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2013-08-15张文军暴景权
张文军,暴景权,吕 力
(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畜牧兽医站 137010;2.白城市精品牧业园区;3.白城市洮北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胎衣在正常情况下应于分娩后8 h内排出,如超过8~12 h胎衣仍未排出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的多少,常可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远高于黄牛和水牛。
1 病因
日粮中矿物质,特别是硒的缺乏,以及维生素A水平低下,极易引起胎衣不下。
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与结缔组织绒毛膜的混合型。由于子宫肌较强的收缩力,使宫腔变小,绒毛膜的皱襞增大,血液循环减慢,供血减少,腺窝的紧张度减轻,加之胎儿胎盘血液循环停止,使绒毛膜的膨胀压力降低,故胎儿与母体胎盘之间失去联系,胎衣排出。当子宫收缩力减弱,子宫驰缓时,上述过程减弱或停止,致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部分地或全部地不能分离而发生滞留。造成子宫驰缓的原因,如胎儿过大,胎水过多,双胎、流产等。
由子宫炎症而引起的胎盘粘连,如子宫炎等亦可引起胎衣不下。
2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全部胎衣不下,指整个胎衣停留于子宫内,这多是由于子宫壁垂于腹腔或脐带断端过短所致。外观仅有少量胎膜垂于阴门外,或看不见胎衣。阴道检查发现一般患牛无任何表现,仅见一些头胎牛有举尾、弓腰、不安和轻微努责。
部分胎衣不下,指大部分垂于阴门外,少部分粘连。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粉红色,附于后躯悬垂,常粘附着粪、草、土,易发生腐败,尤其在炎热夏季。胎衣呈熟肉样色,有剧烈的难闻腐臭味。子宫颈开张,阴道内有褐色、稀薄、腐臭的分泌物。
通常食欲、精神、体温正常。仅有少数病牛,因胎衣腐败,恶露滞留、细菌繁殖、毒素吸收而发生自体中毒,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产乳量下降,严重者继发败血病而死亡。
3 治疗措施
产后12 h胎衣不下,即可进行治疗,夏季可适当提前处理。
促进子宫收缩,最好在产后进行,肌注或皮下注射催产素50~100单位,2 h后可重复注射一次,此外还可皮下注射1~2 mg麦角新碱。
促进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用10%浓盐水2 000 mL加盐酸土霉素800万单位,一次性注入子宫,常于灌药后3~5 d,胎衣脱落,其作用是浓盐水促使胎盘绒毛脱水收缩,而从子宫阜中脱落。土霉素的作用是防止感染。
剥离胎衣遵守的原则,易剥则剥,不可强剥。本人在实践中体会到,剥时一定要剥净,否则与不剥无异。剥时要注意对母牛外阴部严格消毒,术后投入土霉素等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