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员损伤因素比较与预防

2013-08-15朱雪颖张海猛池爱平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动作

朱雪颖,张海猛,池爱平

健美操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快,它并不局限于竞技比赛以及俱乐部,已经成为了大众的宠儿。因健美操是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伴奏下,采用大量的跑跳和有多关节参与的动作练习,因此训练中容易发生损伤。

1 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员损伤情况比较

1.1 运动损伤原因比较

大众健美操动作简单易行,属于有氧运动,伴有舞蹈风格,动作优美,活泼多变,富有弹性,小关节活动多,动作多不对称,而且动作连续,节数多,持续时间长,练习密度大,从局部到整体全面发展身体,能消除多余体脂,增加肌肉弹性,培养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增加动作韵味,塑造优美体型等。通常情况下认为这种锻炼不会发生运动损伤,但如果不注意科学的锻炼也会造成损伤,而这些损伤又相对竞技健美操而言比例不算太高而被忽视。通过查阅大量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表明,大众健美操锻炼者损伤率较高[1]。

竞技健美操主要目的是“竞技”,比赛是在105±5 s的时间配合音乐完成许多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即每10 s达到25-28拍,运动员心率可达180-200次/min[2]。随着竞技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发展,动作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全面,负荷强度越来越高,在追求高水平的竞技能力以取得优秀运动成绩压力下,往往进行着高负荷、大强度的训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也越严重。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伤病率为100﹪,而且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训练年限的加长,受伤次数逐渐增大[3]。

根据文献[1-3],对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者损伤原因的比较结果进行归纳,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者损伤原因比较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大众健美操运动者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对练习开始时的准备活动及练习结束时的放松活动不重视,其次是身体素质差、动作技术错误、场地设施条件差、训练内容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等。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原因集中在项目本身特点,主要表现在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运动负荷过重、注意力不集中、结束时的整理活动不充分等。

1.2 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损伤部位的比较

龙晓卫对2000名选修健美操课的女大学生和参加俱乐部锻炼者的调查显示,健美操训练者发生运动损伤主要有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损伤、各类炎症三种[4]。

张艳青对23名国家竞技健美操健将运动员调查显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急性损伤明显多于慢性损伤,上肢和下肢支撑器官的创伤程度相对严重,腰的损伤率也较高。这与竞技健美操的动作特点和身体局部结构的薄弱环节以及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紧密相关[3]。

根据文献[3-4]对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者损伤部位的比较结果进行归纳,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部位的比较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大众健美操运动者损伤部位集中在下肢,上肢肩的损伤较多,腰的损伤也会发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损伤在身体各部位都会发生,而且由于托举及支撑动作造成的腕关节损伤较严重。两个水平的颈部损伤也都频频发生。

2 不同水平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不同水平的健美操运动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平不同,受伤原因及部位也不同,因此应该对不同水平的运动者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2.1 大众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大众健美操属于集体运动,不同人群都能参加,锻炼者的年龄也不同。一般训练都在就近的空白场地或广场,好点的场地就是俱乐部,学生就在操场或体育馆。有些锻炼者是为了缓解压力,宣泄心情,因此在运动时思想上麻痹大意,疏忽,持无所谓态度,注意力不集中盲目或冒失进行训练,还有部分锻炼者对健美操的认识不足,在锻炼时不做准备活动,结束时也不做放松活动,穿着不适,尤其是鞋的不适。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损伤,针对这些因素对大众健美操运动者建议以下预防措施:

1)准备活动要充分,身体预热后再做正式练习,练习结束也要做放松活动。

2)训练内容、结构、运动负荷要根据练习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

3)身体、心理状态不佳时,应降低或调整运动量与练习强度。

4)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和易伤部位的实效训练,增强关节的肌肉力量和韧带的弹性,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5)改正不正确的动作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6)改善场地设备条件及周围环境,注意运动时的着装,穿有弹性、防滑的鞋。

7)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2 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主要类型为急性损伤,损伤程度表现出以中轻度为主,有2/3发生在赛前训练周[3]。技术伤大都属于慢性损伤,是随着专门技术的多次运用或技术的不正确而对机体局部造成了疲劳积累,进而不断对运动系统各器官产生微细磨损,长此以往,造成慢性劳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损伤与运动项目本身特征有关,因此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高体能储备,重视身体全面训练。

2)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3)重视动作技术的分析和研究

4)注重准备活动的强度以及距正式训练的时间间隔

5)注意调节心理情绪因素

6)重视训练后的放松运动及恢复措施

7)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护

3 健美操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体育运动损伤的康复目标是在达到普通人群康复目标的基础上,恢复与发展机体对损伤的适应能力,然后借助科学的康复训练,发展机体对损伤的正向适应,使损伤痊愈及功能恢复。竞技运动员要在损伤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参加训练比赛,发挥高水平竞技能力[6]。

3.1 冷却疗法

冷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中,除了用于急性创伤的止血、止痛以及抑制肿胀的早期治疗外,还可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期治疗和慢性损伤的康复治疗[7]。软组织受伤后24-72 h是使用冷疗的最佳时机,能减少血液,控制出血,延缓血肿的形成,降低炎症的反应,是控制炎症反应的重要疗法[8]。一般处理时除了采用冰敷外,还应执行压迫、抬高患处及休息(RICE)的急性期处理原则[9]。康复期使用冷疗,一方面是由于冷疗的止痛效果,让患者提早活动,维持肌肉力量,缩短恢复时间;而另一方面冷刺激停止后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有利于组织活动并且代谢坏死组织,帮助组织带走代谢产物[10]。

常用的冷疗有冰浸泡法、冰棒按摩法、冰袋冷敷法、冰裹法等。冷疗的时间一般持续10~15 min应根据运动员的感觉情况来决定其时间长短。在皮肤上进行直接的、长时间的冰敷有可能引起皮肤冻伤或神经损伤,一般建议在冰敷时冰袋与皮肤之间应隔一层湿毛巾,冰敷时间不能超过30 min,经比较表浅的部位,冰敷时间不应超过10 min[11]。

3.2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指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疗、光疗、超声治疗、磁疗、矿物质和机械等因素作用于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为了使运动员尽快恢复,能正常参加训练或比赛,常使用一些物理疗法:①镇痛、镇静:选择低中频脉冲电流、直流电等;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选择低中频脉冲电流、直流电、高频电流、紫外线等;③促进伤口愈合:高频电流、小剂量紫外线等;④抗痉挛:低中频脉冲电流、高频电流、红外线等;⑤防治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肌萎缩:低中频脉冲电流等。为了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理疗方法综合应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12]

3.3 中药熏蒸法

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草药及中医内病外治,通过药疗热熏的协同作用,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清除代谢产物,促进血管内皮增生,逐渐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而原有的血凝块、坏死组织,可被酶分解、吸收[13],也可以改善组织营养,加速炎症致痛介质的清除,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降低骨骼肌、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松弛肌肉,缓解痉挛[14]。中药熏蒸的机制为:通过汽化的药液分子在压力作用下高速向患部肌肤进行喷射,通过扩张的毛孔,疏松的肌肤渗透患部,不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对患部具有按摩治疗效果[15]。关于熏蒸时间,一般软组织损伤在伤后24h后即可进行。对于骨折损伤者在不造成骨折移位的情况下,可尽早熏洗,特别是有关节僵硬、粘连者,在熏洗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功能锻炼,并配合局部推拿,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骨折患者在早期或中期骨折尚不稳定者不能选用本法。

3.4 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指以功能为主体进行评测,找出潜在的功能障碍及功能潜力,并利用活动涉及的具体动作开展功能训练[16]。渐进性功能训练不仅应用于体能训练,在伤后运动康复实践中也能循序渐进地帮助运动员或受伤者逐渐恢复体能及重塑肌肉功能,并在较低一级基础动作正确的完成前提下,推动其向更高水平的功能目标迈进,从而改善运动负荷,为伤者安全的重返运动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手段。运动损伤康复的功能训练内容包括:纠正错误动作的训练、增加代偿功能的训练、加强局部肌力的训练、改善肌力平衡的训练、改善关节活动的训练等。

健美操运动中的落地缓冲、制动是运动损伤的多发时段,这与损伤部位的关节稳固性差、肌肉力量薄弱、身体重心不稳定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促进局部肿胀的消退,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防止关节的粘连僵硬和促使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必须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进行功能的锻炼。功能训练的方法有体能康复训练法、水中康复训练法、核心肌力训练法等。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按照每个患者的损伤情况,遵循适当的运动损伤原则,不同的部位要做不同的、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这样才能使损伤部位康复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功能训练中,也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每一个康复环节的锻炼,不能盲目进行超负荷的练习,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使伤情恶化。

4 小结

为了使健美操运动在我国更好的发展,了解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对预防损伤有着指导意义,针对发病的内外因素进行干预,争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各种康复方法使损伤者尽快的恢复运动功能,希望训练者借鉴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互相交流,为运动员损伤后的康复寻找更快更有效的方法。

[1] 冯立君,徐建斌.浅析大众健身操锻炼者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J].体育致富向导,2010(1).

[2] 马鸿涛.竞技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艳青.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4] 龙晓卫.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J].体育科技,2007(2).

[5] 边大侠.对我国不同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6] 张 鹏.临床康复与竞技运动损伤康复的差异分析[J].体育科研,2011(5).

[7] Olaviv A.Efficacy of cold gel f or soft tissue injures[J].The A-merican Jour nal of Sport Med,2003,31(3):680.

[8] Michael T C Liang,Huey-Fen Su and Ning-Yuean Lee.Skin temperature and skin blood flow affect bioelectric i mpedance st udy of female fat-free mass[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Exercise,2000,32(1):22.

[9] Chukuka S,Enwemeka,Chris A.Soft tissue ther modynamics bef ore,during and after cold pact t herapy[J].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Exercise,2002,34(1):45.

[10]Michael T C Liang,Huey-Fen Su and Ning-Yuean Lee.Skin temperature and skin blood flow affect bioelectric i mpedance st udy of female fat-free mass[J].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Exercise,2000,32(1):221.

[11]刘晓光.冷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6(2).

[12]童 红.运动损伤的物理疗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13]兰培敏,王平仁.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3(8).

[14]金 岷.中药熏洗法治疗骨伤疾病13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1(5).

[15]万 玲.中药熏蒸法对软组织挫伤中后期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医中药,2011(19).

[16]矫 玮,高 颀,钱菁华,等.功能康复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离心力量训练[J].体育科研,2011(5).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动作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动作描写要具体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运动员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