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2013-08-15刘洋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媒介形式民族

刘洋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1 引言

互联网帮助体育文化传播更趋大众化。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多民族体育文化形式多样的情况下,人们接触体育文化的途径不再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或者纸质媒体,人们想要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时,只要打开电脑,一切均可呈现,世界各地的人们要了解中国民族体育,也只需要键入网址。媒介形式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进步,传媒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使先进的传媒媒介,逐步出现在现代生活当中,并得到广泛应用。世界早期的电影,大约在1895年形成,我国始于1896年。以广播形式出现的现代传媒载体是进入电子时代的事情,1922年底,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1923年3月18日,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办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国人刘瀚自创了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电话作为现代传媒媒介形式,在我国出现于1987年11月,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至于计算机网络,它作为现代传媒媒介登上传媒舞台的时间,则是在1946年,世界第一台大规模电子数字计算机,产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比较其他人类文明进步,现代传媒的发展成果相对殷实丰厚,以致形成了现在在各种现代传媒媒介形式之间,形成立体交叉、相互依存与互动的良好应用局面,给人们猎取更广泛的信息,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空间与平台,在信息的传递中有了多而广、全而快的社会效果。

2 数字化时代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互联网沟通平台非常发达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民族体育传播的途径,提高传播的效率是重点。“船舶”一词,最早被使用的时间和场所,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43年《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在信息传媒领域,首次作为术语使用。发展到今天,现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现代传媒是指在传统传媒,如在简单纸质载体基础上,经过逐步演化和发展起来的,那种涵盖多种元素信息物质载体的,新型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物质工具的总称,其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书刊、杂志及报纸等,自从计算机得到发展并普及以后,多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计算机互联网中,亦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媒体。其实,随着移动电话传媒信息功能的的增加,便在传播信息途径的不断技改中,正在持续丰富着它的使用功能,在满足过去它只能接打电话的同时,到现在已经进化或丰富到了具有传媒作用的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工具,它也跻身于现代传媒的一种新形式。

民族文化的发展源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借助于网络信息传媒来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分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这是现代传媒发展到今天,在人们认知中所出现的感知结果,是对现代传媒媒介的一种狭隘理解,即狭义的概念。广义的现代传媒,其元素应该是在简单纸质媒介之后,发展并出现的所有信息物质载体形式,如书籍、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等,并且这些形式,都是现在人们看到的现代传媒发展结果的前身,它们均属于现代传媒媒介的范畴。传媒主要是信息的中介体及其所传送的信息,他们传播的信息一般较为具体,并以现代传媒载体形式,而实现这些信息的传播使命。互联网与多媒体更增添了现代传媒放满的羽翼,未来,传媒还会得到更前卫的发展。在当今时代,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和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面对新形势,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作出抉择,要以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以积极的姿态把本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发扬光大。

3 数字化时代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

3.1 传统体育产业坚持市场品牌化发展之路

传统体育项目必须顺应市场规律,以竞争的态度去争取观众、争取市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照营销理论中所指的品牌文化建设理论,通过树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品牌,以品牌促经济,以经济促文化,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纵观现代传媒文化下的传媒媒介,正如麦克卢汉认为的那样,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重要的不是信息内容,而是运载信息的媒介形式。媒介形态的变化,一般体现在传播媒介的转换,它们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竞争的压力、政治的迫求以及社会进步和技术更新间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所推进的。人类利用传媒媒介,传递各种生产和生活所需信息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各种现代媒介的进化、革新与发展,都一直遵循着共同演化与共同生存、原本形态改进与转化、信息形态增值、不断求取良好生存、挑战机遇与满足社会需要和尽量延时任何一种媒介寿命等原则,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着,以致使各种现代传媒媒介,均成为了大众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经济的续发展与增长,文化的长足进步,人类活动的宽泛与智能化等要素的变化,均催生着现代传媒媒介,不断贴近阶级、集团或势力所需要的服务边缘。为此,现代传媒媒介,在今后或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会不断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向前发展。值此传统体育项目陷人低谷之际,宜采取传统体育产业坚持市场品牌化发展之路、传统体育文化与传媒相结合等对策,为新时期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注人新活力。

3.2 传统体育文化与传媒相结合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媒体成为了信息强有力的载体,逐渐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助推器,因此,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特别是将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张名片,走出国门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将体育文化与媒介进行有机结合是必经之路。要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构建体育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以电视传播为例,需要将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的前期准备、节目策划、后期销售、体育文化衍生品的发展等,都纳人到体育发展的产业链条中。与此同时,还应以电视节目作为基本的材料,生产相关的衍生品,比如杂志、图书、纪念品等,并将这些体育文化产业的衍生品销往国内外的文化市场与电视台,以形成相互呼应的宣传发展势头,扩大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第二,强化传统体育文化与人们实际生活的对应与联系,这一点,借助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文化特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不难实现的,但在设计传播渠道时,一定要注意加入产业化、市场化的设计元素,以经济为推手,实现文化传播的根本目标。

[1]万义,白晋湘,屈杰.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2(01).

[2]彭福栋,戚一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4).

[3]邓星华.现代体育传播研究[J].体育科学,2011(10).

猜你喜欢

媒介形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多元民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