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厌学调查与竞争性选择机制研究——基于消费者主权理论的解释

2013-08-15周阳敏

河南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集群消费者大学生

周阳敏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有关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公共课逃课率达50%以上。“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大学教育一直都在改革,包括实施“学分制”、“选课制”,在学生方面改变奖学金评比条件和发放措施,在教师方面改革评优、评奖、评先制度以激励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办法、改革课程内容等。

所谓“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其精髓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因素自主地任意选择课程、教师、课程门数等。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分制符合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趋势等(罗丹,2009)[3]。但与预期设想不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例如纪滨、马丽、姚文锐、汪小燕(2010)认为大学生选课主要是因为存在好奇心、教师吸引力、课程的功利性、开课时间设置趋利性、学分收费甚至还有从众因素等。笔者也发现,很多学校“学分制”和“选课制”都是“摆设”,因为你无课可选、无课能选,几乎还是指定课程、指定教师。

很显然,一旦指定课程,特别是指定教师之后,学生对于教师的选择就没有任何发言权了,这种“垄断”使得大学课堂枯燥而苍白。为此,一些学者建议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例如周建波、孙晓慧(1996)认为:引入“程度”竞争机制,既给教师施加有益的压力,也在教师间展开了竞争,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教师能够多开课、开好课、上好课;“程度”竞争机制的引入也能使学生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优秀的学生能够优先选课、优先选好课、优先获得学分甚至优先毕业等。很显然,这种“程度”竞争机制能够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改善师生关系,但由于在这种机制下课程范围的限定和课程教师的“绑定”,使得大学生也出现了究竟是选课程还是选老师的尴尬。

更有甚者如昆明工学院引入了“挂牌选课”制度,促使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竞争①直接结合。即把学时相同、要求一致的课程排在同一时间上课,学生先听后选。按专业将学生分成几片,每片5~6个专业,由5~6位教师上课,学生人数在300左右,学生只能在本片内选择教师。在开课后两三周内学生可以流动听课,流动听课结束后,一个教师接受听课学生人数无限制,而听课人数少于10人者则取消该班,学生重新选择其他教师听课,该教师另行安排。学生选定听课教师按新选班进行教学后,如果学生不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多次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不尊敬教师,不遵守课堂纪律,并且经教育不改,教师有权终止该生听课,则该生该门课程以不及格处理。事实证明,这种“双向选择”式的竞争性选择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逐年有所提高,而不及格率则有所下降,同时,教师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蔡乔方、孙隆熙,1989)[4]。

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程度”竞争机制还是“挂牌选课”制度依然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课程教师“绑定”问题。许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采取了因人设岗、因人设课的方式[5]。应该说,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在因人设课的机制下,特聘教授或大师级专家可以通过因人设课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并领导学术前沿,指引学术方向。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现在的大学因人设课的具体操作主要是基于高校管理体系凭借学术行政权力而实施的教学垄断,这就形成课程与教师的“绑定”,学术行政权力将极大地干扰大学生选课,并不能形成公平的竞争。

第二,目前少数实施“挂牌选课”制度的高校,包括上海大学等,几乎都只在全校性的公共课中推行,并没有涉及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或全部课程。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体系缺乏消费者主权观念,而高校缺乏对消费者——大学生——的真实调查和了解,对其的精神“产品”生产或知识“服务”不负责任。

“消费者主权理论”(Consumer Paramountcy Theory)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Fried Rich A.Hayek)提出来的,核心思想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到市场上选购所需的商品,这样就把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通过市场传达给生产者,于是所有生产者听从消费者的意见安排生产,提供消费者所需的商品。这就是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消费者借助于消费品市场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行使主权,向生产者“发布命令”。

很显然,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而“货币选票”的投向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根据消费者“货币选票”确定生产的数量、雇用的劳动和所需的生产资料,同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品种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获得最大利润②。

然而,遗憾的是,高校并没有将大学生当成消费者,而大学生自己也没有消费者主权观念。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问卷设计和样本特征,第三部分分析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办法。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特性

(一)问卷设计

2011年3月24日至4月3日,笔者通过课堂现场调查、网上调查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了解大学生选课的目的,有4个题目(第1、3、6、9题);第二类是了解大学生选课利用的途径或信息,有2个题目(第2、3题);第三类是了解大学生对教师上课方式的选择,有2个题目(第7、9题);第四类是了解当前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2个题目(第5、8题);第五类是大学生如何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或教师,有2个题目(第4、10题)。问卷还设计了调查对象的自身信息,包括专业、年级、性别等。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第9题既可以了解大学生对教师的上课方式的偏好,也可以了解大学生对其上课的目的或课程内容的看法等;通过第3题既可以了解大学生选课的目的,也可以了解其选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为了消除学生因出于对问卷调查目的的了解而产生倾向性的选择以致使本调查的结果出现偏差,我们特地将题目打乱而随机排列。

(二)样本特性

本次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回收问卷200份,通过网络调查③回收问卷23份,共回收223份,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为75.3%,符合社会调查技术方法的规范要求。同时,问卷在设计选项时设置了自添自主性答案,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自添率很高,占12.5%,这表明大学生对此次调查非常重视。同时,根据社会调查问卷有效性分析可见本次调查有效程度高,可信度也较高,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厌学逃学的原因探析

为了了解当前现状,我们特地设置了第4、5、8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数据表明,学生厌学并非真正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兴趣程度等。

事实上,我们通过更仔细的研究发现,同学中居然对讲课方式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对受欢迎教师的自身特征也有较高的要求,如下页表2所示。

将此两项进行对照,如图1所示。

从下页图1中发现,学生们其实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可以达到什么目标。例如采取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然而,学生们却并没有认同,其重合度仅仅为4.8%;对于启发式教学能够掌握思想的认同度居然只有2.38%。这说明除了引导各类教学方法之外,还要注重教学方式本身的宣传和教育。

表1 厌学、逃学调查结果统计

表2 讲课方式与受欢迎的教师特征统计结果

图1 学生需求与教授方式的对照

表3 模型1的回归结果(只保留系数和t检验统计值)

为了进一步研究教师方面的因素对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影响情况,笔者选取上课时的表现(b)为因变量,选取教师特征为自变量,则可以得到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模型(1)的整体比较显著(R=0.87;F=2.346),而主要变量的t检验都比较显著,只有知名度高、外貌英俊和是否毕业于名牌大学等指标的t检验没有通过,而且其值比较小。由此看出,语言幽默的影响程度最高,系数高达2.667,认真负责也是学生们比较看重的一个因素,其系数也高达1.0085,而知识丰富、富有激情与互动等变量都有正的影响。

通过进一步探析厌学、逃学的原因,笔者发现学生一开始就“错”了,既有客观的“错”,也有主观的“错”,也就是说,学生们在选课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如表4所示。

为了印证上述结果,我们从表4的最后一列可以看出,许多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居然是考试是否容易通过,占52.98%,而上课是否点名也居然排在了第二位(36.79%),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都只占1/3左右而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这充分说明学生们选课一开始就目的不纯,值得各方关注。

为了进一步研究学生选课目的和信息渠道对厌学逃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我们进行了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模型(2)的R值为0.466,F值为2.598,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整个模型也比较显著。分析发现,除了拓宽知识面没有通过t显著性检验外,选课目的几乎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回归系数为负,这表明学生们越是感兴趣的选课,其逃课的概率就越低;而凑学分和迫于社会与职业压力等都比较显著,其系数也比较高(接近1),这表明越是为了凑学分或社会压力,其逃课率越高。

另外,是否点名和考试是否通过都成为厌学逃学的重要原因,而其系数也比较高;而注重内容和方式则成为学生积极求学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如果许多学生一开始就以目的不纯的方式选课,或者选课时依据的信息渠道。

更重要的是,笔者还对学生如何面对不称职的教师或者如何面对他们不喜欢的教师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得到了比较有意思的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众多学生面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或课时,通常都采取消极反抗的方式,即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情,比例高达3/4(75%),占第一位。非常遗憾的是,在正向的积极反抗方式中,却没有人愿意采取到教务处或学校的有关部门提建议要求更换教师。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许多学生说,他们曾经在大二的时候采取过这种行动,但是学校教务系统反应迟钝,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的诉求,因此,他们对学校彻底失望了。于是,他们遇见好的教师就好好听,遇见不好的教师,就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进行抵制。

这里,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正是因为学校对学生消费主权的漠视,使得学生也变得对自己的权利漠视起来。笔者认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必须认真反思这些问题,也必须重视本科学生的消费主权。

事实上,我们的学生确实是“太听话”了,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1.19%的同学选择了负向的积极抵抗,即采取措施让教师难堪。笔者认为,这并不表明学生们真的很“善良”,而是表明他们对自身权利的认识不够,或者在遭遇一次次的碰壁后而不得不变得麻木了。

表4 选课目的与选课所需信息渠道统计结果

表5 选课目的、信息渠道的厌学逃学影响机制的回归模型(2)

表6 学生应对不喜欢教师的态度方法的统计结果

更进一步,笔者将第10题的选项3和2作为分组变量,可以得到比较有意思的结果,如表7所示。为了节省篇幅,我们特地去掉无意义的变量,而只保留有价值的信息。

从表7可以发现,凑学分、拓宽知识面、迫于社会压力等对于积极的学习者和消极的学习者都是无差异的,换句话说,无论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当时的初衷都是基本一致的,要么都是为了拓宽知识面,要么都面临相似的社会压力或就业压力等。唯独在对于兴趣来说两者之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且积极的学习者更多地出于发展兴趣的需要。

四、建议及结论

(一)建立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对接的社会环境,增强本科生教育的实际效果

事实上“产”“学”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的研究主题之一,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例如Rakesh Basant等(2007)研究发现在两个印度城市之间存在着大量不同的工业和学术界的联系。Eric Hershberg等(2007)分析了“产”“学”联系的必要性,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不再仅仅满足于教育和科技技能传授的传统角色,而公司(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发现企业内部研究力量严重缺乏,而且研究成本高昂,如果研究任务外派给大学研究,或者与研究机构或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可以获得巨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逆反的研究也存在。例如Peter Brimble等(2007)分析发现,泰国大学的刚性结构、不愿意与企业合作、泰国官僚作风导致泰国UILs体制很弱。而Toshihiro ICodama(2008)分析了构建大学与企业之间有效技术转让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发达的吸收能力(特别涉及隐性知识方面所必需的)的中介组织和公司。Chihiro Watanabe等(2009)研究指出,知识密集型行业,如软件产业,离开合格的人力资源供给是无法发展的,学术界的一个作用就是人力资源的充足保证;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关于软件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就有了更实际的工作重点,这不仅增强了学术机构的声誉,也促进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创新的产品。而Dong-Won Sohn等(2007)发现,韩国的大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是通过研究成果的转移,而是通过高质量毕业生的训练和教育而间接地起了重要作用。Elisa Giuliani等(2009)分析了影响U-I关系形成以及区域集群中公司使用U-I关系向其他公司转移知识的因素等,来评价这种关系的价值。Elisa Giuliani(2010)的实证结果显示,研究人员的个人特征,如学术系统的中心地位、年龄、性别,比发表学术论文或正式学位更关键,而机构的具体情况在形成研究人员参与企业界的倾向中也发挥了作用。然而遗憾的是,对于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却鲜有提及,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关系与“产”“学”关系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表7 态度分组变量下学生选课与渠道的显著性检验

在现实中,经济发展以产业集群为重要基础,产业集群是形成学科集群前提,而学科集群是促进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体现学生消费者主权意识,积极改进本科生教育方式

由于当前学生消费者主权意识比较淡薄,为了与学分制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消费者主权,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学生消费者主权观念的宣传,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并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消费者权利,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消极厌学和逃学的现状。

第二,改变单课式设置和单课式教学,对学科进行集群式发展和课程板块式改革,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师团队,从而形成“门类”课,例如,将“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服务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营销学”门类课,作为课程集群,并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学大楼(甚至同一楼层)不同教室授课,这样,所有需求“营销学”课程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位老师的“营销学”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第三,积极引导优秀教师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教学,启发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课程的讲解甚至直接授课,这对于本科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对教师进行分类培养,引导教师按最有优势的领域和最有优势的教学模式分流,形成专业性的本科生教学团队、研究生教学团队、MBA教学团队、EMBA教学团队以及专科生教学团队等,并适当地鼓励部分科研能力强而教学能力欠缺的教师从事专业的科研工作,与教学教师形成团队。笔者认为,不能期望每个教师都是全能冠军,事实上也做不到,因此,应改变当前一个老师同时上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MBA等课的局面,做到专业和专一。

第五,改善当前选课信息渠道单一的局面,尤其是加大“师兄师姐”的信息传递(调研发现,这也是最有效的信息渠道)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选课,也有利于教师为了品牌和声誉而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笔者一直致力于跟踪前沿文献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使得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觉耳目一新,在接受老师的同时,接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思维的系统性训练。

第六,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整合高校的优势学科成为学科集群和课程集群,结合产业发展并整合成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联合发展与协同创新的机制,既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科发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高校教师应尽量将自身参与企业管理的经验和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上升为新的理论,这样做既可提升理论水平,也可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直接面对社会需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引导部分优秀学生参与项目,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把他们的这些“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内容,既能使其他学生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也能使其他学生快速地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素材。

第七,组建实验班,并实行淘汰机制,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这一做法在浙江大学推行了10多年,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极大地促进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这也是浙江大学在2011年能够成功地登上中国高校排行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依次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本科生之间的选课的竞争和老师之间的“被选课”的竞争是构成“同课异师”竞争性选择机制的核心内容,而核心之核心在于优秀的学生对应选择了优秀教师,而同样优秀的教师也选择了优秀的学生(双向的选择),这种机制既鼓励教师之间的竞争,也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笔者认为,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厌学逃学的根本之道,也是提升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根本之道。

注释:

①原文作者介绍“挂牌选课”时混淆了间接竞争和直接竞争的异同。笔者认为,“挂牌选课”带来的直接竞争比“评优评奖”等的间接竞争机制要优越得多,而且由学生直接选择,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②“消费者主权”最早见于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来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都把“消费者主权”看成是市场关系中的最重要原则。

③参阅中国反垄断网、人大经济论坛和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等发布的调查问卷及回收情况。

[1]李期.当代中国大学生厌学现象浅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4):18—21.

[2]李正春,屈金涛.个人和家庭因素影响高校学生选课的分析和研究[J].科教文汇,2009,(11):7—8.

[2]罗丹.自由选课背景下大学生需求分析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4):123—124.

[4]蔡乔方,孙隆熙.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89,(2).

[5]纪滨,等.大学生选课心理与影响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3—144.(E-mail:yuid@163.com)

猜你喜欢

集群消费者大学生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大学生之歌
知识付费消费者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