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建设中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思考
2013-08-15武汉市农机鉴定推广站张丽华
武汉市农机鉴定推广站 张丽华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主题锁定在农业科技进步,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要“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文件强调,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这些精辟论断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在都市农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是发展都市农业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都市农业是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农业高科技为主要特征,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融生产性、生态性、生活性于一体,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着力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实现特色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是都市农业追求的发展目标。而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和劳动过程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城市消费需要的“有机”农产品以及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提供现代设施装备;为用工业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标准化体系下的集约化、现代化种养业生产提供工厂化的生产条件;为用现代信息和控制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供智能化运作系统。因此,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都市农业的进程中,发展都市农业机械化显得尤为重要。都市农业从其产业发展、组织形式、技术取向等多方面来看,都有别于传统农业。发展都市农业机械化除了政策、投入支持和促进外,更重要的是要适应都市农业发展需要,加快都市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推广。
2 都市农业建设中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工作思路
2.1 以都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来确立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
由于都市农业发展应由传统农业的土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因此,都市农业机械化也要实现以下转变。一是从发展粮棉油生产机械化向发展种苗生产和名优畜禽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方向转变;二是从注重发展露地生产机械化向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机械化方向转变;三是从发展农业生产产中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方向转变。
2.2 突出发展高技术含量的高产高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
一是应用机械、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技术,发展高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控化和工业化。示范推广现代园艺温室应用和设施园艺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装备、种子种苗产业化现代工艺装备与生产技术、温室循环水养殖技术和系统、设施化工厂化畜禽养殖技术和系统,以及综合运用3S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农业生产进行定量决策、变量投入并定位实施的现代农业操作技术和系统等;二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和机具、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和机具;三是普及推广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如,畜禽粪便处理系统、物理农业技术和设备、精密喷药机械化技术和设备等。
2.3 加快推进都市农业机械化服务向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影响力、带动力。使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都市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3 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主要措施
自《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和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是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一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实现了零的突破。如毛豆、油菜、玉米等机械化精量播种和收获,水稻机插秧,水产养殖微孔曝气增氧、智能增氧控制机械化技术,养鸡机械化技术等,还有激光平地技术及设备、拉杆式精量植保机械、养殖废弃物处理机械以及物理农业也已引入我市都市农业建设中;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全市新增各类农业机械88 000多台(套),农机总动力达234万kW,拖拉机与作业机具的配套比提高到1∶1.3,大功率、多功能、复合式、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三是都市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已初步显现。通过对关键环节、关键农机化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并科学合理地组装配套,已形成畜牧水产养殖和水稻、玉米、茶叶、油菜以及部分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四是农机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农机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宣传、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演示等推广活动,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近6万人,提高了广大农民机手的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一些农机大户已成为当地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市都市农业建设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农机装备技术不能满足建设都市农业的需要,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缺乏、农机具种类不足、配套比例过低;农机化技术体系还不完善,一些市场期盼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有待研发定型和熟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需要大力提升,都市农业农机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等等。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升能力,全面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1)着力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水平。围绕武汉市都市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各产业、各区域农机化技术推广重点。重点建设设施农业示范点,通过引导和促进关键、薄弱环节设施设备改善,加快各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合理组装配套,培养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典型,加快设施农业的设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技术集成化、产业规模化进程,全面提升设施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生产能力,为保障“菜篮子”供应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装备,发挥农业机械化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潜力,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率。
(2)着力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都市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为农机农艺一体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不仅要推广工程技术,还要推广相关联的生物技术。农机推广要了解农艺需求和工作方式,加强合作是今后推广工作的着力点。从品种、模式入手,探索都市农业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提出作业规范,指导机械化生产。
(3)着力培育农机化技术转化应用主体。围绕提高农机化技术应用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综合服务水平,抓好“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化示范基地”等3个技术转化应用主体建设。一要引导基层推广机构按照即将出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规范》,完善工作设施,强化工作手段,围绕都市农业生产需求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二要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将他们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支持引导他们带头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以生产环节的统一技术服务实现技术应用标准化、规模化,提高技术推广的辐射带动能力;三要鼓励区级农机推广部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总结和示范都市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加快技术转化,扩大应用范围。
(4)着力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除了针对贯彻执行农机化政策法规的需要,开展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针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模式普及应用的需要,开展对农机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外,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等实用人才培训。强化重点季节、关键环节技术和新技术专项培训,加快技术普及应用;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努力造就新型职业农民。
(5)着力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作为省会城市,我市具有经济、科技以及区位等优势,应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产学研推结合,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积极研发生产适合都市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机械。同时,引导现有农机制造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突出产品特色,加快技术改造,打造农机品牌,努力改变我市目前农机工业整体竞争实力弱、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生产等问题,努力增强农机化科技发展的后劲。
(6)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农机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机服务都市农业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为农机服务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