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研究

2013-08-15

社科纵横 2013年6期
关键词:党政领导党政市长

高 彦

(甘肃省审计厅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概述

(一)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概念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是指由同一审计机关、在同一时段、对同一行政区域或同一部门或同一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相同任职期间,所做的决策、管理的主要经济活动取得的效果及个人廉政行为进行的鉴证和评价。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要复杂得多,实践上尚属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专门对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也能够对其他类型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研究和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借鉴和影响作用。

(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思路、特点

1.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思路。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一二三四”的审计工作思路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围绕科学,“以权定责,以责定评”,积极构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新模式。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思路是以财政性资金收支为基础,以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为主线,按照“突出重点、兼顾总体”的原则,合理确定党委书记、市长审计内容;以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为主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谁主持谁负责和谁签批谁负责”的原则,合理界定党委书记、市长应承担的责任;围绕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审计发现问题为基础,根据权力的运用情况以及遵守廉政规定等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

2.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特点。一是同时实施,规范管理。将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作为一个审计项目组织实施,即:出具一个通知书,审计实施结束后形成一份审计报告和两份审计结果报告。二是联合进点,合力推进。坚持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领导参加的联合进点制度,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领导从不同角度向被审计单位及相关部门领导、审计人员分别提出要求,增强了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审计“三性”,提高效能。即:全面性、双重性、重要性。实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把重大经纪事项的决策、执行全部纳入审计范围,可以有效克服过去单纯进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片面性,全面反映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联系

对地方党政领导实施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效的有效形式。党委和政府共同承担着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其责任具有广泛关联性和不可区分性。党委侧重管决策、管监督制度建设,政府侧重管实施、管具体事务管理,地方党政领导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主要是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监督权,决策、管理、执行、监督是一个互相交叉的连续过程。在辞海中对“党委”的解释是:“党委是中国共产党保证集体领导的组织体制,民主集中制在领导制度上的体现”,对“政府”的解释是:“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为:指导职能、服务职能、协调职能、监督职能、控制职能和保卫职能”。现阶段在我国地方经济工作中,党委和政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党领导一切”、“党政共抓经济工作”。

党领导一切,党委对政府具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权。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因此,在制定一个市的发展规划及重大经济决策事项上,市委对政府具有领导权,在界定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决策的重大经纪事项责任时,就可以明确地确认市委书记具有决定权,应负有首要责任。

党政共抓经济工作,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协调各方、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而政府管理经济工作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党委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不同职能就决定了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对于城乡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人口和资源环境关系、社会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等问题,对于中央和地方、当前和长远关系等问题的决策都需要经常委集体讨论,书记就具有最终拍板的权力,在对市委书记的审计评价时就应关注上述内容。而对于涉及到具体的地方财政收支管理、部门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执行经济管理政策等日常性工作,则在市长审计评价时重点关注。对地方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方式适应了地方党政领导经济目标一致,重大决策统一,经济责任相关,权力监督相同的特点,对促进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深化,提高审计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优势和不足

1.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优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具有常规审计无法比拟的优势,审计成效相比单个审计项目更显著。2012年以来,甘肃省积极探索对地方市委书记、市长经济责任实施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这是贯彻落实中央两办新规定、甘肃省两办实施办法的具体实践,是甘肃省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新举措。采取这一形势有很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提供全面真实的决策信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省委、省政府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依据。那么审计结果是否全面客观真实,决定着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程度。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将审计内容涵盖了全部性政府资金。不论市委书记、市长如何分工,他们的职责叠加在一起,必然包括了整个地州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不管是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还是重大经济事项等。这样有利于审计机关开展全面审计,了解掌握该市的全部情况。遇到情况和问题可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调查,从而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使审计结果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为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可信可靠可用的决策信息。(2)有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效率。开展市委书记、市长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虽然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任职时间可能不一致,但是,无论谁任职早或晚,他们必然有一阶段是共事的,因此对同一阶段的审计评价必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书记决策,市长执行”,在现阶段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区分哪个经济事项仅是书记参与的,哪个经济事项仅是市长参与的。市长的大部分重大事项,都是在书记和市长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因此,决策正确与否以及决策的好坏,一般情况下都关系党政两位一把手,双方都有责任。市长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必然影响到对市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评价。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审清楚一个事实,对两位领导干部的评价都有影响。尤其是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任职和离任的审计项目,这种作用更加明显。(3)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意见的落实。开展市委书记、市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能提高党政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两位党政一把手同时接受审计,也有利于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只审计一位领导时,另一位领导往往会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事不关己,能躲即躲,免得影响彼此关系。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面子上答应很好“马上改”,实际回访有时候就会反馈“领导没说”,造成审计部门还得再次找相关领导协调落实。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能避免这种尴尬局面,能同时审计同时出结果,同时落实整改意见,有利于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全面落实。

2.开展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不足。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经济责任界定有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当两位领导干部的审计结果报告同时提交时,审计评价责任界定不清成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明显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工作交叉的时候的确很多,当同一事项两个人共同参与时,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如何来界定成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难题。

四、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质量创新方法,深化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发展

目前,县处级及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全面开展,市、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实现常态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也在有序推进。在审计的内容上,也从最初的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逐步转变为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遵守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以及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

(二)促进法规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法律规范体系,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进程和法制化水平。一是从立法层面入手,完善国家审计法的相关条款,并制定高层次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法律地位,从立法的角度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依法独立履行。二是从法规规章入手,分层次出台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三是从操作指南入手,尽快制定适用于全社会、分类型、分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从总体上和具体审计类型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践操作中的指导原则、审计程序、审计级别、重点内容、组织实施、成果运用等方面予以详细规范。

(三)搭建有利平台,促进审计结果转化

健全和完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研究制定结果运用办法,探索创新结果运用平台和载体,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一是制定规范的审计结果运用方式。二是建立审计结果运用及审计整改反馈机制。三是加大审计公告力度。四是将干部离任或任前公示与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公示相结合。

(四)强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间合力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从党的建设和干部监督管理高度出发,主动协调、密切配合,深化审计结果运用,做到“三个结合”把审计结果运用与干部考察任用、教育培训、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完善干部监管机制;把审计结果运用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推动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把审计结果运用与促进健全体制机制结合起来,针对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五)提高人员素质,打造专业化、多层次、高水平的审计队伍

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除了财政财务政策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管理、领导科学知识也十分重要。具备了这个基础,审计评价和责任划分就能科学准确,审计分析也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提出切中时弊的意见、建议,更好地为党委政府考评干部和决策服务。

[1]吴敬琏.关键在于真正推进改革[J].中华英才,2011(1).

[2]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8).

[3]丁媛媛,王栋.开展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难点和对策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党政领导党政市长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好市长(外一则)
一张图看懂生态环境损害如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责任
市长给我娘送礼了
市长的爹
请市长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