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沙棘产业的思考
2013-08-15陈奇凌王东健花东来张献辉
陈奇凌,王东健,花东来,张献辉
(新疆农垦科学院林园所 新疆石河子 832000)
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新疆人工种植沙棘迅速升温。近年来,阿勒泰、塔城、克拉玛依等地均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种植,凸显了新疆发展沙棘产业的优势,但也暴露出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如何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区位优势出发,充分认识沙棘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科学发展,实现立足资源、准确定位、效益拉动的持续发展局面,对新疆沙棘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疆沙棘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品质优势
新疆沙棘资源独具特色,沙棘天然林自然分布着中亚沙棘和蒙古沙棘2个亚种的天然灌丛,天然林占自治区沙棘总量的78.9%,多在山地河谷、荒漠河漫滩、绿洲河岸阶地等,以伊犁、和田、博州等地资源较多。果实含油量高是新疆沙棘品质好的突出体现。
近年新疆引进和培育了许多大果沙棘品种,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了部分优良品种,在新疆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
1.2 新疆的区位优势
沙棘在世界上的分布除中国外,集中在南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中亚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阿尔泰地区,如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阿富汗、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等。在欧洲,沙棘是传统的食品饮料和药用植物。俄罗斯、德国、芬兰等国在产品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疆的区位优势也基于邻近这些国家,区位优势对沙棘产业的促进作用是勿需赘述的。
1.3 新疆属灌溉农业,沙棘集约化种植前景广阔
由于大果沙棘产量很高,因此对水肥条件特别是水分的要求明显高于野生沙棘。新疆为灌溉农业,可在沙棘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进行人工灌溉,高产较有保证。沙棘根系对土壤中的空气要求敏感,野生沙棘多生长在通气透水的沙壤质或砾石质的河、湖岸和排水良好的山坡。而在质地粘重和水分饱和的湿地上,沙棘根系因缺氧腐烂而生长不良或死亡。新疆多沙质土,通透性强,利于沙棘生长;且宜林地面积大,发展前景好。
1.4 新疆沙棘生产环境无污染,有机生产等易实现
新疆沙棘种植区多为冷凉农区,大气、土壤、水等均无污染,种植后除灌溉为人为补充,其余多为自然生长,绿色有机生产优势明显。
2 兵团沙棘种植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
兵团沙棘基地建设虽起步晚,但可借鉴国内沙棘发展的经验教训,发挥兵团组织化程度高、技术聚集能力强的优势,建立高水平的生产基地。在具体建设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良种。兵团土地连片且较平坦,节水滴灌技术成熟,主栽品种应以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质大果沙棘,辅以当地乡土种,早中晚熟期搭配,确保产量水平的优势。
加强专用品种的选育工作力度,新疆沙棘产业良性持续发展对专用品种提出很高需求,品种必须能适应并充分发挥新疆的自然条件,以此为目的需开展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果、成熟期晚是新疆加工用沙棘品种的选育方向,中亚沙棘是新疆乡土种,其成熟晚,果实经冬不落。冬季采收是优势,而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虽产量高,但成熟期早,及时采收问题突出。新疆冬季寒冷,沙棘冻果采收具成本低、技术上机械采收易实现等优点。选育大果、成熟期晚的品种非常适合新疆气侯特点,也节省冷冻环节成本。
二是沙棘鲜果品种的选育也颇具实际意义。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生产水果含糖量高。随着绿色食品观念的深入,沙棘鲜食品种(含糖量超过20%)发展前景逐步明朗,市场将不断扩大,而新疆具备发展此类品种的优势条件。
NG-PON将极大地扩展PON技术的应用领域,为各类用户提供低成本、高带宽的接入业务。当前NGPON聚焦在固网新业务挖掘和5G承载新领域的扩展,具体包括:
三是饲用品种具很大前景。新疆是传统牧区,针对瘠薄土地、荒漠草场等发展饲用品种,也是拓展沙棘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模式化栽培。考虑机械采收和人工作业等因素,沙棘建园以宽窄行定植为宜。宽行3~5m,窄行1.5~2m,株距1~1.5m,亩保苗株数在100~300株左右。合理雌雄株搭配。沙棘为雌雄异株。为保证授粉,按8∶1进行配置。在做好土、肥、水管理的同时,要加强树体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3)应用节水滴灌技术。内地沙棘产区多为利用自然降水生长,沙棘种植必须利用节水技术优势,辅以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沙棘单产水平,打好产业发展的基础。
(4)做好沙棘种植规划。沙棘适应性广,兵团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北疆冷凉地区的农四、五、六、九、十、十三师的相关团场,适宜的土地条件下均可发展。
3 兵团沙棘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沙棘加工业滞后,技术研发缺失,以原料、饮料等销售为主,加工业技术升级是兵团沙棘产业发展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沙棘产业发展最终要以加工实现产业效益,国内沙棘加工龙头企业以产品升级、技术研发、多元化等为发展方向,是企业成为领先者的基础。在沙棘产业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全国最多时有沙棘各类企业300 多家,但许多企业因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最终失败。
兵团目前尚无规模较大的沙棘加工企业,产品多为沙棘原浆、沙棘饮料,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研发小企业无法完成,相关科研单位受项目限制也尚未形成支撑,导致兵团沙棘加工业发展滞后,无法带动种植基地建设,产业链未能形成,制约了产业发展。
3.2 兵团沙棘产业的比较优势尚需关键环节的突破
兵团是灌溉农业,沙棘人工种植是主要发展方式,沙棘果的生产成本高,建园一次性投入高(滴灌设施投入占很大比重),只有突破关键环节的“瓶颈”才能充分凸显兵团沙棘产业的比较优势。
新疆人工种植沙棘,由于降水稀少,土地条件差,气候恶劣等因素,不进行集约管理是很难成功的。另一方面,进行人工管理精细栽培亦是新疆发展沙棘的优势之一,但由此造成的沙棘生产成本较高易被忽视。用工、灌溉、肥料等均会带动生产成本上升,这就要求新疆人工种植沙棘也必需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线,否则,新疆沙棘产业也仅能停留在“生态”层面上。
新疆人工栽培沙棘产量可达620~800kg/亩,按采净率80%算,每亩产量500~640kg/亩。按当前收购价5~8元/kg,亩收入可达2500~5000元。扣除生产成本1000 元/(亩·年),亩收益达1500~3500元。由此可见,新疆沙棘亩收益高,优势明显(沙棘是2年生枝结果,若以人工剪枝方式采收,产量会下降40%~50%,机械采收不直接减少结果枝量,产量稳定)。与新疆北疆冷凉地区主栽作物小麦、油葵、打瓜等相比,亩收益高,优势也很明显,且自然灾害风险小。
但是,兵团沙棘产业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产量、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尤其是产量水平是产业高效的基础,采净率也很关键,大面积发展后机械采收必须同时解决。因此,成本、产量、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技术突破事关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沙棘加工企业发展机制体制需创新
国内的沙棘加工企业,发展好的多是股份制或私有企业,反映出在捕捉市场商机、产品开发方面优势明显,公司适应能力强。其次是沙棘加工企业规模大需投资大,需各种人才组成管理团队,这些对兵团团场来说都有一个探索过程,但市场只认可强者,因此兵团的沙棘加工企业发展机制创新是解决当前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4 建议
4.1 坚定信心,抓好规划,科学发展
沙棘抗性强,适合冷凉地区发展,是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可形成产业。具体到兵团来说,沙棘产业前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后期可以延伸产业链。相关团场要坚定信心,加快发展。
为使兵团沙棘产业健康发展,按市场规律办事搞好前期规划和产业的宏观布局很重要。首先要制定沙棘产业的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各师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各自的规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稳步推进,实现沙棘产业科学发展十分重要。
4.2 调整产业发展的思路、方法与管理机制
兵团沙棘资源培育开展已有近10年,总面积8万余亩,170 团2.3 万亩,183 团1.5 万亩,87 团1.1万亩(人工林0.4万亩),发展过程中许多客观因素都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管理体制却基本上依然如故。生产单位、农工、加工企业的融合机制不活,现有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影响了沙棘产业推进的速度。建议召集有关单位座谈,分析形势,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制定新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争取兵团党委的支持,寻求新的发展,为兵团沙棘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好基础。
4.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北疆冷凉地区适合发展沙棘,但团场经济实力较弱,建议兵团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以倾斜,将退耕还林巩固资金、宜林荒地造林资金、公益林补栽资金、防沙治沙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集中使用,迅速使沙棘产业向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条。
4.4 加强科技支撑
兵团沙棘产业的后发优势最终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在良种选择及繁育、集约栽培技术创新、产后加工升值等方面应专项支持,才能支撑产业持续发展。新疆农垦科学院林科所近年来在沙棘品种选育及栽培方面做了些基础工作,应加大支持力度,针对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尤其是良种繁育、机械采收、产品研发等,为沙棘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5 加大招商力度,“借船下海”是现阶段兵团沙棘加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兵团团场在技术、人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自己闯市场风险很大,而通过招商引进国内沙棘加工龙头企业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沙棘产业规模小、对外宣传不够,改变工作思路把引进企业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