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护士的压力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3-08-15郭爱香
郭爱香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郑州450014
由于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范围扩大,如患者的访视、接送、转运、手术间的清洁、手术物品的准备、器械的管理、先进仪器的使用、病理标本的处理、手术用血等,工作量大大增加,致其压力进一步增大,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严重者会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危害患者安全[1]。现将手术室护士压力相关因素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如下。
1 压力因素
1.1 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及管理 各种先进仪器的引进,如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碎石系统、气腹系统、成像系统、录像系统、显微镜等,需要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它们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方法及管理措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延长设备的寿命。手术前,将仪器放到需要的位置。根据手术医师的个人习惯调节到最佳状态。手术结束清洁后移动到设备间,这些均需要护士付出一定的体力。
1.2 接送、搬运患者 为减少手术差错的发生,要求巡回护士亲自接送患者,负责患者的搬运,照顾患者的安全并携带手术相关物品。术中要考虑患者安全,防止圧疮、烧伤、神经损伤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手术间的管理 为了确保手术间的洁净,使手术连接有序,减少患者和手术医师的等待时间,在护工不到位的情况下,需要手术室护士及时清洁手术间,包括手术前、后物品的处理、地面的清洁。全部手术结束后须指导护工做好手术间的终末处理。护士不但要配合完成手术,还要承担护生的带教任务,监管手术间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
1.4 手术量大,工作繁重 手术量的增大,往往需要连台手术。每台手术护士均需要填写各种记录单,并需要反复检查、核对,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加大。年资越高的护士越感到危险无处不在。
1.5 知识更新 先进仪器的应用需要护士不断学习使用和维护保养知识。针对各项检查,护士需要背诵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操作练习考试。现代手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手术室护士的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护士提高自己业务技术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无形增加了护士的压力。
1.6 精神压力 手术多、任务重、连台手术时间紧、手术时间长,手术室护士不能按时进餐,容易造成身体疾病。加上情绪不稳定,以及护士间年龄的差异,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减少,使得护士间沟通障碍,影响工作情绪,进一步加重了护士的精神压力。
2 危险因素
2.1 空气污染 现代化手术间的层流布局要求手术间密闭,空气不流通,电刀的切割产生的气体,使手术间空气混浊。戊二醛、甲醛、骨水泥、麻醉气体释放,加重手术间的空气污染。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2.2 职业暴露 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的几率增加,使护士的健康受到威胁。手术锐利器械的传递,使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
2.3 患者的安全 由于患者术前使用镇静剂和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使得其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造成手术差错。考虑到患者的安全,做事情顾虑重重,谨小慎微,加大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
2.4 物理因素 手术中需要使用定位技术、激光技术。仪器的使用易造成射线危害,防护措施不到位,也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3 相关因素
3.1 收入和付出不平衡 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工作量的增加,手术室护士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产生不良情绪,工作无积极性、主动性。
3.2 职称晋升 护理人员在医院占很大的比例,使得晋升的名额紧张,符合条件的护士多年还得不到晋升,竞争激烈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
4 减压措施
4.1 开展生动有趣的业余活动 医院中护士的工作占很大比例,着力建立一个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得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宽容、团结、友爱,促进护士间的有效沟通。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生活,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安全,还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2 采用新型护理排班模式 手术室特有的工作性质,使得护士的工作时间随机性很大。手术室的管理者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工作合理安排、分工明确、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护士的精力全部放在手术配合上。工作之外为护士提供多彩的业余生活,减轻护士的压力,加强护士间的交流,为护士间的沟通创造条件。
4.3 改善工作环镜 手术室护士经常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空气不流通。应加强空气交换,净化滤网定期更换。加强麻醉废气排放的管理,加强职业防护设施的应用。
4.4 减少意外伤害 手术前1天访视患者,详细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输血四项,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护士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及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2]。
4.5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手术室护士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水平,对手术的突发事件处理应付自如,为患者健康争取时间,尽到护士的重要职责,减轻了自身的压力。
总之,手术室护士压力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或者消除压力带来的危害。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温馨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1]张玉君.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控制源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5):797-799.
[2]成健,杨洋,宋妍春,等.北京三所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