集体的社会信仰始终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纽带。鲁迅先生说社会如一个大牢笼,深陷其中的人却难以清醒,或者根本就不愿清醒过来,正如当前的社会一样,虽然社会的主体信仰仍然存在,然而大部分年轻人的思想却早已“集体迷失”,成为集体无信仰者中的一员。正如《狂人日记》中说:“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对他们造成伤害,但却无意中成为了“害人”群体中的成员。最为典型的便是当今社会中尊老爱幼、帮助他人行为的丧失,如漠视老人摔倒却不敢“搀扶”、猥亵幼女等等。作为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却在这种信仰缺失的环境中逐步退化,恪守基本道德良知的行为却反而被认为“傻”甚至受到伤害,这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在历经多次“吃人”的行为后,开始放弃规劝吃人的人向善,因为这已深入吃人者的骨髓,成为他们延续腐朽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家庭式的伦理道德在人性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吃人”在现代社会中可以理解为凌辱他人、损害他人,我们的社会中发生于家庭的悲剧数不胜数,对孩子的桎梏、对年迈父母的怠慢、家庭暴力等无不催生出无数的家庭伦理悲剧。而“狂人”虽然在外部环境的启发下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但却无法改变什么,最后只能呐喊“救救孩子”。而对待这个社会的乱象,所能做的也便是从教育制度上“救救孩子”,解放束缚这个社会未来的希望——孩子的思想,从思想上重塑足以让人遵循的社会信仰,从而逐步匡正社会错乱的脚步。
[1]张延体.从《狂人日记》看鲁迅的当代价值[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10).
[2]鲁迅杂文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汪大金.《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的主题与实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