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的探索与实践
2013-08-15何森林
何森林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威远 642469)
1 引言
企业的成本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的高低,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集中反映,它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把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是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之举,是企业获利发展的源泉。在企业减利因素增多的形势下,降低生产成本是撬动市场、开拓市场的支点,是参与竞争、确保生存发展的法宝。在钢铁联合企业中,产品的成本费用主要由物耗费、人工费和财务费用组成。而物耗费用占到总体费用的75%以上,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就需要控制好物耗费用,而物耗费用控制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生产技术指标上。
生产技术指标是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数量反映,可反映各种技术经济现象与过程相互依存的多种关系,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成果。各企业都有一套与本企业的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动力以及产品特点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指标。抓好生产技术指标,可查明与挖掘生产潜力,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可考核生产技术活动的经济效果,以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改善产品质量;可评价各种技术方案,为技术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成渝钒钛公司始终把生产技术指标摆在成本控制的第一位。2013年,成渝钒钛公司进一步将生产技术指标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先后形成了生产技术指标分析例会制度、生产技术指标管理制度、设立了生产技术指标项目,组成项目组对生产技术指标管理进行推进。
2 抓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的基本做法
2.1 行业对标找潜能,重点攻关提指标
对标与挖潜是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工作的两个阶段,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对标为挖潜提供依据、创造条件,是挖潜的前提;挖潜是对标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对标,挖潜则无从下手;没有挖潜,对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字面上,见不到实效。所以二者必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成渝钒钛公司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免将二者分割开来、以免使对标挖潜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使对标挖潜活动出现虎头蛇尾,难以坚持下去。
为做好对标工作,成渝钒钛公司根据自身设备、技术、产品结构的特点,寻找国内钢铁行业同等或相近水平的企业进行对比,找到其做得好的或我们需要改进的生产技术指标,并加强对这些企业生产运作、技术革新、指标提升的关注和信息了解、数据收集,确保这些对标指标的准确性;找到对这些生产技术指标的控制手段、方法和控制技术,为本公司挖潜提供数据支撑、技术支持,为对标挖潜创造良好的条件。2013年,成渝钒钛公司通过考察学习,充分了解全国同行业的生产技术指标。重点关注川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行业生产技术指标水平,在各重要工序设定了重点关注生产技术指标,并锁定这些指标设定了目标,落实了相关负责人。成渝钒钛公司通过采取外出考察学习其控制技术、管理办法和操作手段,强化自身管理、技术提升和优化操作等,不断推进对标指标的提高。
2.2 项目配套管理,促进指标提升
针对生产技术指标管理,仅仅只盯住生产技术指标是不够的,是有局限性的。为此,成渝钒钛公司领导高瞻远瞩,重视其他相关的配套管理,以进一步促进生产、技术指标的提升。而科技降成本项目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针对科技降成本项目管理,成渝钒钛公司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形成了适合成渝钒钛公司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目前成渝钒钛公司科技降成本项目做到了:对各单位制定了降成本指标;鼓励全员参与科技降成本,用专门的科技基金进行激励。由于项目管理制度清晰,流程明确,监控严格,激励兑现及时,目前每月各单位都有积极上报的、切实可行的科技项目立项实施。通过自主实施、职能部门的监控督促,各科技项目陆续创造出可喜的经济效益。这些科技降成本项目的实施直接提升了成渝钒钛公司的相关生产技术指标。
2.3 实行生产技术指标管理制度
成渝钒钛公司将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凸显了成渝钒钛公司对经济及技术指标降成本工作的重视。而为了将这项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下去,形成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成渝钒钛公司特有的管理模式是必然的。为此,成渝钒钛公司成立了“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领导小组”,制定了《2013年成渝钒钛公司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管理办法》、《2013年成渝钒钛公司生产技术指标评价细则》,各分厂落实了责任指标,并进一步将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落实到个人。同时,职能部门要求加强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监控力度,对各分厂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对各生产技术指标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对各生产技术指标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各生产技术指标数据来源、准确性进行审查核对,确保指标的数据来源口径是统一和准确的,指标的反应是客观正确有效的。通过对制度的建立、对责任人的落实、对数据的监控保证了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成渝钒钛公司实行指标周分析、月总结、季度评价激励的模式,进一步保证了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工作的高效推进。
目前,成渝钒钛公司关注的生产技术指标达到50余个,囊括了成渝钒钛公司各工序的所有重点指标,同时将其中20余项特别重要的生产技术指标纳入指标项目管理,强化其推进力度。成渝钒钛公司还对生产技术指标进行财务、生产技术部和目标室三方监控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每月的生产技术指标分析总结,要求各分厂一把手参加,对生产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原因分析、改进措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部署等进行探讨,并形成全面的会议资料传送给相关人员,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目标清晰、有据可依,能提高工作开展的高效性。
对生产技术指标的管理还制定了降成本目标。成渝钒钛公司“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领导小组”针对各工序重要指标设定了指标目标和降成本总体目标,2013年成渝钒钛公司指标降成本目标为3000万元,通过对各分厂的指标降成本的潜能进行责任细分,并制定激励机制,确保指标管理有压力、有动力。
2.4 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
成渝钒钛公司加强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体现的是技术的进步,而促使技术进步主要是人的因素,是技术人才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技术人才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在集团公司对科技人才的利好政策下,成渝钒钛公司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而科技人才也成为科技进步的动力,成为生产技术指标提升的力量源泉。
成渝钒钛公司重视人才的培养,组织、制定和实施科技人才管理办法,明确科技人才工作方向,完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通过积极组织科技人才参与到技术改造、科技项目实施、新产品开发,以及委外培训等方式,锻炼、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推动了成渝钒钛公司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工作开展。目前,成渝钒钛公司科技人才参与到了各个科技项目、技术改造等各个环节,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
2.5 强化各工序的工艺匹配
钢铁生产是一套多工序、长流程、衔接环节较多而且精密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设备的状态、工序间的匹配状况都会影响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控制。为此,成渝钒钛公司加强了工序间配套问题、原料配套问题、设备因素问题等的优化和解决。
针对原料的使用,专门成立了方案组,对原料的采购、生产的组织协调进行规划设计,确保生产和原料的协调;对钒钛矿冶炼工艺进行了炼铁炉篦条的改造,对炼钢行车承载能力提升改造,对转炉炉容进行扩容改造,并新建一座精炼炉,对连铸进行增流改造,轧钢水冷箱改造等,保证了生产工序产能的协调和匹配,为生产技术指标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工艺技术进行了协调统一,根据目前铁水预处理、精炼炉脱硫能力的情况,对炼铁的铁水硫进行了放宽,为提高棒材成材率、定尺合格率,对炼钢的铸坯定尺标准进行细化要求等;为节能降耗,通过加强生产组织协调管理,提高热装热送率,降低燃料消耗等。通过各工序多方面的改造、协调达到了工艺优化配置,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指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抓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取得的成效
2013年以来,成渝钒钛公司把“抓生产技术指标”作为降本增效活动的主要环节,将成本目标定位在国内先进水平上,不断提高成渝钒钛公司的效益,开创了降成本增效益的新局面。截止2013年8月,同比2012年,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取得长足进步。如:烧结燃料比同比降低2.5 kg/t,烧结日均入炉量增长336吨/天,高炉综合焦比降低1.3 kg/t,高炉钒钛入炉比例增长0.2%,烧结熔剂消耗降低51 kg/t,炼钢钢铁料消耗降低1.6 kg/t,总渣料消耗降低 2.2 kg/t,连铸坯合格率提高0.3%,棒材成材率提高0.52%,棒材定尺率提高0.84%,轧辊辊环消耗降低2.13元/吨钢,热装比例提高6.3%等。目前,成渝钒钛公司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每月创造经济效益达到五百万元以上,2013年已累计创效益近四千万元。
4 结束语
总之,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工作,事关公司创造效益的多少,它涉及到技术的革新、技术的提升,同时要依赖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要依赖科技人才的不懈努力。成渝钒钛公司的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工作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充分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通过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形成以对标挖潜为核心、以科技降成本项目、科技人才管理配套的管理模式,并强化工序设备、工艺技术、指标的协调优化,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了全员参与生产技术指标降成本的氛围。相信成渝钒钛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配套设备的改造、工序间的协调、科技人才的大力培养等将把生产技术指标管理降成本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集团公司技术进步、指标进步、降本增效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