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2013-08-15焦振强

山西建筑 2013年34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体积裂缝

焦振强

(山西华厦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3)

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在新时代高层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保证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和操作不当等原因所产生的施工缝、温度裂缝、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并做适当处理。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目前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体现了浇筑体积相对较大、浇筑时间相对较长、混凝土和易性要求较高、入模温度合适、振捣频率适当等特点要求。就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结构性而言,还体现在以下方面:如混凝土灌注桩、承台和超高超厚的基础梁和筏板,由于这些结构构件处在温度较低的基础部分,因此构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该部分混凝土施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艺要求:

1)合理留置温度缝和沉降缝,在设计文件中会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留设。

2)混凝土浇筑前应编制操作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方案中应有可操作施工的详细步骤,如浇筑的方向、一次浇筑的厚度、振捣的时间、接槎部位的设置和时间,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留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要求内。

3)对有抗渗要求的基础和墙体,需要考虑混凝土水化热和自防水对实体的影响,特别是纹理不清晰的地面滞水对混凝土的影响,因此,在基础桩和承台梁接槎部位和墙面止水带的处理中一定要根据现场状况制定可行的防渗方法,以解决因地下和地面水对基础和墙体的腐蚀渗透,保证地下室和人防系统的干燥和有效空间利用。

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建筑物实体体积相对较大,根据建筑结构形式而定;2)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对结构构件整体性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考虑水平分层施工方法,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影响;3)浇筑频率大,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不宜过大,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特别是剪力墙体和超高框架柱浇筑时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特点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的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控制要求:a.混凝土在拌制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本身的强度和物理性质,尽量选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b.混凝土拌制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应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规程》进行配比,对骨料中的颗粒级配、针片状、含泥量等控制使用;c.减少水泥的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时间可以延长至5 h左右,并合理加大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例,降低因材料内在质量产生的徐变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浇筑工艺控制。严格对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入模温度等进行控制,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公司负责搅拌的时间和运输罐体的温度;混凝土浇筑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注意浇筑的方式、方法和浇筑顺序,应根据建筑物特点按照柱、墙、梁、板的顺序依次进行平行循环浇筑,一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应保持在45 cm较好,按要求合理留置斜面施工缝,施工缝的坡度不大于1/3,合理控制振捣力度,防止过分的振捣使浆体外漏,浇筑的时间间隔尽量保持在2 h之内为宜。

3)过程监测控制。温测是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监测的重要工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实体的温度进行测量,有效的温度测量可以防止结构裂缝产生。要求在实体中应设置不同的温测点和温测部位,应定时的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在温度数据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发现不规则的数据应根据温度特性进行分析并制定补救措施。所使用的温度传输器通常采用电阻型温度计。

4)后期养护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根据现场环境和天气环境对实体进行养护。通常做法是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薄膜覆盖养护,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在冬季施工时应在薄膜覆盖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的覆盖,做好保温工作,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混凝土自身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

5)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施工冷缝、泌水性、早期温度裂缝。

施工冷缝: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原因,需要进行分层分段浇筑,原则上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可是在实际施工中遇到停水、停电、运输困难、恶劣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作为有经验的工程师会根据实际情况留设有规则的施工缝,混凝土凝固后形成了施工冷缝。

泌水性:分层浇筑施工间隔时间较长,两层混凝土间不能很好融合,混凝土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过厚,在初凝时间内会产生泌水层,如不能及时清除积水,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脱皮、起砂等质量问题。

早期温度裂缝:受早期内外温差过大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温度裂缝:a.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表面散热较快,因此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拉应力,且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这时会因温度原因形成细细的表面裂缝。b.穿透性裂缝:由于结构构件较大,在凝固时受到边缘结构的约束而形成不大于1 mm的穿透性裂缝。随着上部构件荷载的加大,这些裂缝会根据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因此,现场形成的穿透性裂缝在经相关专家检查验收时若没有特别宽的裂缝,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发现后及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问题的扩大和再生。

4 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应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然后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对混凝土的现场浇筑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加强混凝土初凝后的养护工作,减少混凝土施工缝的发生概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相应质量验收要求。

[1]商正峰,李喜鹏,田红斌.浅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37(25):206-207.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体积裂缝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