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SWOT分析

2013-08-15李忠杰文玉娥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凤县嘉陵江公园

李忠杰,罗 磊,魏 丽,文玉娥

(1.凤县林业局,陕西凤县 721700;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 710032)

SOWT 分析法(即道斯矩阵),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院海茵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教授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该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技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和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其指导思想是在全面把握竞争主体内部优势与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竞争主体未来发展的战略,发挥优势,客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该方法广泛运用于旅游业开发、农业产业开发、企业发展及服务业开发等方面[1-5]。我们采用SWOT 分析方法,对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实现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发展和湿地资源保护并举的双赢局面,也为其他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凤县,湿地公园横贯县境东西,东西约47km,南北越72km,流经凤县4个乡镇29个行政村,面积2556.4hm2,是以峡谷河流、河漫滩和江心洲等特征为一体的典型的秦巴中高山河流湿地。总体规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宣教展示区、生态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区。整个湿地公园蜿蜒于嘉陵江两岸,是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和国家山地河流湿地重要代表,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同时在凤县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位置。

2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SWOT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 区位优势 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凤县境内,距宝鸡市约100km,距汉中市约110km,距西安市约275km。宝(鸡)成(都)铁路穿境而过,G316国道和S312省道在此交汇,形成了独特的铁路和公路交错网络,为进出凤县的游客提供了丰富便利的交通选择,特别是S312省道有多处与本湿地公园平行相邻,非常适合自驾游游客进出。同时凤县还是“中国最美小城”,“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中国最佳羌族风情文化旅游名县”,“全国生态示范县”等[6],这些称号的规模效应都将促进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

凤县目前已经先后建设有嘉陵江源头景区、通天河景区、紫柏山景区、凤凰湖景区、灵官峡景区和消灾寺景区等自然和文化旅游景区,与S312省道平行建设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不仅能在交通上把凤县境内各景区进行串联,而且能在旅游景区类型和模式开发上对凤县旅游资源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加强作用,最终形成有别于周边传统旅游开发的独特模式。

2.1.2 典型的湿地资源优势

(1)生态环境优越: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区属于暖温带山地气候,年降水量613.2~897.1mm,年平均气温11.4 ℃,无霜期188d,嘉陵江自秦岭山脊向南而下,逐渐接纳安河和小峪河水流,形成广阔的嘉陵江河面,且此河段基本为嘉陵江源头,位于半高山地区,常驻居民相对稀少,所以湿地公园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区域生态环境独特。

(2)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陕西凤县嘉陵江湿地公园通过规范区域面积、湿地知识宣传以及禁猎禁渔等相关措施,为湿地动植物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极大地保护和恢复了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据初步调查和统计,有陆生脊椎动物5纲26目67科256种,其中鱼类2目4科11种,如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和中华花鳅(Cobitis sinensis)等;两栖爬行类5目11科26种如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鳖(Trionyx sinensis)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等;鸟类13目36科167种,其中水禽41种,如黑鹳(Ciconia nigra)、大白鹭(Egretta alb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和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等;哺乳类6目16科52种。有湿地植物158 科596 属1146 种,如山杨(Populus davidi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和睡莲(Nymphaea alba)等。

2.1.3 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 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出土文物表明,6000年前就已有先民在嘉陵江及中曲河谷定居,现尚存有仰韶文化遗址、遗迹多处。凤县有众多女娲传奇故事,是羌族故里。地理位置重要,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大散关、陈仓古道、连云栈道就在境内。楚汉相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些遗迹和景点遍布于嘉陵江两岸,可以与嘉陵江优美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新的自然人文景观。

2.1.4 优异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优势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中指出“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环境生态系统,开展湿地资源的保护意义重大。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我国正处于需要抢救性保护阶段,努力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是当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2006年陕西省颁布的《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永续利用;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更是提出要“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要加强湿地保护。

2012年以来,凤县建立了以巡警巡防为主、以专职巡防为重点、以义务巡防为基础的三级网格化巡防体制,同时在旅游季节加大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力度,提升了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极大地促进了凤县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凤县一边着力加强旅游景区的“硬实力”建设,一边快速推进旅游服务“软实力”提升。在全省率先开行旅游专列,开展旅游志愿者服务,堪称县域旅游服务的典范。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2.2.1 开发建设资金短缺 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自2009年12月被批准进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目前仍处于开发建设初期阶段,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林业局和各级政府投入。截止2013年3月,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共达到298个,陕西省国家湿地公园也已达到14个,国家湿地公园数目众多,国家投入有限,所以每个湿地公园能够获得的投入资金也是极为有限。同时,由于湿地公园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对湿地公园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如何吸引投资也还处于摸索阶段,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基础设施、装备滞后,影响其长远建设和发展。

2.2.2 自然和人为干扰不利影响 (1)洪水灾害:7—9月为凤县的雨季,嘉陵江凤县段经常全面涨水,淹没江面和周边,也会淹没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大部区域,洪水携带的泥沙、碎石等会造成一些基础设施和人造景点严重毁坏,给湿地公园项目的布局和建设带来许多限制。

(2)地质灾害:近年来,地震也不断影响着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仅给四川旅游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就高达465.92 亿元[7-8],地处凤县的陕西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也整体处于秦岭山区,临近西秦岭北缘断裂带[9],在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当适当考虑地震对公园设施的潜在威胁。

(3)人为干扰: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贯穿整个县境,许多区域与村镇或农田天然相接或相邻,湿地在为沿线村镇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同时,也受到了不断增强的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如生活垃圾及农药污染,化肥在水体的富集等。另外,周围生产活动和公园建设活动还会影响湿地水鸟的觅食和栖息。

2.2.3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2005年我国才建成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专业技术人才非常匮乏,与湿地保护、湿地动态监测、湿地旅游开发等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适应。

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2.3.1 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公园建设 2005 年,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 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和《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评估做出了明确规范。与此同时,2006年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确定陕西省要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永续利用。另外,凤县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具体建设管理措施。

2.3.2 凤县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自2006年凤县县委、县政府确立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决策以来,凤县加大了旅游产业基础建设,呈现出旅游旺百业旺的可喜局面。2012 年凤县接待游客31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58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县GDP的37%[10]。凤县旅游业确立的“生态人文游”这种新兴旅游方式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关注,更多的游客也必将给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2.4 威胁分析(Threats)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呈“线状”,所跨区域广,加之受当前建设资金所限,导致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洪水、地震等一些自然灾害,也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行产生潜在威胁;在凤县县域内,湿地公园与同区域的一些森林公园、生态公园既存在景点相互依托的优势,也存在旅游资源相似、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需要主管部门从湿地公园自身优势角度出发在景点独特性开发方面多投入,拓宽思路,把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1] 赵鹏旭,李若凝,张亚兵,等.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 分析与开发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2):203-207.

[2] 梁小翠,罗静.基于SWOT 分析的邯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3):105-110.

[3] 张焕裕,万尚钦,李丹.SWOT 分析方法在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以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2):55-59.

[4] 傅福行.基于SWOT 分析的外资保险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友邦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为例[J].消费导刊,2008,21:20-23.

[5] 叶丽娜.宁波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及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09,9(11):29-32.

[6] 欧阳兵,郎秀俊.凤县支行信贷资金助凤县圆梦经济转型[J].农村发展与金融,2011(8):109-110.

[7] 杨振之,叶红.汶川地震灾后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思想[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6):6-11.

[8] 马丽君,孙根年,王宏丹,等.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周边省区旅游业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68-174.

[9] 邵延秀,袁道阳,王爱国,等.西秦岭北缘断裂破裂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J].地震地质,2011,33(1):79-90.

[10] 刘涛,李卫.七彩凤县:旅游业促百业旺[N].陕西日报,2012-12-24(1).

猜你喜欢

凤县嘉陵江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在公园里玩
嘉陵江东满福坝
在嘉陵江边
惠安盐路与周边市场网络的形成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
我的嘉陵江(组诗)
陕西凤县羌族文化中的“体育元素”以舞蹈为例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